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设施精细化管理总体规划

设备设施精细化管理总体规划

设备设施精细化管理导入计划及实施方案
(讨论稿)
根据《晋西工业集团公司精益生产、精细管理总体规划及工作计划(讨论稿)》相关内容,结合子集团本部设备设施管理及运行状态,特制订设备设施精细化管理导入计划及实施方案(讨论稿),并将导入工作进展情况梳理如下:
1、TPM导入计划:
将全面推行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生产维修(TPM)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全员参与、细化标准、监督检查、持续改进实现保障能力、消除隐患、减少故障、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设施综合利用率的目标。

总体推动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①本部全面调研,认准基准和起点,将目前状态设定为“最差”水平。

②根据公司统一安排,在后勤保障系统中建立TPM推进机构。

③制定本部TPM中长期目标,导入计划和实施方案。

④随着公司精益生产、精细管理总体规划的实施,配合发动TPM的广泛宣传。

⑤以公司5S活动为切入点,全面展开TPM工作。

⑥配合公司目视管理,最大限度的查找并解决设备设施“六源”(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危险源)问题,对无法解决问题制定应急预案。

⑦以标准化、规范化为主线,围绕集团本部“一个项目、两个示范点”创建样板示范点,组织制定操作人员点检标准、维护维修人员巡视检查标准并贯彻执行。

⑧样板示范,注重总结,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推广。

⑨梳理总结设备设施
故障情况,完善旨在提高设备设施修理质量,降低设备设施故障停机率的中小修计划修理、专项修理、大修理综合检修维修体系。

⑩配合公司现场管理和班组建设,把TPM结合起来,掀起员工设备设施合理化建议的热潮。

并建立纳入公司统一考评体系的TPM考核评估体系。

1.1、TPM导入第一阶段工作计划(12月底完成)
1.1.1、目标始终保持设备设施完好率90.4%以上。

1.1.2、围绕集团本部“一个项目、两个示范点”推行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生产维修(TPM)精细化管理模式,组织制定操作人员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维护维修人员巡视检查和检查计划,培养人员标准化作业的习惯,提高发现设备设施问题、处理设备设施故障和分析设备设施故障的能力。

1.1.3、组织查找设备设施“六源”问题,制定解决技术方案,并对无法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

1.1.4、配合班组建设,指导班组开展设备设施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并初步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对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进行讲评,推动TPM全员参与的工作。

1.2、TPM导入第二阶段工作计划(2012年底完成)
1.2.1、配合公司做好精益示范区建设与运行、验收、评审工作。

1.2.2、加强示范区TPM运行情况的统计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寻找改进方向和方法,并积极组织落实。

1.2.3、设备设施故障停机率降低30%。

1.2.4、在后勤系统培训能够掌握和应用TPM管理工具的5-10名推进
人员,以利在本部范围内推进TPM的开展。

1.2.5、配合公司确定TPM验收准则、评价标准、编制项目验收流程。

1.2.6、参与编写《示范区精益项目验收评审报告》。

1.2.7、参与编写精益推行案例。

1.3、TPM导入第三阶段工作计划(2013年底完成)
1.3.1、总结并完善适合集团本部其他区域的TPM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TPM推广、人员培训、合理化建议的开展等工作。

2、实施的方式方法、环节、一般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2.1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选择试点生产线逐步完善并全面展开。

2.2、点检管理的四个环节
(1)制定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2)按计划和标准实施点检和修理内容
(3)检查实施结果,进行评价分析
(4)在检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措施,持续改进
2.3、设备设施点检工作的一般原则:“五定”、“六保持”
五定:
定点——设定检查的部位、项目和内容;
定法——固定点检检查方法,包括五感、工具、仪器;
定标——制订相关标准;
定期——标定检查的周期;
定人——确定点检项目由谁实施。

