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以禹州市市区居民为例
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弘扬五四精神,传播法治理念”实践团队
我们“弘扬五四精神,传播法治理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禹州市为范围通过访问、发放调查问卷形式进行了一次比较深入的的调研。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00份、收回72份、有效72份,极高的有效回收率表明了公民对其自身的法律意识的普遍关注,对其自身及周围人的法律意识程度讨论态度是积极的。
(二)受访公民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的对象性别差异不大,在回收有效调查问卷里男性42名,女性30名。
这表明男性公民和女性公民对自身法律意识乐于讨论的程度基本一致。
在年龄方面16—29岁公民人数40、30—39岁公民人数16、40—49岁公民人数10、50岁以上公民人数6人,不难看出16—29岁公民所占比例高达56%,说明三十岁以下的青年自身法律意识关注程度最高。
在文化程度方面,小学9、初中24、高中(含中专、技校)18、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有21人;政治面貌上,受访人员为中共党员11人共青团员21人群众39民主党派成员1人;受访公民职业上,在校学生13人、国家公务员3人、私企工作人员2人、科教文卫人员3人、自由职业21人、其他20人。
月收入情况为1000元以下32人、1001—2000元21人、2001—3000元9人、3000元以上4人。
可见,公民的收入水平还是相对较低,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仅占5.6%,公民收入有所增长,但收入水平不高。
(三)对公民法律意识的相关调查
1.法律现状及作用
在“法律与您工作、学习和生活关系”中有39人认为关系非常密切,23人认为
有多大用。
”以上数据表明法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起到很大作用。
然而对于“与人发生纠纷”通过“和平协商解决”的占67%、“向法院诉讼”占14%、“找中间人解决”占18%,72人中只有一人选择了“其他”。
这表明,人们虽然承认法律在生活中其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上还是不会直接选择“法律手段”,这与我国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2.公民对立法等工作的关注程度
在“您是否会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问题中,有42人表示“会关注”,30人表示“不会关注”。
这表明了乐于去关注立法热点的人还是多于不愿意关组立法热点的人,我国普法有了一定成效。
而在“若法院公开审判,您是否愿意去旁听”的选项里,有41人“愿意旁听”、20人“不愿意旁听”、11觉得“与我无关”,也表
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意识到罪犯也应享有的合法权益也应受到法律保护,更加的注重人权,认识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一样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公民们的法律观念还不是特别正确、完善,我们要不断加强普法工作来框正公民的法律思维。
对于法律的态度有时会反映在对法律机关的态度上。
此次调查中“对于公、检、法机关的态度”有35人比较信任,7人充分信任,23人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7人表示对于这些机关“不信任”。
不信任的人仅不到10%,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公众的这种心态“除非不得已不跟他们打交道”。
由此看来法律机关应当树立好自己的亲民形象,为民谋福利,同时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将公众从几千年来的对法律工作
2
督、6票选择说不清。
公民意识到舆论监督的强大力量,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公民法律意识的不清晰,依然有人将行政单位与司法机关连在一起,普法工作很有必要。
而关于“反腐败”,在受访者中有六成多的人(46人)认为应当加强法制严格执法、45票选择应当严刑峻法狠治贪官、39票选择应当加强教育提高道德水平,34人肯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俩及勤政作用,18票选择应加快改革,发展经济、
1票选择了“其他”。
反腐败是提升司法机关公信力的途径之一,要切实做好防腐败工作,将我国的法治化建设落到实处。
4.对于法治建设的期望和意见
通过此次调查得知公民认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法制建设问题在于“很多人不知法、不懂法,缺乏守法执法意识”。
可见,普法工作依然需要持续开展。
对此公民们也给出了他们的意见大多数人认为应当“组织观看法律知识视频”、部分人认为应“以
47
基础,
.但是,
增强法律知识。
“普法教育,匹夫有责”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在公共交通运行时在广播中播放相关的法律知识。
保护好自身的财务只是前提,应当在此基础上增加遇到小偷后应该怎么做,以及有哪些法律条列可以用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2、在银行中播放与之相关的影像的资料。
如:取大额钱款时,应当怎样保管好取出的钱款,如果被强盗抢走了,应该怎样做,并且播放相关的法律条款,以及处
3
4
我们团队通过这次调查,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经济水平也越来越高,国民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是总体不是很理想,人们普遍认为国家的法制不够完善,有些法律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人们没有运用法律武器扞卫自己权益的勇气或者认为不值得,法律意识仍然不强,有待加强。
必须加大普法宣传教育,让人们主动学法、懂法、用法,完善法律,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学法、用法。
加强法律意识很重要,因为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制观念。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影响,很多人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较为淡薄,不能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
全民正确树立法律权利和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包括正确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性质把握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懂得如何适当行驶法律权利,正确履行法
先生/女士: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加与我们的调查活动。
您所参与的是由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弘扬五四精神,传播法治理念”社会实践团队组织的公民法律意识状况调查。
您的建议将会是我们以后调研的宝贵信息,我们对您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河南工业大学“弘扬五四精神,传播法治理念”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教授:卫保娣联系电话:E-mail:
联系人:乔明远联系电话:E-mail:
地址: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邮编:450001
******************************************************************** 请在您想选择的选项上面划“√”
个人信息:
Q1:您的性别:A.男B.女
Q2:您的年龄:A.16-29岁B.30-39岁C.40-49岁D.50岁以上
Q3
Q4:
Q5
D.
Q6
Q1:
A.
Q2:
A.
Q3
A.会
Q4:
A.
C.
Q5
A.对??
B.不对
C.不完全对,看情况而定?
Q6:您认为法律在您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非常重要,我有麻烦首先想到法律途径解决
B.比较重要,我有时会尝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C.基本不会,除非事情特别重大
D.没有觉得有多大作用
E.根本没有用
Q7:您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吗?(如交通管理规章制度)A.会,遵守的同时也是对自我的保护B.一般会遵守,但紧急情况时例外C.不会,别人都不遵守,我没有必要遵守
Q8:如果您与他人发生纠纷,您觉得通过哪种途径解决更好一些
A.双方和平协商解决
B.向法院提起诉讼
C.找关系或中间人解决
D.其它Q9:您认为罪犯应不应该得到律师的充分辩护?
A.应该,每个人都有得到充分辩护的和公正判决的权利
B.
C.
D.
Q10:
A.
Q11:
A.
Q12:
A.
C.
Q13:
A.
C.
Q14
A.
Q15:
A.
D.司法机关公信力不够
E.公民法律意识不强
F.其他
Q16: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有效的(多选)
A.报刊新闻广播等新闻舆论的监督
B.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行政机构
C.群众监督
D.执行机关自我监督
E.说不清
Q17:您认为反腐败最重要的方法是?(多选)
A.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带头廉洁勤政
B.加强法制,严格执法
C.加快改革,发展经济
D.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E.严刑峻法,狠治贪官污吏
F.其他
Q18:你希望通过什么形式进行法制宣传与教育?
A.定期开设法律知识讲座
B.组织观看法律知识视频
C.以海报、小册子等形式宣传
D.定期定点法律服务
E.其他Q19:目前,我国法治建设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
A.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建全不能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问题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