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印度市场分析

印度市场分析

政治环境一、政治体制印度为实施社会主义的联邦共和国,属于联邦内阁制,采立法,司法及行政三权分立.1.行政行政分中央,州政府及地方政府三级,中央由总统,副总统,总理及部长理事会组成,州共有Andhra等28州及Andaman & Nicobar ,Pondicherry等7个中央直辖区(union territories)组成.2.立法立法机关师袭英国议会制度,分以下二院:(1)联邦院(上院Rajya Sabha) (2)人民院(下院Lok Sabha )3.司法司法机关分以下3级:(1)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2)高等法院(High Court) (3)地方法院(District Court) 院,为各该州高等法院的下属机构,分民事庭及刑事庭(Session Court).二、重要政党印度各地共约有100个全国,地方级的大小不一的政党,主要政党包括国大党(Congress),印度人民党(Bhartiya Janata Party, BJP)及印度共党产(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CPI).传统上印度个有强大的反对党,反对党领袖在国会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前执政的BJP现为最大反对党.法律和法规环境一、《反垄断法》印度严格的《反垄断法》已于2008年实施,律师和企业高管们警告说,这可能会使跨国并购交易受到拖延甚至阻挠。

二、税收体系印度具有发展完善的税收体系。

主要税种有:中央政府征收的所得税、关税、中央消费税和服务税。

邦政府征收的销售税、印花税、邦消费税、土地收益税和职业税。

印度政府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有不同的减税政策,包括对优先投资领域和在特定地区投资的产业激励措施。

对非居民的代扣税率是由议会每年通过的金融法案决定的。

对于与印度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代扣税率。

对于中国来说,对股息红利和利息支出以及特许使用费的代扣税率均为10%。

三、主要投资法令印度自1991年采行自由化经济政策后,开放向外人投资为重要政策之一,该年公布的工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 1991)是产业及投资的基本政策,投资相关规定经过10余年的演进及不断的放宽,目前除(1)零售业(单一品牌除外)(2)核能(3)乐透(4)赌博等产业不允许外人投资外,多数均为经由自动许可(automatic route)途径并可由外人100%投资的项目.需先申请许可者仅有以下数项:(一)需申请工业证照项目1,保留给小型企业经营项目;2,预定设厂地点有设厂限制(二)外国或海外印裔投资人收购印度现有公司股份(三)超过限制外人投资上限或禁止外人投资项目四、产权保护法近20年来,政府修订并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版权法》、《信息技术法》和《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法》等,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为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1994年政府修订了《版权法》,明确界定了未经版权持有人授权,复制计算机软件,出售、出租盗版计算机软件的行为皆属违法。

违法者如被认定有罪,将被处以7天至3年的监禁或5万卢比(约合1万元人民币)以上20万卢比(约合4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或两罚并用,该法被印度官方认为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法律之一。

政府各部门和行业组织也不断打击软件盗版活动,对举报者给予重奖。

目前,软件用户的版权意识开始增强,软件盗版率已经降到60%左右,远远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盗版率,这使印度的软件产品逐渐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

2000年5月,印度议会通过了《信息技术法》。

该法修订了《证据法》、《刑法》和《储备银行法》等相关法律的有关条文,对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篡改源文件、传播计算机病毒、复制软件和伪造电子签名等违法行为等都做了明确界定,并制定了具体的罚则。

同时,还提出电子合同、电子文书和数字签字的法律依据,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有法可依。

2000年10月18日《信息技术法》的正式实施不仅使印度成为世界上12个有信息技术法的国家之一,还标志着印度已构建了较完善的信息技术产业法律保障体系。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指企业营销所需要或所影响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及物质基础设施。

自然环境中凡是能影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因素均可称之为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分析涉及到自然环境的各个基本要素。

自然环境中凡是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与能量又可称为自然资源。

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一、自然环境(一)地理位置及土地面积位于南亚次大陆,介于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间,海岸线7,516公里,北以喜马拉雅山与中国为邻,东与孟加拉及缅甸为邻,西边与巴基斯坦为邻。

国土面积328万7,263平方公里。

(二)气候印度多数地区气候受冬季东北及夏季西南两大季风影响,属热带季风型,温度介于10-40度间.每年6至9月的夏季季风(monsoon)为全国多数地区带来暴雨,其中东北Meghalaya州东南部是全球降雨最多的地方,雨量达10,900公厘.每年夏季雨季降雨情形决定农业收成良莠,也影响占全国人口60%农业人口的生计. (三)能源1.电力电力供应不足是印度经济发展首要问题,全国高峰用电时的平均缺电约11%,各地经常无预警停电,尤其夏季高峰用电时更常发生,另因电价昂贵,各地窃电情形严重,即使首都新德里每日停电数起情形普遍,迫使许多厂商,住家均自备发电设备,稳压器,不断电系统等.近年私人电力公司已渐参与发电及配电经营,2. 石油随着经济日趋发展,能源需求日增,所需原油的80%仍仰赖进口。

