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4-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10.4-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贵州神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煤矿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
(2017年度)
二0一七年七月二日
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本矿于二0一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对矿井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煤尘、噪声、毒物等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一、矿井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二、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NO X浓度监测结果
1、主井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2、皮带下山巷道工作地点(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3、011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4、1011采煤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三、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C0浓度监测结果
、主井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1
2、
四、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H2S浓度监测结果
1、1011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2、1011采煤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五、井上下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监测结果
六、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监测结果
1、主井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2、皮带下山巷道工作地点(时间加权容许浓度)
3、1011皮带运输巷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4、1011采煤工作地点(短时间容许浓度)
七、工作场所游离SIO2含量检测结果
八、分析评估
1、经过对井下4个点的工作场所空气中NO X浓度监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经过对井下2个点的工作场所空气中C0浓度监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3、经过对井下2个点的工作场所空气中H2S浓度监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4、经过对井上下5个点的工作场所噪声声级监测结果,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5、经过对井下2个点的工作场所游离SIO2含量检测结果,井下工作场所游离H2S平均浓度3.15%。

6、井下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7、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待职工进行岗中、岗后进行健康体检,再作结论。

九、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的措施
1、加强对全员职业危害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职业危害培训,提高全员预防职业危害素质,减少及消除职业危害对人身伤害事故。

2、进一步加强防尘工作,从煤矿粉尘产生地点开始进行减尘(湿式打眼、煤层注水、水炮泥放炮)、除尘(冲洗巷道)、降尘(洒水、喷水、水幕)及全员个体防护(防尘口罩),进行综合防尘。

3、对全员进行岗前、岗中、离岗后体检,发现不再适合粉尘作业人员,必须及时调离原工作岗位。

进行健康监护。

4、定期开展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

5、进一步完善职业危害防治设施、管理制度、辅助卫生设施,降低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对人身的伤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