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园林建筑小品分析报告

中外园林建筑小品分析报告

中外园林建筑小品分析讨论姓名:刘坤学号:20120555100导师:魏开云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小品分析: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建筑处于一种辅助地位,其基本特征表现在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结合,它与园林风格可谓相得益彰。

园林建筑多姿多彩的造型,起可居、可游、可观的独有特点,也都是在上述思想文化和艺术意境中衍生出来的。

在古代造园四要素中,建筑作为造园者人工化最多的元素,其常常是造园者用于抒发情感、感物吟志、表达封建等级的重要工具。

古代园林建筑南北差异的重要原因。

但从历史角度来说,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根植与园林风格之中,沉淀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内。

在古典园林里边,没有小品这个名词,园林建筑是诸如亭、廊、榭、舫、厅、堂、馆、轩、斋、楼、阁等类型的统称。

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代,对园林这种精神享受需求的多样化要求也就丰富了,在当代园林里,园林建筑的类型、功能、形式等也发生了变化。

当代园林因为其功能属性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因此大部分园林建筑也就不像古代那样只满足于私人的生活享受,其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古典园林里边的廊,在当代园林里边似乎已演变为花架的形式。

而园林小品这一近现代后园林中特有的名词,它是泛指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同林小品是当今园林景观营造的重要角色,是人与环境关系作用中最基础、蛙直接、最频繁的实体。

二、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与小品分析:西方古典园林根植于欧洲文化的肥田沃土巾,深受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影响。

早在公元前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便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他们认为,是数的原则统治宇宙的一切现象。

他们的美学观念也是从数的观点出发,认为美的源泉是数的协调,因此提出“黄金分割律”。

这种数学的或几何的审美思想一直深刻的影响着欧洲艺术界,西方几何规则式古典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主义的美学观念影响F逐渐形成的”.西方古典园林“师法几何”的风格决定了其园林建筑在园林中的地位。

西方的思维是善于利用、改造自然来体现人类的价值.而建筑便首当其冲作为首要元素布置于园林当中,因此在西方的古典园林中建筑是处于统帅地位的。

在典型的西方园林里,总是有一座体积庞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上。

整个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其主轴。

园林的轴线,只不过是城堡建筑轴线的延伸。

园林整体布局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在园林的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水池、喷泉、雕塑等。

三、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一)亭1.亭的作用“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

亭是园林绿地中最多见的眺览、休憩、遮阳、避雨的点景和赏景建筑。

现代的亭,有的已引申为精巧的小型实用建筑,如售票亭、售货亭、茶水亭等。

在城市绿地系统中都常见的到,很多时候都用作景观节点使用,忌讳交通使用。

2.亭的类型从亭子的平面形状分有圆亭、方亭、三角亭、五角亭、六角亭、扇亭等;从屋顶形式分有单檐、重檐、三重檐、攒尖顶、乎顶、歇山顶、卷棚顶等;从布设位置分有山亭、半山亭、水亭、桥亭以及靠墙的半亭,在廊间的廊亭,在路中的路亭等。

亭的布局既可单独设置,亦可组合成群。

3.亭的位置选择亭子位置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观景,即供游人驻足休息,眺望景色;另一方面是为了点景,即点缀风景,具体应根据功能需要和环境地势来决定。