国内油价深受国际油价涨跌影响,加上中央及州政府对燃油课徵货物税,销售税等税目,汽油每公升45-47卢比(约略超过1美元),柴油27-29卢比(约0.6美元),贵于我国及东南亚国家.3.天然气蕴藏量相当丰富,约达8,535亿立方尺,由于近年外海常探勘到天然气,故产量年有增加,惟除了自产外,为保障天然气来源,印度亦积极推动修筑由中亚经巴基思坦的天然气管线.天然气除供工业使用外,亦是家庭及公用车辆使用燃料,政府对天然气进行补贴,以15公斤装的煤气筒为例,各地价格略有不同,约在290-300卢比间.4.水印度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据水资源部统计,全国20个主要河谷地区已有8个地区缺水,2025年将有11条主要河川乾涸,故一般民生自来水的供应并不充裕,许多地区都分时供水,断水时有所闻,且部份地区水质甚差,非但无法生饮,甚且难以使用,饮用水需选购合格矿泉水.在缺水季节,多数地区仰赖地下水源供应,但随着过渡使用,地下水源日渐枯竭.5.资源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层古老,地质复杂,矿产种类繁多,部分矿产储量很大,但品种不全煤炭,铁矿。

进行工业开采的最重要的有煤、铁、锰、云母、铝土和稀土矿,云母储量居世界首位,其他几种也居世界前列,除自给外有的还可大量出口。

矿产资源品种不全,基本全赖进口的有锡、锑、镍、钼、钴、钒、铂等,大部分依赖进口的有石油、铜、铅、铸、鸽、石棉、磷酸盐等。

总的说来,石油和有色金属是主要的薄弱环节。

矿产资源集中于两大区域:一是以焦达讷格布尔高原为中心的半岛东北部,为国内煤、铁、锰、云母、铝土的主要分布区。

二是以克里希纳河上游地区为中心的半岛南部,铁、锰、金等比较丰富,沿海的金红石一铁铁矿和错石的砂矿也很重要。

(四)通讯通讯是印度改采自由开放经济政策以来最成功的产业,不但家庭使用有线或无线电话日趋普及,另宽频用户亦超过百万用户,成长甚快.(五)运输1.铁路印度铁路始于1853年由孟买至Thane短短的34公里,至今已发展成62,759公里6,867车站的庞大运输网,分为9个运行区,是印度各地客,货运输的主要工具,印度铁路公司是全印度最大国营企业,雇用员工150万名.惟因铁道号志,车辆老旧,加上人谋不显扬,铁路事故频繁.2.公路目前联接主要城市新德里,盖尔各答,清奈及孟买等四大城市的所谓全国高速公路网已大致完成90%,都会地区联外道路亦规画中,但其施工水平仅稍及我国的省道,公路上机慢车,牛车等争道情形普遍,影响行车速度,并非一般认知的真正高速公路,即使在改革开放已15年后的2006年,一辆货运卡车由盖尔各答至孟买间2,150公里的距离仍费时8天,沿途经过许多的收费站及检查站,足资说明印度陆运仍相当落后,且跨州运输仍有过多管制,影响厂商运行成本至钜.3.航空国际及国内飞航班次频繁,尚称方便,但各地机场设施老旧,拥挤不堪,已不敷日增的飞航需求,新德里,孟买,邦加罗,海德拉巴等地均见机场新,扩建工程,但进度缓慢,工期延误司空见惯.印度每年仅约投资GDP的3.5%于基础建设,金额约210亿美元,而中国投资GDP的10.6%,金额达1,500亿美元,所以双方的距离已渐拉渐远.据印方估计,未来10年内至少需引进1,500亿美元的外人投资于基础建设.4.重要商业中心⑴孟买(Mumbai):人口1,640万,是印度最大经济州Maharashtra的首府,也是最大港口及工商金融中心,有印度金融首都之称,惟街道窄小公共设施落后,遇雨成灾,交通瘫痪,市内有蔓延10余公里的全球最大贫民区;⑵盖尔各答(Kolkata):人口1,320万,是West Bengal州首府,也是印度东部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各项产业发达,有全印度第一条地铁;⑶邦加罗(Bangalore):人口570万,是Kanataka州首府,近年印度高科技产业及软件重镇,许多跨国企业均设有研发园区,区内俨然可比美欧美环境,然因都市未妥善规画,市内交通混乱拥挤,机场亦甚拥挤老旧,正待改善;⑷清奈(Chennai):人口640万,是Tamil Nadu首府,也是印度东南沿海最大港口及工商城市,近年工商业发展迅速,是许多汽车厂及我国鸿海所属的富士康集团手机选定的设厂地点.人口印度人口在2008年超过11.3亿之后,这种担心就出现了。

2000年通过的人口控制计划提出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措施,以防止全国人口超过11亿。

然而,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再次落空,而且印度面临到2050年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非常现实的前景而市场营销的人口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收入、教育水平、家庭规模、宗教和种族等直接反映消费者自身特点的许多因素。

因为人口因素中所包含的这些变量来源于消费者自身,而且较易测得,所以,人口因素一直是消费者市场细分的重要因素。

人口数量是影响基本生活资料需求、基本教育需求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当然,人口数量的多少与社会购买力水平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就像印度,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总体购买力可能比一个人口少得多的发达国家的总体购买力水平还要低。

但是,由于人们的购买力总是首先投向基本消费品,人口越多,这部分基本消费需求及其派生出来的产业用品的需求绝对数量就会越大,因而,对于那些与生产基本消费品相关的企业,这是一种发展机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