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浅析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作者:日期:浅析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当我们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就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以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软实力建设被提到了与以政治、经济、军事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硬实力建设同等的重要位置。

文化软实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更加因为文化构成了同样体现“软实力”的政治价值和外交的核心。

提高文化软实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族精神,强化国家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在国际交往中扩大影响,展现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魅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1.2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查找,寻找相关书籍、文章、报道,为论文的完成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

1.3研究内容及框架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一个方面,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软实力。

本文主要对文化软实力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为什么我国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这些问题进行浅析。

1.4国内外研究动态1.4.1国际研究动态软实力最早由美国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家:约瑟夫-奈约瑟夫-奈教授提出。

1990 年约瑟夫•奈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软实力》一文,首次将国家的综合国力划分为两种,即硬实力和软实力。

这种提法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约瑟夫•奈在《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之中,首次提出“软实力”的概念。

1999 年,约瑟夫•奈又在《软实力的挑战》一文中对软实力做出较为完整、系统的定义。

2004年,约瑟夫•奈在新著《软实力一一国际政治中的制胜之道》之中将定义进一步完善。

21世纪初,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形成了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如马特拉所著的《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约翰•汤姆林森所著的《全球化与文化》柯兰齐克所著的《魅力攻势一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马修•弗雷泽所著的《软实力:美国电影、流行乐、电视和快餐的全球统治》等著作和文章。

美国学者对软实力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政治的相关领域,关注的热点是美国如何运用自己的软实力继续引领世界。

研究成果基本一致地认为:美国在巩固自己国际霸主的地位和处理与他国关系的问题上,应该加强自己的软实力建设。

学者马特苏达以“政府一基金一大学”为基点,构建了他的专著《软实力及其危险性:美国在战后早期日本的文化政策及永久依赖》,运用软实力和领导权相互替换的概念描述了美国权力的本质,并强调美国教育和文化环境也是美国实力很重要的表现方面。

1.4.2国内研究动态1990年约瑟夫•奈提出文化软实力以后,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随后翻译和出版了一些相关著作,如门洪华主编《中国:软实力方略》、马庆国、楼阳生等著《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施》、张兆娟著《软实力一一中式成功领导品质》、王佐书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樊友山著《跬步之行一国企软实力的探索》、李春生著《修炼和发挥你的软实力》、王宁著《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宋继新著《奥运对和平的追求一加强北京奥运软实力建设》、邹广文、徐庆著《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等著作。

2011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0年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蓝皮书》,这是第一部系统总结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咨询报告,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的分析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历史渊源、基本特点、发展现状、主要成果、未来展望。

纵观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在科研活动方面,从零散研究向有组织研究发展;二是在学科领域和学术方面,从小规模向大规模发展;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从诠释西方观点向探索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中国式发展。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目前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现有的研究成果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有待形成系统化与理论化的研究成果。

软实力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约瑟夫•奈针对美国国力“衰落 而提出的一个概念。

约瑟夫•奈指出,软实力有两种定义方法,一是从行为角度 定义,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已所愿的能力。

二是从资源的角度定义, 指所拥有的可影响结果的能力和资源。

同时,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硬实力 的实现方式是“强迫”和“收买”,而软实力的实现方式是“吸引”。

2.2文化软实力简单地说,文化软实力就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国家实力。

根据约瑟夫•奈的观点, 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来自三种资源: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

从广义上来说,文 化软实力具体地体现为:精神文化的生产力、物质文化的生产力和制度文化的生产力 三个类别。

2.3我国文化软实力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自己的国际立场。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清晰地指出了: 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的力量。

我们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结合起来,秉持公道,伸张正义。

”我国的 “软实力”是建立在中国人民利益和世界人民利益根本一致、中围政府的国内责任和 国际责任根本一致的基础之上的。

3.为什么要建设文化软实力⑴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血脉和灵魂,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它传承了民族共同思维方式和优良 文化传统。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了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与现实感受, 积淀着这个民族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

全民族所认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能促进 民族团结和谐,并推动着国家发展进步。

⑵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促进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外交关系等其他方面的软实力共 同提升。

文化与意识形态相结合,能提高意识形态的说服力;文化与社会制度相结合,能2. 文化软实力的内涵2.1 软实力论” “中赋予制度更多的合法性;文化与外交关系相结合,文化外交能够更有效地传播良好的国际形象。

简而言之,一个国家重视软实力的建设,便能成为真正有“力”的国家。

⑶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1世纪的文化已经深深渗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等硬实力之中,成为决定这些硬实力水平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目前,文化自身也能形成具有潜质的产业,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

所以,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反映着硬实力的强弱,并从总体上反映出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硬实力。

4.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进几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虽有明显增强,但是,由于我过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文化软实力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局面并未改变。

目前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与我国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不相适应。

4.1对文化软实力的重视程度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各种方针政策都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倾斜。

在国家的战略选择与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上,都以硬实力作为比较,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作为综合实力基础的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与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现在的战略方针还停留在“经济强国”的层面上,缺乏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增强国力的思考。

4.2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模式单一、动力不足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推动主体比较单一,其主要推动力来自各级党政机关、教育部门、科研院所和主流媒体,实施方式主要是自上而下的宣传和教育,力量作用单一。

在这种传统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忽视了各种社会团体、群众组织、普通民众学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在内容和形式上学院派作风严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使得文化软实力渗透力不足,缺乏强大的发展动力。

4.3文化产业发展落后我国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整体规划;产业集约化程度较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还面对着发达国家文化输入的严峻挑战。

2004年的中国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全国图书、报纸、 期刊累计出口总额2546万美元,进口总额1. 6亿美元,逆差为6倍;而音像制品和 电子出版物出口总额220万美元,进口总额2136万美元,逆差近10倍。

美国文化产 业产值占GDP 总量的20%以上。

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中有近 6成是文化企业。

在2006年,我国图书进口与出口版权贸易的比例为 6: 1,与美英之间的进出口比例则高 达20: 1左右。

我国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 5123亿元,同比增长17. 1%,对GDP 贡献 率为3. 41%,拉动GDP 增长0. 36个百分点,但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 距离。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在文化交往中,我国的文化产业较落后。

4.4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合多样化文化能力较弱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欧美国家的社会思想与意识逐渐涌入我国内,这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价值观构成一定的冲击,使得维系社会正常运转 的思想文化基础削弱,原有社会核心价值观受到了冲击而处于被边缘化状态,主流文 化与各种亚健康文化之间的竞争和冲突激烈。

目前,我国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完全有 效融合多样化文化,这就造成人民对本国的自身文化认同感降低,社会文化整合难度 大。

4.5文化资源开发不当,文化传播力不强我国对文化资源的开发还不尽合理,缺乏合理规划,盲目开发和粗放开发。

对文化资源总体价值缺乏宏观深刻的把握,随心所欲的做法阻碍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就目 前来看,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载体、手段、方式、内容等都存在很大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力和影响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事关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 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基础,面对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的冲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刻认识和理解我国 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提取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5. 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此, 5.1 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撞,涵。

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国家,承认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能增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使公民有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能更好的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

5.2建构文化建设新格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在文化软实力建设过程中,需要努力形成全党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新格局。

要建立全党统一领导、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主要负责、各部门共管的工作体制。

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交流、平等讨论,营造良好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