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课ppt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二课ppt课件
冶铁水排模型
(2)制瓷业发展历程 商朝: 已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 北朝: 烧出成熟的青瓷
唐朝: 烧出成熟的白瓷
宋朝: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
明清:
制瓷技术大放异彩,五大名窑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 琅彩),著名瓷都景德镇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东汉越窑青瓷布纹四系罐)(青瓷熊形灯)
(3)关系特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4)历史地位
只出现在少数的行业,始终未成长为独 立的经济力量; 代表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反映封建制度的衰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然经济的阻碍(根)
(5)缓慢原因:②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
③重农抑商的政策的阻碍;
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海外贸易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中国南方以青瓷为主,中国北方以白瓷 为主,中国瓷器形成一个对峙,或者说平 分秋色的局面。这就是“南青北白”。
邢窑白瓷 凤首瓶
唐代越窑青瓷莲 花碗
唐朝的秘色瓷
色彩绚丽的唐三彩 唐朝越窑的秘色瓷极为名贵,秘色瓷是青瓷
的一种,又称秘瓷,它的烧制技术早已失传,长 期以来也未见实物。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三宫彩出仕土女) 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才让人们对它有了初步
北朝 夔纹锦 汉 烟色菱纹罗
北朝 绞缬点纹红绢 汉 黄地印花敷彩纱 北朝 方格兽纹锦
清 袍代
龙
SUCCESS
THANK YOU
2019/5/8
可编辑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 1、形态: 家庭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 2、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秦汉 发展
魏晋时期
备受摧残
隋唐时期
恢复发展
两宋以后
艰难发展,城乡所
高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大、 最终的古代青铜器。
四羊方尊
司母戊大方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 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 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 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 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现 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中两国汉钢时铁期冶炼技术灌和钢产法量,在16世纪以前一
直领先世界
(1)冶金技术:
技术
发展概况
思 考
冶铜 技术
原始社会晚期:掌握 商周时代:繁荣
冶 铁 技 术 炼钢
技术
西周时期:已有铁器 战国:铁农具推广 两汉:高炉炼铁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两汉:炒钢技术 南北朝: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需日
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手工业
元朝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
技术
明超朝过中官期营以手出后工业现,部资占分本据民主营主导手义地工位业萌,甚芽明至
代的花楼机
3.资本主义萌芽
(1)背景原因:
(2)萌芽过程: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开始
出现;清朝时,继续发展 。
2、 从材料一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之二 是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材料二: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 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表现:丝绸:西汉时远销亚洲、欧洲 瓷器:唐朝时,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明代烧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 瓷器 清代根据欧洲人的订单专门烧制
1、想一想: 为何享誉世界?
①技术领先;产品精美 ②交通便利;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陆上丝绸之路
“丝国”
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 “瓷器大国”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何特征?
的了解唐。 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 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 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驼和外域 商贩)
当一回文物鉴定专家,请同学 辨别其它宋朝五大名窑的瓷器
将来你<汝>哥一定当军<钧>官
汝
官窑粉青釉三足炉
窑
天
蓝
釉
颈
镶
金
瓶
定窑孩儿枕
钧窑玫瑰紫釉尊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 景德镇
汉武帝以 后: 煮盐、冶铁、铸钱等收归官办
4、重要成就
领先世界的冶金业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历史悠久、 素称发达、 世界领先
官营冶金业
时期
冶金业发展概况
原始社会晚 已掌握冶铜技术
期
商周时 期
青铜进入繁荣 已能制造铁器
西周
铁农具推广
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
战国时期 东汉时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一 是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态并存
三种经营形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 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 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
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商代: 西周: 西汉
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 斜纹提花织物 政府设在长安的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
唐朝: 技术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宋朝: 品种繁多,吸收写实风格
进入鼎盛时期:设织造局;著名的丝织
明清时期: 业中心有苏州、杭州、南京;缎成为丝
织品的代表
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
薄如蝉翼 轻若烟雾
汉代绢手绢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指依
靠手工劳动, 使用简单工具 的小规模工业 生产。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
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概念:官营,是指依靠国家权力,官府垄断经营。
2、发达的原因: 国家权力的支持
3、发展历程 夏、商、周 :官府垄断
(工商食官)
春 秋 战 国 : 继续发展
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
清 珐琅嵌玛瑙葫芦瓶
清代粉彩瓷
迄今为止最高 价值的青花瓷
2005年7月12 日
伦敦克里斯蒂拍卖 行,由伦敦古董商 埃斯凯纳齐以 1568万英镑(约合 人民币2.3亿元)拍 得的“鬼谷下山” 元青花图罐,创下 中国艺术品交易价 格之最。
(3)丝织业 原始社会 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和科技文化交流
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比较
经营方式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 集中大作坊生
产
武器军用品 和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 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 的产品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供自己消 费和交纳 赋税的产 品
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 出售
三、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