六保持:
保持设备设施的外观整洁性;
保持设备设施的结构完整性;
保持设备设施的能力稳定性;
保持设备设施的性能和精度;
保持设备设施的自动化程度;
保持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度.
2.4、(TPM)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工作内容
2.4.1、点检的分类及分工
①日常点检,以设备设施操作人员工作为主。

明确和细化班前、班中、班后操作人员的工作标准和内容。

②巡视点检,以设备设施维修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为主。

完善各类设备设施日常巡视点检标准和内容。

③定期保养和检修。

明确各类设备设施定期维护周保养、月检查标准和内容。

操作人员负责每周设备设施的例行保养,维修人员负责每月的设备设施调整。

④各机电科室要求有周检查,月评价记录。

2.4.2、标准制定及计划实施(具体分工见附表一、附表二)
(1)制订点检标准和润滑标准,零部件编码,修理定额等基础资料。

(2)编制各类计划及实施记录。

(3)按计划认真进行点检作业,对岗位操作工进行点检维修业务指导,进行督促和检查,查明问题及时处理。

(4)执行中小修理检修计划,并列出月度、季度检修计划。

(5)根据点检结果和设备设施设施技术状态,组织实施修理。

(6)根据设备设施设施运行状态和检修需要,编制备品备件计划。

(7)收集设备设施状态信息进行定量分析、掌握机件劣化程度。

(8)组织修理方案评价,提高修复、预防及改善设备设施性能的水平。

2.4.3、点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1)设备设施点检——依靠五感(视、听、嗅、味、触)及工具、仪器进行检查:压力、温度、流量、泄漏、润滑、异音、振动、龟裂(折损)、磨损、松弛;
(2)紧固、调整——弹簧、皮带、螺栓、制动器及限位器等的紧固和调整;
(3)清扫——隧道、地沟、工作台及各设备设施的非解体清扫;(4)润滑——给油装置的补油和给油部位的加油;
(5)排水——集汽包、储气罐等排水;
(6)小修理——小零件的修理和更换;
(7)中修理——采取技术手段,恢复设备设施主要精度及性能指标;(8)点检记录——点检内容及检查结果形成记录。

2.4.4、中小修理的主要内容
①设备设施的非解体定期检查;②设备设施解体检查;③劣化倾向;④设备设施的精度测试;⑤系统的精度检查及调整;⑥油箱油脂的定期成分分析及更换添加;⑦零部件更换,劣化部位的修复;⑧精度及结构状况评定。

3、导入进展情况梳理
3.1、宣贯子集团精益化生产导入的精神,本部门组织设备设施后勤保障系统作出全面的安排部署。

3.2、3月3日机动部部门领导在周四生产后勤准备会上提出设备设施精细化管理导入的工作,以点检的工作为核心,推动常态维修上水平,精细管理抓落实,各使用单位选择试点工段、车间、科室报机动部备案。

截至3月31日各使用单位试点情况如下:
3.3、共涉及14个工段(班组),2条生产线(表面处理分厂氧化生产线、122安改生产线),共计309台/套设备。

3.4、四月份工作
①各使用单位梳理所选的试点设备设施组成情况,要求建立设备设施明细,要求内容包括:(后附操作维护规程、点检卡复印件)
②各使用单位针对所选试点情况,完善巡视检查记录。

(后附记录格式)
③各使用单位全面组织落实设备设施点检、巡视检查工作,确保点检、巡视检查工作到位,全面覆盖。

④严格实施设备设施专项修理及中小修理计划,制定并严格落实检修标准,加强检修作业的协作配合,提高检修作业的效率。

3.5、五月份至今工作
3.5.1、部门不断组织学习和培训,加强对TPM精益工具的认识。

3.5.2、对集团总部维修人员分布、学历、年龄、职称、工种、技能特长进行了汇总统计,为TPM推进掌握一手资料和数据。

3.5.3、加大月检查力度,跟踪检查试点TPM开展情况,重点对点检、巡检开展情况进行检查。

以上
附表一标准制定及计划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