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属经济区

专属经济区

措施时,应当考虑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对生物资源养 护的责任,不仅在于确保生物资源不 受过度开发的危害,同时也有责任在 包括沿海渔民社区的经济需要和发展 中国家的特殊要求在内的各种有关环 境和经济因素的限制下,“使捕捞鱼 种的数量维持在或恢复到能够生产最 高持续产量的水平,并考虑到捕捞方 式、种群的相互依存以及任何一种建 议的国际最低标准,不论是分区域、 区域或全球性的”。
•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的管理责任涉及到专属 经济区内所有的生物资源,没有任何一个鱼类 种群可以例外。虽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 专门的条款,对一些特殊的鱼种,如高度洄游 种类,溯河产卵种群、降河产卵鱼种、海洋哺 乳动物等,作出专门的规定,并对一些特殊情 况下的种群,如跨区域种群或跨界鱼类种群, 也作了特殊的规定,但是这些条款,并没有损 害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最后决定 权,只不过是在决定的过程中要与有关国家协 商或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而已。
• 由于海洋中的生物资源往往是相互关 联、相互依赖,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 系。对某一鱼种或种群的开发或保护, 往往对与该鱼种或种群有关联或依赖 于该鱼种或种群的其他鱼种产生极大 的影响。这也就是人们经常提及的 “生态平衡”问题。事实上,有些渔 业属于多鱼种渔业的性质,渔获组成 中往往有许多鱼类品种,包括兼捕品 种和那些经济价值不高的鱼类品种。
何捕捞。Βιβλιοθήκη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沿海 国应决定其在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 可捕量”这一条款,从渔业管理的理论 上是容易理解。但在实践中,这一条款 的执行存在着许多困难并将产生许多矛 盾和问题。首先确定可捕量需要渔获统 计资料和渔业生产状况的数据。对大多 数国家来说,特别是对广大发展中国家 来说,要获得这些数据相当困难。
• 沿海国的责任不仅是使资源恢复到能 够生产最高生物学持续产量的水平, 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各种有关的环境和 经济因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 要等社会因素。要同时满足这些条件, 在实践中意味着沿海国应当使资源量 维持在高于能够生产最高持续产量的 水平之上。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 能降低捕捞的成本,提高净利润,同 时渔获量应低于最高持续产量的水平, 所要求的捕捞努力量也相应降低。
• 但是从渔业的角度分析,这一条款无 疑指沿海国应采取正当的养护和管理 措施,确保所捕捞的生物资源不被过 度捕捞或过度开发。为了使沿海国更 好地履行这一基本责任,《联合国海 洋法公约》规定:“在适当情形下, 沿海国和各主管国际组织,不论是分 区域、区域或全球性的,应为此目的 进行合作”。
•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在 采取正当的养护和管理措施,可“参照其可得 到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这里应当指出,按 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并没有 被要求必须根据最可靠的科学证据,来决定其 所采取的养护和管理措施,《联合国海洋法公 约》所要求的只是参照或考虑到这些科学证据。 在采取养护和管理措施时,沿海国所考虑的因 素不仅限于科学证据,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包 括沿海国所确定的管理目标,社会需求等。当 然,科学证据是沿海国确定正当的养护和管理
• 在这些国家,渔业数据的收集和分 析制度尚未完善,根本无法用来确 定可捕量。其次,即使在一些发达 国家,用确定可捕量的方法来进行 渔业管理,成本相当高,且产生了 一些经济问题。另外,无论在发展 中国家或发达国家,可捕量的管理 如处理不当,有可能导致生产者对 渔获量的谎报或虚报。
• 有的国际法学者认为《联合国海洋法公 约》关于确定可捕量的条款并不意味着 沿海国必须“决定可捕量”,而不能采 用其他管理方法来履行生物资源的养护 责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调的只 是“确定可捕量”应是正当的养护和管 理措施之一,而不应认为在任何情况下 都只能采用“确定可捕量”这种方法, 而限制其他管理方法的运用。正确的理 解应当是:生物资源可捕量的决定权专 属于沿海国,而沿海国有权选择各种管
专属经济区的渔业管理
主讲人 黄硕琳 教授 上海水产大学
沿海国的管理范围
• 专属经济区内的渔业管理问题是专属经 济区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专属经 济区概念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因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五部分 包含了一大部分关于专属经济区内生物 资源的养护和利用的条款。这些条款构 成了目前国际渔业法的主要内容。
理方法。
• 为了确保生物资源的养护,《联合国海洋 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参照其可得到的 最可靠的科学证据,应通过正当的养护和 管理措施,确保生物资源的维持不受过度 开发的危害”。这是专属经济区制度要求 沿海国承担的有关生物资源的最基本责任。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这一条款并没有明确 生物资源应维持在什么水平之上,也没有 明确哪一种生物资源应该维持在该水平之 上。
养护生物资源的责任
• 沿海国在专属经济区内对生物资源的管理责任 最主要是确保生物资源得到养护的责任。按照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应决定 其专属经济区内生物资源的可捕量。可捕量的 确定是根据生物资源的蕴藏量和资源的补充群 体的水平,并根据沿海国的经济和其他利益, 由沿海国自主确定的。确定可捕量的最基本出 发点,就是根据资源的实际情况,防止过度捕 捞,以确保生物资源不受过度开发的危害。对 于衰退情况严重的生物资源种类来说,可捕量 可以是零,也就是说不允许对这种资源进行任
养护和管理”也是一个包含了所有有关 生物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处理活动的广义 概念,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养护 生物资源的措施,获得、分析和交换有 关生物资源的信息;确定生物资源利用 的程度;决定在生物资源勘探和开发过 程中可以使用的船舶、仪器、渔具、机 械、设备;决定作业时间和作业渔场; 以及所有与捕鱼作业有关的事项,如对 渔业的投资,补助、税收、许可费用等 等。
• 在专属经济区制度下,沿海国享有“以 勘探和开发、养护和管理”生物资源为 目的的主权权利。这里“勘探和开发” 可以被认为包括了所有渔业活动,无论 是商业性渔业或是娱乐性渔业活动。这 些活动包括:探鱼和寻找渔场;利用渔 具进行捕鱼;将渔获物装船和加工,或 将渔获物过驳给其他船舶;将渔获物运 载回港;销售渔获物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