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农业PPT课件

中国农业PPT课件


中国商品棉基地分布图
西北内陆棉区
黄河流域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
二、二林、林业业.牧.牧业业.渔.渔业业
1.林业:⑴三大林区和主要树种
胡杨林 三北防护林 分界线
③西南林区:垂直分异显著.
①东北林区: 我 国最大天然林 区. 主要树种有小 兴安红松和大 兴安的兴安落 叶松
②东南林区:人 工林区.主要树 种有樟树.马尾 松.毛竹.茶叶树. 油茶树
5.林区降水中一部分被树冠截留,一半以上渗入地下,大大减少地 表径流,防止地表土壤大量流失。
6.林带保护下的农田,风速平均降低40%~50%,受保护的农田每 公顷可增产23千克至53千克。
7.由于“三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使北京地区大风天数减少了50 %;使周围许多流动沙丘固定下来。
8.一条宽40米的林带可以减低噪音10~15分贝。
二、中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三、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思路
(一)问题
(1)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尚比较低; (2)农业综合生产力尚比较低,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农业结构尚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
业比重太小。 (4)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
A涵养水源 气,净化空气18 000万立方米。
B保持水土 C防风固沙 D美化环境 E净化空气 F吸烟滞尘 G调节气候 H保护农田
2.每天每公顷松林能滞留粉尘34吨,每公顷阔叶林能滞留粉尘68 吨。
3.1公顷林地蓄水比1公顷裸地多蓄水3 000立方米。
4. 夏 季 每 天 每 公 顷 森 林 可 以 从 地 下 汲 取 70 ~ 100 吨 水 , 化 为 水 蒸 汽。
读下图,回答1—2题。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
方向是
A.增大坡耕面积,提高粮食
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
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
D 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
饲养殖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
广义农业(大农业): 农、林、牧、副、渔
狭义农业(小农业):
种植业
农业分类: 生产对象— 种植、畜牧业等 按投入多少— 密集、粗放农业
按产品用途— 商品、自给农业
农业生产特点: 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社会经济 市场、交通、技术、政策等 因素—
区位:
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5)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如耕地减少、
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减 少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中国农业的发展思路:
1、稳定粮食生产能力 • 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①我国人口多、增长快,对粮食需求量大 ②由于种种原因,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③自然灾害频繁、对粮食产量影响很大
9.森林会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I减弱噪声
10.我国已建立了900多处自然保护区,使野生动物得以正常生存下 去,尤其以林区自然保护区更多。
J野生动物栖息地AG— —34
B—5 H—6
C—7 I—8
D—9 E—1 F—2 J—10
“三北”防护林体系;
包括西北、华北、东北; 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防止水土流失。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包括长江中上游; 森林植被大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沿海防护林体系
防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
2.牧业 ⑴分类:①牧区畜牧业. ②农区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
农区畜牧业:
①四大天然牧区: ②主要畜牧业品 种
③饲养方式: 放养为主.
④牧业特色:
草原牧业
山地牧业 新疆细毛羊
⑥基塘农业
珠江三角洲
花生:重要性居于首位;主要分布在温
带、亚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山东产量最多

料 作 物
油菜: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有“北移 南迁”的趋向,如黄淮海平原, 辽、黑及华南地区
大豆:我国为原产地,分布在东北地区
芝麻: 主要在河南
胡麻: 西北内陆地区
中国油料作物分布
多样的特点,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畜 牧业、林业、水产业。
3、科技兴农,发展“双高一优”农业
4、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推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 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图分析我国发展种植业存在的不利条件,并指出提高粮食产 量的主要途径。
济 技术 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

化肥、良种—----提高单产;

冷藏车船-------扩大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要求便捷的交通
政策鼓励或限制影响农业类型
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可改变自然条件 和部分的经济条件
(2)、微观角度分析原则
(针对城市郊区农业生产)
(1)地价的高低(根本因素)—距城镇越近,地价越 高,农业生产成本高,适合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 类型(花卉、乳牛、家禽等);

发展种植业
林业和牧业或经济林木
件 土壤 肥力、酸碱、厚度
酸性—茶叶、柑橘;
碱性—甜菜、枸杞
水源 充足—有保证;干旱、半干旱—制 降水丰富;近河流;近湖泊;地下水
约因素(决定因素)
丰富;有大量冰雪融水----农业有保证
市场 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需求大----提高单产或扩大播种面积
社 交通 便利的地区 会 经 政策 干预农业生产
中国的农业
人类利土地自然生
农 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 业 动物以获得产品的物
质生产部门(狭义、 广义)
1、种植业
(1)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2)耕作制度.耕作方式.
农业特色.
(3)商品粮基地.商品棉
基地
2、林业.牧业.渔业
农业的发展
1.成就. 2.问题和对策.
1.三大林区. 2.四大牧区.主要畜牧业品种. 牧业特色. 3.渔业的分布.
3.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为 (D )
(2)单位面积产值—距城镇距离不同—由高到低依次 是花卉、乳牛、塘鱼或蔬菜、果园、粮棉等;
(3)需水量—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需水 量大的花卉、蔬菜等;
(4)对运输的迫切性—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 花卉、乳牛。
中国主要农业基地与作物分布
400毫米
牧区
种植业区
秦岭—淮河线
长绒棉
棉花
甜菜
甜菜
绝对区位——事物的位置。
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 的空间联系。
什么是区位呢?
区位=位置+该事物与其 他 事物的空间联系。
农业区位= 农业生产所选 定的地理位置+农业与地 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1)宏观分析
1影

响 农
自然因素

业 生

产 的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区 位
位 选
因 素
社会经济因素
.4
5
b 156 42.
18.
.7 3
2
2. 下列关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D料作物基地集中在华南地区 B. 全国性商品棉基地集中在西北内陆 C. 全国性商品粮基地分散在各大农业区 D. 饮料作物--茶叶主要产区在南方丘陵山地
根据我国农业部 2003年2月的《优势 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四种农作物的优势生产 区域,如图7所示。读 图7回答3—5题。
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
新疆
内蒙古自治区
黑龙江 吉林
南蔗北菜
甜菜 甘蔗
四川 云南
广西
福 建
广东
台 湾
桑蚕生 产基地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最大) 麻 成都平原
亚麻(中) 蕉麻(菲) 黄麻(孟) 剑麻(坦)
出口商 品基地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洲地带
以进入国际市 场为目标
种植花卉、蔬菜、 水果,发展塘鱼 禽畜生产。
⑵.森林的效益
①环境效益: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保持水
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护 海岸、吸烟滞尘、消除噪声、维护生物多样 性等.
②经济效益:用材林可以作各种材料.
经济林:生产各种林果.食品和药材: (茶叶.水果.橡胶 .竹笋及各种中药材)
薪炭林:可以解决燃料不足.
1.每天每公顷阔叶林可以吸收1 000千克二氧化碳,放出730千克氧
一年一熟 一年三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耕作方式
北方:旱地
秦岭—淮河南北方 分界线
南方:水田
农业生产特色
⑤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 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
①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
②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
④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
③坝子农业:
⑦立体农业 云贵高原 横断山区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
A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渔业
⑴分类:①按生产方式分 捕捞(采集)业和养殖业 ②按生产水域分 淡水渔业和海洋渔业.
⑵分布:东南部季 风气候区和沿海 大陆架海区.
⑶生产条件:水域
广阔.市场广大.
•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河 湖面积广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
• 提高粮食产量的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