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初中语文情景生活类写作指导

(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初中语文情景生活类写作指导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息。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

”可见,要写好文章,就要热爱生活,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发掘生活之真善美。

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

有一副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下联:愁事愁情愁眉苦脸横批:写不出来一、如何寻找素材“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材:1.从家庭生活中选取素材。

我们要关心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去寻找真善美的所在,去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培养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全面性。

在家庭生活中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多和家人沟通,从中找到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

2.从校园生活中选取素材。

(1)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

平时善于观察,我们会发现,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每天都能发现同学身上的微妙变化。

把这些观察落实在纸上,就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写作素材。

(2)从各个学科中挖掘素材。

大语文观告诉我们: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

一节精彩的生物实验课,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无一不是作文的好素材。

3.从社会生活中选取素材。

(1)走进大自然,培养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力。

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时间,天气也会瞬息万变:或晴空万里,或大雨倾盆,或浓雾弥漫,或大雪纷飞。

要学会体验,捕捉瞬间的灵感。

(2)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量。

为避免作文立意肤浅、缺乏新意,我们应当关注社会生活,多读书,听广播,收看有意义的电视节目,扩大信息接收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心田。

选材的注意事项:1.切入点要小。

所选择的事例,要“小”而“典型”。

“小”,主要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宜写“大”。

“典型”,主要指不要落入俗套。

2. 运用细节描写。

抓住细节,写出特点。

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使文章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3.多角度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二、写法指导:1.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时时捕捉生活素材。

大自然的春花秋月、校园的一草一木、家庭的平凡琐事、社会的点滴见闻等都是我们的写作素材。

如《春》一文,作者描写的就是春天的花草风雨。

2.积累生活素材,不仅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

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宋朝大诗人陆游说,写诗“功在诗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多角度感受生活,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

将观察对象与自己的情感联系起来,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体验。

如看到燃烧的蜡烛,就想起自己默默奉献的老师,产生赞美老师的冲动。

3.选择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生活写。

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有真体验、真感受。

要善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环境进行描写,才能写得见人见物见精神,才能绘声绘色,描述生动。

三、如何突出中心有人说,若将一篇文章比作是一个人,文章的中心便是这个人的灵魂。

灵魂活跃了,人才能生气盎然,性格凸现。

同样的道理,中心突出了,文章才能文气蓬勃,感人至深。

要做到文章中心突出,作文构思要做到“六个一”:1.一锤定音的开头。

即开篇两三句点出记叙要点,埋下行文线索,或明确主题思想、奠定感情基调,这样的开头,简洁洗练,直截了当。

2.一线穿珠的结构。

即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事件,而是以主要人物的活动或品质为主线,典型而各有侧重,统一服务于中心。

这种结构避免了行文的旁逸斜出,使文章重点突出。

如《我的老师》。

3.一波三折的情节。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

”在有一个中心事件的文章里,如能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做到张弛有度,起伏变化,则可扣人心弦。

4.一字传神的细节。

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感情的抒发,都离不开一字传神或一针见血的细节。

如《春》中写春花时,一个“闹”字使人联想起春天到来,百花争艳,蜜蜂在花间忙碌采蜜的情景。

5.一语反复的扣题。

文章以关键语句反复扣题,显得内容紧凑、中心突出。

6.一箭双雕的收尾。

即文章的结尾既自然结束全文,又巧妙引发思考,深化主题。

四、描写性写作1.审题要求一要知道写什么:明确写作对象和角度;二要知道怎么写:明确会用到的表现手法和写作侧重点,对谋篇布局有初步的构想;三要明确多少字,写前整理思路,避免因写太少或写不完而失分。

2.写作要点(1)写作准备一要先作构思:打个草稿,写几个关键词,帮自己理清写作顺序和重点,方便展开。

二要展开想象:例如“描写一场考试结束时的场景”,是什么考试?考试是什么人?人物有什么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这些细节都需要我们去联想和想象的。

需要符合实际,不能凭空乱想写。

(2)描写要细致。

一要掌握常用的描写手法: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等。

二要注意描写类别的写作要点:A.人物描写类。

可以正面切入(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直接刻画人物形象),也可以侧面切入(借助景物或描写他人等间接描写方式来烘托想表现的人物,展现其精神面貌)。

B.景物描写类。

要注意描写顺序,变换观察角度;充分调动感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尽量情景交融,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的景物描写中。

C.场面描写类。

要注意点面结合,循序渐进;活动为主,渲染氛围.例1:请你可以一次考试现场为背景,也可以结合你过去的体验,描写一个考试场面。

要求:不超过200字。

【指导】从题目中明确写作任务:描写一个考试场面。

从两个“可以”中得知,这个考试场面没有特指是哪一场考试,写作对象没有固定的要求,材料可以自由选取。

字数不超过200个,说明要接近200个,因为太少了又会影响描写的具体性。

紧张、安静、严肃是考场的特征,描写要突出这种场面气氛。

这些特征在学生身上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在监考老师身上又是怎么体现的?由此展开联想与想象,把这些场面特征具体地展示出来。

