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大应用统计二战经验帖:从入门到上岸各位20小可爱们大家好!我是今年即将上岸的二战党,在此分享一下二战的经验,特别是想写给准备二战的师弟师妹们看,当然对于考研新人,我想这也有一定的启发。
我的二战准备时间不多,一战时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二战省了很多事,在此两年的经验我都写上,以供小可爱们参考。
一、个人特点本科某财经院校,经济统计专业,本科成绩上游,但是不是拔尖。
大一到大三对课程学习的努力程度60%,其余40% 花在做活动、考证和兴趣爱好上。
文科生,有政治学习基础,英语基础还行有一直在学,数学不太好,专业课学的还行。
做事情喜欢一以贯之,一般会制定计划,努力执行并定时写总结,但是性格上偶尔很任性。
这是我在准备考研前的基本情况,个人觉得考研之路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在看经验帖时如果能够了解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么就能更加灵活地根据经验帖制定自己的考研计划。
二、英语1、一战准备我的英语大一不是很好,但是从大二开始一直有在学,大二还考了个BEC中级。
大三上学期开始看朱伟的《恋恋有词》视频,大三上学期基本把考研单词都掌握了,但是读起考研文章来依然有些吃力。
下面是我的用书体验及其时间安排:(1)朱伟《恋恋有词》:时间:17年1月~3月,每天都背这里面的单词都是考研基础单词,但是如果光背这个肯定不够。
建议考研初期开始背,大三上学期可以看视频,大三下学期才开始就没必要看视频了。
(太浪费时间)(2)何凯文《长难句解密》时间:17年1月~2月,有时间看看英语基础、语法不好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对考研阅读理解还是有用的,我是配合着何凯文的长难句视频看的,看完之后还是有一点用的。
(3)单词《红宝书》:(墙裂安利!!!)时间:17年3月~12月,每天都背真是绝好的一本单词书呀!背完恋恋有词发现自己的词汇量还是不够,就开始背这本了。
每天都要背单词,一开始每天一章,每个单词,及其释义、例句,都会看,都会记,每天早上8点~8点半就是背单词和例句的时间。
背了整本书两遍后你会发现越背越快,可以一天两章了。
虽然每天背单词没什么用,但是不背单词就做别的就更没用了,所以小可爱们记得每天背单词。
(4)张剑《历年真题解析》黄皮书(墙裂安利!!!)时间:17年3月~12月,每天下午1.5~2个小时在背完单词之后就可以开始做英语真题了,我是从九几年开始做的,一直排下去,留下最后3套到12月份做,中间的自己安排时间,从3月份到11月份,做上两遍。
张剑的黄皮书写的很细,我每天下午就做两篇阅读,剩下的时间就看解析,做笔记了。
先用铅笔在考卷上做上一遍,(做第二遍的时候可以擦掉重新做)然后阅读的笔记做在了自己打印的Word 版真题试卷上。
(做了笔记其实并不会去看它,但是做笔记的过程确实提高的很快)暑假时间充裕,所以中间有5年的阅读,我做完一遍之后,再在pad上把真题文章全文翻译,再对照书上的翻译修改,这个修改的过程大大提高了我的阅读能力。
个人觉得张剑的这本黄皮书写出了考研英语真题解析的灵魂,看他的书是实实在在的提高阅读能力。
(5)英语文摘(安利!!!)时间:17年3月~18年9月,每月一刊这是一整套杂志,每月一刊,选自经济学人、卫报等外刊的文章,配有中英文对照,而且还有一些练习。
非常适合考研英语学习。
17年3月我开始看的时候很吃力,可是看到17年10月份,居然在某一瞬间突然看的很流畅了,阅读速度大大提高,而且对于国内外大小事也关注的多,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吧。
