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帕金森病和治疗老年痴呆药精品PPT课件

抗帕金森病和治疗老年痴呆药精品PPT课件

左旋多巴 (L-Dopa) 卡比多巴(Carbidopa) 溴隐亭(Bromocriptin) 金刚烷胺(Amantadine)
抗胆碱药
苯海索(Trihexyphenidyl, 安坦)
一、拟多巴胺药
左旋多巴 levodopa(L-dopa)
【药动学】
吸收 口服易吸收 吸收减少因素:
胃排空减慢 胃pH偏低 高蛋白食物 抗胆碱药
抗甲型流感病毒
溴隐亭 bromocriptine
D受体激动剂, 激动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受体。 用于: 1. 帕金森病
疗效与左旋多巴相似 2. 回乳,催乳素分泌过多症
抑制催乳素分泌 3. 肢端肥大症
抑制生长素分泌
二、中枢性抗胆碱药
阻断中枢M受体,减弱纹状体中ACh的作用,其 疗效不如左旋多巴。
主要适用于: (1) 轻症患者; (2) 不能耐受或禁用左旋多巴的患者; (3)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反应。 (4)与左旋多巴合用,可使50%患者症状得到进一 步改善;
17章 抗帕金森病和治疗 老年性痴呆

classification
1、Parkinson’s disease, PD
帕金森病 2、Alzheimer ’ s disease, AD
阿尔茨海默病 3、Huntington disease, HD 亨廷顿病 4、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2. 氧化应激-自由基学说
DF氧eA化3+在催而代化破谢下坏过生多程成巴中胺.O产2能-生和神H.经O2OH细2,和胞促O膜2进,功神在能经黑。膜质类部脂位质
帕金森综合征 老年性血管硬化、病毒性脑炎、CO中毒、
脑外伤及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病治疗药分类
增强多巴胺能神经药物:
主要症状:
静止性震颤 肌紧张强直 运动障碍、姿势反射受损(呈特殊面容、姿势与步态)。 严重患者伴有记忆障碍、痴呆、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卧床 不起。
发病机制
锥体外系功能及药物作用原理源自拟多巴胺类药 黑质丘脑 胆碱受体阻断药
(左旋多巴)
变性 震颤麻痹
苯海索(安坦)
(D抑A制能性NN元元)DDAA-R(尾纹核状、壳体核)(AMC-hR()胆兴碱奋能性NN元元)
2.心宁美(Sinemet) 左旋多巴(100mg)+卡比多巴10mg, 左旋多巴(250mg)+卡比多巴(25mg)
金刚烷胺 amantadine
1. 作用强度弱于左旋多巴,强于中枢抗胆减药。 与左旋 多巴合用可增强疗效,降低左旋多巴
的不良反应。 2 . 机理:
① 促使纹状体中残存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释放DA ② 抑制DA的再摄取 ③ 直接激动D受体 3. 起效快、维持时间短,用药数天即可获最大疗 效。 4. 抗病毒作用
代谢 肝脏 ,经多巴脱羧酶代谢为DA。1%进入中枢而 发挥作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可提高作用。
排泄 肾脏
卡比多巴 VitB6
(-) (+)
95 多巴脱羧酶
DA (外周)
不良反应
%
L-DOPA
COMT 肾排泄

1%透过血脑屏障
DA、脑内
D阻A断
耗竭
作用与用途 作用特点
氯丙嗪 利血平
【作用与用途】
1. 抗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进入脑内,可合成NA,恢复中 枢功能。不能改善肝功能。
【不良反应】
➢ 胃肠道反应
➢ 心血管反应 ➢ 精神症状
80%与兴奋CTZ触发区的D2受体有 关。饭后服或剂量递增减速可减轻 症状。
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
兴奋,焦虑等,与DA作用于大 脑边缘叶有关,减量或换药
➢ 长期用药
①老年人出现头面部多种不自主运动; 年轻者出现舞蹈症;
阻断
氯丙嗪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抑制作用
骨骼肌
兴奋作用
肌震张颤力、肌强维直持、肌运张动力困协难调
肌张力
1. 多巴胺(DA)学说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出的纤维通过黑 质-纹状体束作用于纹状体,对脊髓前角运动 神经元发挥抑制作用;尾核中的胆碱能神经 元发挥兴奋作用。
帕金森氏病患者黑质有病变,使多巴胺能 神经元中多巴胺含量降低,神经功能减弱,产 生帕金森病的张力增高的症状。
苯海索 trihexyphenidyl (安坦,Artane)
特点: ①作用弱于左旋多巴及金刚烷胺 ②对震颤疗效较好,对僵直及运动迟缓较差 ③对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效 ④用于轻症患者 ⑤不良反应比阿托品弱,但仍有口干、散瞳、 尿潴留等。
第二节 治疗老年性痴呆药
老年性痴呆 大约有 70%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②开关现象:突然发生短暂少动后又 突然自然恢复。
[药物相互作用]
1. VitB6 多巴脱羧酶的辅基,能加速左旋多巴在外 周脱羧转变为DA,使疗效降低,外周副作用增强。 禁与VitB6合用。
2. 利血平 耗竭黑质纹状体中DA,降低疗效,不宜 合用。
3. 抗精神病药物 阻断中枢DA 受体,降低疗效,并 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Antiparkinsonism drugs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 又称震颤麻痹, 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属锥体外系
疾病。 多老年人发病。
1817年,首次报道。 1953年,肯定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 1960年,发现与黑质纹状体中DA含量显著降低有关。 1961年,用L-Dopa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特点 ① 轻症较好,重症较差 治疗效果与残存神经元数量有关即 与 黑 质
纹状体病损程度有关。 ② 肌肉僵直、运动困难好,震颤差
③ 起效慢,药后2~3周体症改善,最大疗效 1~6个月。 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有 效。对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无效。
2. 肝昏迷
伪递质学说
肝功能障碍时,苯乙胺和酪 胺在脑组织经-羟化酶分别 生成苯乙醇和羟基乙醇胺(蟑 胺)(伪递质)取代正常递质 NA,妨碍神经功能。
卡比多巴 carbidopa (甲基多巴肼)
作用: 是较强的L-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 抑制多巴在外周转化为DA。
与左旋多巴合用,提高脑内DA的浓度,减少左 旋多巴的用量。 应用:
常制成复方制剂心宁美。
左旋多巴复方制剂
1.美多巴(Madopar) 左旋多巴(100mg)+苄丝阱(25mg), 左旋多巴(200mg)+苄丝阱(50m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