总之既要做到建亭之处有景可赏,又要做到亭的位置与环境协调统一。

下面是亭子经常所选择的几种地形环境。

(l)、山上建亭。

这是宜于远眺的地形,特别是山巅、山脊上,眺览的范围大、方向多,同时也为登山中的休憩提供一个坐坐看看的环境。

山上建亭不仅丰富了山体轮廓。

使山色更有生气,也为人们观望山景提供了合宜的尺度(2)、临水建亭。

水边设亭,一方面是为了观赏水面的景色,另一方面也可丰富水景效果。

水面设亭,一般应尽量贴近水面,宜低不宜高,突出水中为三面或四面水面所环绕。

(3)、平地建亭。

通常位于道路的交叉口上,路侧的林荫之间,有时为一片花圃、草坪、湖石所围绕;或位于厅、堂廊、室与建筑之一侧,供户外活动之用。

有的自然风景区在进入主要景区之间,在路边或路中筑亭,作为一种标志和点缀。

(二)廊.1.廊的作用廊通常布置在两个建筑物或两个观赏点之间,成为空间联系和空间划分的一个重要手段。

它不仅具有遮风避雨、交通联系的实用功能,而且对园林中风景的展开起着重要的组织作用。

如果我们把整个园林作为一个“面”来看,那么,亭、谢、轩、馆等建筑物在园林中可视作“点”;而廊、墙这类建筑则可视作“线”。

通过这些“线”的连络,把各分散的“点”连系成一有机的整体。

2.廊的类型廊依位置分有爬山廊、水走廊、平地廊;依结构形式分有空廊(两面为柱子)、半廊(一面柱子一面墙)、复廊(两面为柱子、中间为漏花墙分隔);依平面形式分为直廊、曲廊、回廊等。

在一些城市绿地中都可使用,但是一些临水大廊在公园绿地中多见,多为提供交通,观赏两边景色,以及游憩娱乐的作用。

(三)榭《园冶》上说:“榭者,藉也。

藉景而成者也。

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

”意思是说,榭这种建筑是凭借着周围景色而构成的,它的结构依照自然环境的不同可以有各种形式,而我们现在一般把“榭”看做是一种临水的建筑物,所以也称“水榭”。

它的基本形式是在水边架起一个平台,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立于岸边,平面四周以低平的栏杆相围绕,然后在平台上建起一个木构的单体建筑物,其临水一侧特别开敞,成为人们在水边的一个重要休息场所。

如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树”,网师园的“濯缀水阁”,在一些公园绿地中多见,主要用来观赏水景远景,作为一个景观节点来使用。

(四)舫舫是依照船的造型在园林湖泊中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物。

供人们在内游玩饮宴,观赏水景,身临其中,颇有乘船荡漾于水中之感。

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船首一侧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仿跳板之意。

通常下部船体用石建,上部船舱则多木结构。

由于像船但不能动,所以亦名“不系舟”。

如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怡园的“画航斋”、北京颐和园的石舫等都是较好的实例。

在公园绿地中多见,起到观光浏览,休憩娱乐,喝茶品花等作用。

此外,我国古典园林中还有轩、厅堂、楼阁等建筑形式。

这里就不详述了。

(五)桥桥梁按照受力特点划分,有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悬索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五种基本类型。

常见的在一些公园绿地中多种类型使用。

梁桥一般建在跨度很大,水域较浅处,由桥柱和桥板组成,物体重量从桥板传向桥柱。

拱桥一般建在跨度较小的水域之上,桥身成拱形,一般都有几个桥洞,起到泄洪的功能,桥中间的重量传向桥两端,而两端的则传向中间。

悬桥是如今最实用的一种桥,桥可以建在跨度大、水深的地方,由桥柱、铁索与桥面组成,早期的悬桥就已经可以经住风吹雨打,不会断掉,吊桥基本上可以在暴风来临时岿然不动。

(六)花架花架是攀缘植物的棚架,又是人们消夏,避荫之所。

花架在造园设计中往往具有亭、廊的作用,作长线布置时,就像游廊一样能发挥建筑空间的脉络作用,形成导游路线;也可以用来划分空间,增加风景的深度。

作点状布置时,就像亭子一样,形成观赏点,并可以在此组织对环境景色的观赏。

在花架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与土壤条件,使其适应植物的生长要求。

要考虑到没有植物的情况下,花架也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在公园绿地以及部分附属绿地上我们可见这些,用来休息观赏娱乐。

四、中式园林小品类型及其特征园林小品是园林中一组精美的艺术品,是体现园林的装饰性和生动性的重要构成要素。

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如园灯、园椅、牌愿),更重要的是它的组景,观赏作用,如景墙、门洞等的运用,可以创造空间的层次感和富于变幻的效果。