英语阅读速度和能力上来了,在考场上做英语就十分流畅、开心了。
(6)新东方的那本《完型、翻译、新题型》时间:不记得这本书是在我觉得自己的新题型做的很烂之后冲动买的,买了之后用着也没什么用,个人觉得完型、翻译、新题型这个看看解题思路和技巧就好了,这种题说到底还是考察阅读能力。
(7)王江涛《高分写作》时间:17年9月~10月这本书虽说是人手一本,但是我不是很喜欢,背了几篇他的作文,后面觉得比较模板化,就没有再背他的了。
(8)张剑《考研英语高分突破》(墙裂安利!!!)时间:17年10月~12月在背了王江涛的几篇作文之后,就开始试试这本作文书了,发现里面的作文真不错,我比较喜欢这种风格,相对灵活。
大作文背了10篇,小作文也背了10篇,后面的高分亮点攻略、以及写作常用词汇全背了,中间也有自己动笔写。
反正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半个小时背单词、背作文,背到后面语感就出来了。
时间安排如下:2、一战初试初试英语做阅读好开心,做的时候感觉要全对了,但是新题型挺难的。
我本来逻辑就不是很好,做完只对了一个。
作文写跑题了,好亏,扣分挺严重的,最后英语70+。
3、二战(18年7月~12月)二战英语没什么时间准备,单词没怎么背,还是最后一个月,把红宝书上的单词过了一遍。
因为一战时真题做了两遍了,阅读答案还都记得,所以真题也没怎么做,就做了近五年的真题。
然后10月份、11月份的时候做了张剑的冲刺模拟题、新东方的冲刺模拟题,当时错的很多,但是挺有用的,思路可能和真题有差异,但是锻炼了手感和思维。
二战作文背的还是张剑的高分写作突破,因为第一年每天早上都背英语,所以二战背起作文来很快。
最后二战英语80+。
所以我的英语呀,全靠一战的积累。
三、数学三1、一战一战时上午三个小时雷打不动做数学,用书如下:基础阶段(17年3月~6月)(1)三本考研指定课本从寒假到3月份把同济7版高等数学过了一遍,配着张宇的基础班刷的,对于我这种数学不好的夯实基础还是有用的。
刷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前都把课本快速地过了一遍。
(2)李永乐复习全书(17年3月~5月)(安利)这本书只做了高等数学部分,基础阶段做了两遍。
一开始80%的题都不会,就看解析,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刷第二遍就好多了。
(3)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17年6月)(安利)我的线代基础不好,基本算是从头学了一遍。
在做讲义前先配着汤家凤的基础视频把课本刷了一遍,又配着李永乐的视频刷了李永乐的辅导讲义,刷的很慢,结果还是一头雾水。
强化阶段(17年7月~9月)(1)张宇《高数18讲》、张宇《概率9讲》(墙裂安利)、《1000题》(17年7月~9月)暑假用的书有高数十八讲、概率9讲和1000题,而且暑假也开始在整理错题。
高数十八讲还可以,但是适合强化的时候做,里面有部分很难的题目和不常用的解题技巧,这本书也刷了两遍。
概率论部分就刷了课本和概率9讲,概率9讲蛮好的,题型很全,考点全覆盖了。
1000题只做了高数B部分。
(2)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闭关修炼100题(17年9月~10月)(墙裂安利!!)这段时间又把线代辅导讲义刷了一遍,终于熟悉了;张宇的100题质量不错,很能打开思路,也整理了很多错题在错题本上,每隔一段时间整理并回顾错题。
9月份到国庆前主要在查漏补缺。
冲刺阶段(17年10月-12月)(1)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我是从83年真题开始做的,每天上午3小时一套卷子,下午对答案并改正错题,每隔三天休息一下,回顾错题。