【示例】开考了。

试卷“哗啦啦”传到了手中,同学们几乎一致齐刷刷地大略浏览一下试卷,然后便开始埋头疾书,背水一战于难度较大的试题。

考场里安安静静的,只留下书写的沙沙声。

监考的王老师平时一向和蔼可亲的目光今天也变得有些生分,偶尔地扫描着全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有的同学遇到了“拦路虎”,卡在那儿,抓头挠耳;有的同学则轻轻松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细心面对,不敢有丝毫懈怠。

例2.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情感体验,比如幸福、喜悅、痛苦、忧伤、思念等。

请写一篇微作文,抒发某种悄感,用真情打动人心,主题不限,200字左右。

(10分)【示例】: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其实,对于一个留守儿童,比如我,每天都格外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

自从春节相聚后,我和爸爸妈妈已有 10个月没相见了。

现在,外面的月光正明,我在寂静的乡村,举头望月,思念爸妈;千里之外,爸爸妈妈肯定也在想我。

此时此刻,我多么渴望自己能变成一只小鸟,展翅飞翔,飞过高山,飞过河流,飞向爸爸妈妈所在的城市,飞进他们的梦中,亲一亲他们的脸颊,听一听他们的叮咛……一滴泪悄然滑落,爸爸妈妈,我想念你们。

如果今夜,你们梦到一只小鸟, 那就是你们的儿子来看你们了。

例3.请把下面的词语扩写成一段话,表现校园早晨充满朝气的情景。

要求: 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150字左右。

(10分)清晨鸟儿花香校园读书声【示例】:明媚的淸晨,我换上崭新的校服,从妈妈手中接过暖到心窝的热乎早餐,奔跑在通往校园的小路上。

一踏进校园,就嗅到阵阵花香,丝丝入鼻,沁人心脾;耳闻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循着鸟声望去,塑胶跑道那边映着红霞的朝阳像一位不胜娇羞的少女,轻轻地洒下缕缕金线。

有的金线正好落在草尖的露珠上,惊得那些小露珠们瞪圆了闪闪发亮的小眼睛。

草地的石凳上,有三三两两冲刺中考的同学,他们的读书声是校园最美的旋律。

例4.请从下列诗句中选取一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其画面。

不少于150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指导】本题是语言拓展中的提供场景型扩展.这类题目要求借助联想与想象,把提供的场景精细化,使背景更加清晰,场景更加具体,内容更加丰富,使场景更具情节化与层次感。

画面描写要想图画一样有聚焦,如第一幅“蓑笠翁”就是画面的焦点,第二幅焦点是“红杏”,描写时要以背景作衬托,把聚焦点凸现出来。

在表达的时候需要准确细致把握这些名句的意境,还要符合题干要求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进行描述,注意简明、连贯,富有意蕴。

【示例】:茫茫白雪装点出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一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一条条小路,都没了人们的足迹。

江畔上,凛冽的北风中摇曳着枯黄的芦苇。

大江没有了涛声,世界一片寂静。

然而,就在这冰凉、空旷、死寂的世界里,却停着一叶孤零零的小舟,有一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老渔翁端坐船头,长须飘飘,手握鱼竿,在洁白的冰雪中静静地垂钓。

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例5.朝霞落日、小草树木,本是寻常之物,可是,如果换一种眼光来观察,它们就会变得像人一样具有很多美好的精神品格。

描写你喜欢的一物,让人感受到该物的象征意义。

150字左右。

提示:描写要细致、传神,不要用议论代替描写。

【指导】这是就一物的描写。

根据题意要求,在“寻常”中写出“不寻常”来,这就要你“换一种眼光来观察”,发现它的“象征意义”,写出它“美好的精神品格”来。

不过,这种特殊的意义必须在“细致、传神”的描写中展示,不能靠议论来特别地指出。

事物可以自选,如小草,可以在它的柔韧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形象中写出其坚韧与顽强的生命力;劲松,可以在它的不惧霜雪的形象中写出其坚强和不畏惧艰难顽强性格;蚂蚁,可以在它寻找搬运食物及搬家的过程中写出其互助合作精诚团结的精神品格;……如此等等。

【示例】数九隆冬,地冻三尺,北风肆虐。

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腊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

铜铸铁打般的枝干,有的举着花蕾,于风雪中昂着头,像一面高擎的旗帜;有的枝条已半埋在雪中,却还将身子拱作劲弓,似要将一统的冰雪掀翻。

那满布全身的钉头样的刺疙瘩,似乎是隐隐跳动的脉搏,带来了春的讯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