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里,时代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意义。

它历时14年,纵横18省,给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同时,对外国侵略势力的武装干涉也作了坚决的回击。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过于拔高农民起义的作用,认定农民起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这不符合史实。

近年来,有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对历史起了破坏作用,这场战争导致千百万人死去,生产力遭到破坏。

这就涉及到评价标准问题。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重要历史条件。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作用不是体现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历史联系上,但它能体现在同洋务运动即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发生的历史联系上。

太平军横扫了清朝的反革命武装八旗、绿营,极大地削弱了清朝的统治,是汉族地主武装和汉族地方势力兴起的重要契机,如果不是清朝原来军队腐败无能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暴露无疑,就不会有湘军的出现,也不会有同治中兴的自强运动。

其次,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它的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落。

农民阶级虽然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但是农民起义有其理由和正义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就是农民起义的胆量和气魄,也体现了其动机和理想追求。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矛头是清政府,规模最大,历时14年,转战18省,攻克600多个城镇,扫荡大半个中国,规模大,历时长,影响深远,是农民起义的最高峰。

它以雷霆万钧之势对清朝的统治秩序进行了空前猛烈的扫荡,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在太平天国攻克之区,“官宦人家,呼之为妖头,杀之必尽”,经过太平天国的打击,清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削弱,同时也促使清统治集团分化,催生了洋务派。

第三,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也在某种程度上抗击了外国武装干涉,打击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太平天国的英雄们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反对外国殖民侵略,反对民族压迫,主张各国建立独立、平等、友好往来的关系;他们坚持民族尊严,维护主权完整,严禁鸦片,根本上否定外国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他们英勇顽强地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干涉,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起了阻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迅速变中国为殖民地企图的作用。

第四,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对后来中国革命事业具有深刻的影响。

太平天国英雄们的战斗精神和伟大业绩,鼓舞着中国人民继续进行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对后来的人民革命斗争具有显著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领导人孙中山就以太平天国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自居,以洪秀全为榜样,为中国革命而奋斗。

此外太平天国还主张对外开放,表示愿意与各国友好交往,发展正当的外交、外贸关系;赞成发展资本主义,洪仁玕《资政新篇》,洪秀全表示赞成,在“兴舟辑之利”,“兴器四技艺”,“兴银行”,“兴宝藏”等旁都批了“钦定此策是也”,“此策是也”等,表明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思想深处是有接受资本主义的要求的,尽管这种思想倾向很微弱,还不可能左右当时的历史进程。

太平天国革命既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也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序幕,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它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

外因是中外反革命势力相结合,外国侵略者同清政府相互勾结,共同镇压了农民革命。

洪仁玕牺牲前也认识到这点,他说:“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独可长久支持”
太平天国是中国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场农民革命运动。

可是这场曾经咤叱风云的运动从洪秀全率众起事开始,到占领南京建立“天朝”政权,仅仅只维持了十四年的时间就覆灭了,这引起后人无尽的深思。

其中的教训实在太多,而最根本的教训,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腐败。

从中也可以得出另一个启示,那就是:农民英雄们不可能找到解救中国的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