早期的真题很简单,还有点盲目自信,但是做真题并不能真正反映你的考场水平,最重要的是查漏补缺。
(2)张宇八套卷、四套卷(17年11月~12月)(安利)八套卷很虐,四套卷也很虐,做的我是信心全无。
但是很能让人有紧张的感觉,在考前做做能够帮助你调整状态。
注意这十二套卷子不要太在乎分数多少,重要的是你学到了多少,补了哪些坑,把这些记在错题本上,这是最重要的。
2、二战二战是从7月份开始准备的,主要在做数学,且重新准备了一本错题本,基本一天4~5个小时,用书如下:18年7月~9月(1)李正元《复习全书》(墙裂安利!!)真是很好的一本全书呀,可以说是李永乐复习全书和张宇十八讲的结合,里面的知识点和题都讲的很灵活,做完这本书感觉数学提升了一个LEVEL。
(2)张宇1000题(安利)在此做的是微积分B,C部分,以及线代部分全做,当时我的线代不好,所以就全做了,做完之后线代部分没啥问题了,线代又提升了一个level。
(3)张宇闭关修炼100题(墙裂安利!!)这本100题每年都会更新,这一年的又不一样,100题还是值得一做。
(4)错题本(墙裂安利!!)我的错题本是分章节整理的,每一章节包括该章知识点和错题,知识点需要自己回忆写上去,当天做错的题,不要立马去整理,过几天再去整理(发现十有八九还是不会),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个人觉得错题本十分重要,特别是到12月份整理知识体系直接看错题本上的知识点和常见公式就够了。
18年10月~12月(1)真题真题简单地做了下近10年的,用的是李永乐的那本真题书。
(2)模拟题我的模拟题做的比较多,冲刺阶段基本就是用来做模拟题了,主要有●李正元400题(墙裂安利!!)●张宇八套卷+四套卷(安利。
)●李林6套卷+4套卷(今年大题基本都押中了,安利。
)●李永乐和汤家凤的模拟卷(选做)今年考研题目不难,但是计算量十分大,没有一定的练习量在考场上不能很好的发挥。
总结如下:从17年3月份到12月份,由于基础不太好,前面花了很长时间在打基础,一道一道地把题目弄懂,做的很慢。
后期冲刺阶段也花了很长时间在做早期真题,模拟题只做了十二套,其实计算量、练习量并不够。
18年数学很灵活,数学考得不太好,只有110出头。
第二年吸取了第一年的基础和经验,开始重新整理错题本,做了很多练习题和模拟题,真切地觉得自己的数学升华了!!第二年数学135+。
在此给出的经验如下:1、基础要打好,前期可以慢一点,不会的知识点、不会的题一定要弄懂。
2、不要眼高手低,数学题就是再简单也要自己动笔做,不能看着会就偷懒不做了。
3、后期冲刺阶段多做模拟题,一本模拟题基本涵盖了考点。
真题做近十几年的就OK,不需要从83年开始做起,,早期真题不管是思路还是计算量,差异都很大,性价比不高。
4、要整理出自己的错题本,错题本应该涵盖知识体系、易错知识点和公式和错题,其中,回顾的最多的是易错易忘的知识点和公式。
四、政治政治是从暑假开始准备的,第一年和第二年考的都差不多,都是70+,所以,在此我只写第一年的做法。
以下的书我觉得都挺好,都安利!7~9月:(每天1.5~2小时)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精讲精练看完一章,1000题就做一章,并且直接在上面改正错题。
因为我觉得后期没有时间再做第二遍,所以直接做了一遍,后期直接看错题。
我的马原、毛中特、近代史都有基础,所以没有看过视频,文科生如果没有时间可以不看视频,理科生还是看视频理解的快一点。
10月~11月:(每天2.5~3小时)(1)风中劲草客观题重点都在这本书里了,背上三遍,客观题没啥问题,这里的主观题不需要背。
(2)粉笔考研APP背完一遍或两遍风中劲草后,利用零碎时间刷这个App 上的选择题,再把错题收藏。
(3)肖八、徐涛8套卷选择题(4)徐涛小黄书考前30天把徐涛小黄书背了,最少可以背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