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心电图的判读
正常心电图
1.窦性心律:P波II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
2.心率60-100bpm,无波形、波幅、节律等的异常
基本知识 电轴 心率计算 房室肥大 心梗和心肌缺血 快速和缓慢心律失常
平均心电轴的目测法
口诀:尖朝天,则不偏。
尖对尖,向右偏。
口对口,向左走。
举例
尖对尖:向右偏 (垂位心、右室肥 厚等)
正常心电图特点
• 三、QRS波群 • 形态:Ⅰ、Ⅱ、V5、V6导联QRS主波向上,aVR、V1导联主波向 下。 • V1至V6导联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1无q波,但可呈QS波。 • R/S V1导<1 R/S V3导=1 R/S V5导>1 • 四、ST段: • 下移:任何导联均<0.05mV(0.5mm)(Ⅲ导联例外) • 上移:肢导<0.1mV(1mm) • 胸导V1~V3<0.3mV(3mm)、V4~V6<0.1mV(1mm) • 五、 T 波:一般与 QRS 波群主波方向一致,电压不低于同导联 R 波的1/10,但最高一般<0.8mV(8mm)(V3导联<1.2mV(12mm) • 六、Q-T间期:成人正常心率时,Q-T间期<0.44秒(0.36~0.44秒) (以上数值以走纸25mm/s,标准电压1mV=10mm为准)
室
颤
• 心室多异位快速心律 – 心率:心室350~500bpm – 节律:无规则 – QRS:不定 – P波:无 – PR:无
心室扑动与颤动
I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0.27s)
II度房室传导阻滞(I型)
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型)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左心室肥大
Thank You!
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 室性心律失常:室早
1.提前出现的QRS波,且宽大畸形。
2.P波消失。
3.代偿间歇多完整。
4. 室性心律失常:室速
Ron T: R波落在前一波的T波上,易触发室速、室颤
室速:宽大畸形QRS波,130-300bpm,节律多规整。
4. 室性心律失常:室颤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扑动(呈2∶1下传)
心房颤动
室速
• 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形成的异位心律 – 心率:心室150~250bpm – 节律:规则或轻微不规则 – QRS:增宽>120ms – P波:无 – PR:无
室
扑
• 快速心室异位心律 – 心率:心室250~350bpm,锯齿波 – 节律:规则 – QRS:增宽>120ms – P波:无 – PR:无
限≥0.12s;
(2)QRS波前半部接近正常,后半
部在多数导联,如I、II、aVL、
aVF、V4、V6等表现为具有宽而有 切迹的S波其时限≥0.04s;aVR导
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最
有特征性变化的是V1导联,呈rsR’
型的M波形;
(3)V1,2导联ST段轻度压低 ,T波倒置。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右室肥大
1.V1导联R/S≥1。 2.V1的R波+V5的S波>1.05mV(重症可>1.2mV)。 3.电轴右偏。 4.aVR导联R/S或R/q≥1。
基本知识 电轴 心率计算 房室肥大 心梗和心肌缺血 快速和缓慢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05mv、持续时间大于1min,通常在 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发作。
左偏趋势;
(3)ST-T方向与QRS主波方
向相反。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3、前分支传导阻滞(LAH):
其心电图特点是: (1)心电轴
明显左偏达-30°~-90°,超过
-45°者诊断价值更大;
(2)QRS波在II、III、aVF导
联呈rS型,SIII>SII,I、aVL 导联呈qR型,aVL导联的R波大
临床常见异常心电图判读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丛日照
心电图基本知识 电轴 心率计算 房室肥大 心梗和心肌缺血 快速和缓慢心律失常
一、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
心电信号传递的三站
第一站:窦房结
第二站:房室结
心 房
第三站: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细胞
束 支
心 室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测量示意图