如一盏供照明用的壁灯,虽可采用成品但为了取得艺术趣味,不妨用最普通的枯木或竹节进行艺术加工,若处理得宜,绝不嫌简陋,相反倒使人感到别具自然风趣。

园林小品的设计倘能匠心独运,辙有点睛之妙。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品建筑和雕塑。

(一)、园桌、园椅、园凳它的作用是供人休息、赏景之用。

一般布置在人流较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如树阴下、水池、路旁、广场、花坛等游人需停留休息的地方。

设计时应尽量做到构造简单,坚固舒适,造型美观。

也可与花台、园灯、假山等结合布置,中式园椅圆桌主要与当时时代材料的供应程度有关,与园林的风格有关,这些在一般的城市绿地中都能见到,木质的园桌园椅在一些附属绿地以及替他绿地设计运用上也能见得到。

石头园椅圆桌木质园椅(三)、园洞、园窗、园墙1、园洞有指示导游和点缀装饰作用,一个好的园门往往给人以“引人入胜”、“别有洞天”的感觉。

园门形态各易,有圆、六角、八角、横长、直长、桃、瓶等形状。

如在分隔景区的院墙上,常用简洁而直径较大的圆洞门或八角形洞门,便于人流通行;在廊及小庭院等小空间处所设置的园门,多采用较小的秋叶瓶、直长等轻巧玲斑的形式,同时门后常置以峰石、芭蕉、翠竹等构成优美的园林框景。

在一些公园绿地常见,但是一些居住区绿地等就很少见到。

2.园窗一般有空窗和漏窗两种形式。

空窗是指不装窗扇的窗洞,它除能采光外,常作为框景,其后常设置石峰、竹丛、芭蕉之类,通过空窗,形成一幅幅绝妙的图画,使游人在游赏中不断获得新的画面感受。

空窗还有使空间相互渗透,增加景深的作用,它的形式有很多,如长方形、六角形、瓶形、圆形、扇等。

漏窗可用以分隔景区空间,使空间似隔非隔,景物若隐若现,起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隔而不断的艺术效果,而漏窗自身有景,逗人喜爱。

漏窗窗框形式繁多,有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等。

窗框内花式繁简不同,灵活多样,各有妙趣3.园墙在园林建筑中一般系指围墙和屏壁(照壁)而言。

它们主要用于分隔空间、丰富景致层次及控制、引导游览路线等,是空间构图的一项重要手段。

园墙的形式很多.如云墙、梯形墙、白粉墙、水花墙、漏明墙、虎皮石墙等。

(四)、雕塑这里指的雕塑主要是指带观赏性的小品雕塑,不包括烈士陵园、名人纪念公园中的纪念碑雕塑,因这类雕塑已不属小品,而是属另一种带纪念性或其他性质的主体。

雕塑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种造型艺术。

园林小品雕塑题材大多是人物和动物的形象,也有植物或山石以及抽象的几何体的形象,它们来源于生活,往往却予人以比生活本身更完美的欣赏和玩味,它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有助于表现园林主题。

园林雕塑的取材应与园林建筑环境相协调,要有统一的构思,使雕塑成为园林环境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雕塑的平面位置、体量大小、色彩、质感等方面都置于园林环境中进行全面的考虑,为了使雕塑本身不至于成为一个孤立的建筑要素,还要设计前景的铺垫和背景的衬托。

同雕塑直接结合在一起的建筑要素如基座,它的处理也应根据雕塑的题材和它们所存在的环境,可高可低,可有可无,甚至可以直接放在草丛和水中。

雕塑小品还可与水池、喷泉、植物、山石等组合成景.五、西方园林建筑小品风格分析1.西亚园林建筑与小品风格西亚的造园活动是从古波斯(今伊朗)开始的,影响到叙利亚、伊拉克、埃及、西班牙以及阿拉伯等所有伊斯兰教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