于I导联的R波;(3)QRS时限 无明显增宽。
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4、左后分支传导阻滞(LPH):
心电图特点是: (1)临床上没 有右室肥大而心电轴明显右偏达
90°~120°。以超过110°为可 靠;
(2)QRS波在aVL导联呈rS型, aVF导联呈qR型,III导联R波特
别高;(3)QRS时限正常或稍 增宽,增加量<0.02s。
完全不规则颤动波,见不到规整的QRS波 ——心跳停止。
小结
基本知识: 理解心电图的基础。 电轴: 记住口诀,初步判定。 心率计算: 300法则,不规则心率的计算。 房室肥大: 记忆为主。 心梗和心肌缺血:ST抬高型(红旗飘飘)和非抬高型表现。 心律失常:按照传导顺序分类,理解基础上记忆。
心肌梗死的定位 I aVR )
V1 V2
前间壁
V3 V4
前壁
V5 V6
侧壁
广泛前壁
急性心肌梗塞的图形演变
心梗ST段抬高改变:“红旗飘飘”
心梗ST段抬高改变:“红旗飘飘”
心梗分类: ST段抬高/不抬高 非ST段抬高型心梗
非ST段抬高心梗:ST-T段表现为缺血改变,但心 肌损伤标志物阳性。
窦缓
窦速
窦性心动过缓
• 窦房结频率持续缓慢,此波形上的参数包括: – P波频率在60 bpm以下 – PR 间期在0.12s以上
窦性心动过速
• 窦房结频率持续超过100bpm,参数包括: – P波形态正常 – PR 间期 在0.12~0.20s以内
2. 房性心律失常:房早
1.提早发生P波,形态和窦性P波不一致; 2.代偿间歇不完全。
正常窦性心律
窦性心动过缓
• 窦房结频率持续缓慢,此波形上的参数包括: – P波频率在60 bpm以下 – PR 间期在0.12s以上
窦性心动过速
• 窦房结频率持续超过100bpm,参数包括: – P波形态正常 – PR 间期 在0.12~0.20s以内
室性早搏
房性早搏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以上数值以走纸25mm/s,标准电压1mV=10mm为准)
正常心电图特点
• 三、QRS波群 • 时间: QRS 时间 <0.11 秒( 0.06~0.10 秒); Q 波时间 <0.04秒。 • 电压:Q波电压<同导联R波的1/4(aVR导联除外)R 波电压: • Ⅰ导<1.5mV(15mm) aVR导<0.5mV(5mm) • Ⅱ导<2.5mV(25mm) V1导<1.0mV(10mm) • aVL导<1.2mV(12mm) V5导<2.5mV(25mm) • aVF导<2.0mV(20mm) • RV1+SV5<1.2mV(12mm) • RV5+SV1<男4.0mV(40mm),女3.5mV(35mm) 各肢导QRS各波电压代数和绝对值应>0.5mV(5mm) 各胸导QRS各波电压代数和绝对值应>0.8mV(8mm) (以上数值以走纸25mm/s,标准电压1mV=10mm为准)
口对口:向左走
(横位心、左室肥 厚等)
基本知识 电轴 心率计算 房室肥大 心梗和心肌缺血 快速和缓慢心律失常
What is the heart rate?
(60 / 1.2) = 50 bpm
What is the heart rate?
QRS波群的命名
R Rs qRs RS rS rSr’
qR
QR
Qr
QS
R
rsR’
横向——走纸速度:25mm/s; 纵向—— 电压: 10mv/cm
怀疑心梗时,加做: V3R-V5R:反应右室心梗 V7-V9: 反应正后壁心梗
正常心电图特点
一、P波
• 时间:<0.11秒 • 电压:肢体导联<0.25mV(2.5mm),胸导联<0.15mV(1.5mm) • 形态:呈圆拱状,较光滑。Ⅰ、Ⅱ、aVF、V4、V5、V6导联直 立,aVR导联倒置。 二 、 P-R 间 期 : 正 常 成 人 心 率 ( 60~100 次 / 分 ) 时 , P-R 间 期 为 0.12~0.20秒。
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在无法判定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时 的统称。 一系列快速整齐的QRS波群( 160~220次/分),QRS波群时间、形态 正常,如合并室内阻滞、预激或室内传 导差异,则QRS增宽变形,应与室速 鉴别。 [心电图特征] 1、心室律150~250次/分,节律规 则。 2、QRS波群形态时间正常(差传除 外) 3、逆行P波(在Ⅱ、Ⅲ、aVF倒置, aVR直立) 4、起始突然,常由一个房早触发,下 传的P-R 间期显著延
PR间期固定,脱落P波。 代偿间歇完整。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分离,即P波和 QRS波无关。
束支与分支传导阻滞
可根据QRS波群的时限是否 大于0.12s而分为完全性与不完
全性束支传导阻滞。
1、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右束支细长,由单侧冠状动脉分
支供血,故传导阻滞多见。心电 图表示如下: (1)QRS波群时
2、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左束支粗而短,由双侧冠状
动脉分支供血,不易发生传导 阻滞,如有发生,多为器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