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语文本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27分)1.请用正楷字体....抄写下面这句话。
(4分)少年正是读书时2.用诗文原句填空。
(12分)(1)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2)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3),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5)天上的明星现了,(郭沫若《天上的街市》)(6)子夏曰:“,,仁在其中矣。
”(《论语》)(7)静以修身,。
,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8)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及写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热枕.chén 庇.护(bì)气慨.(gài)神采奕奕..(yì)B.蜷.伏(quán) 羞怯.(qiè)禁.锢(jìn)拈.轻怕重(niān)C.炫.耀(xuàn)惩.戒(chěng)缥渺.(miǎo)大相径.庭(jìng)D.掺和.(he)蓬.勃(péng)怂.恿(sǒng)随声附合.(hè)4.初一(5)班开展了“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准备在班级门口贴一副对联,增添班级书香气息。
请你根据上联拟出下联。
(2分)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西游记》专题探究专题一:探究取经故事情节5.小欢同学读完《西游记》后,概括了两种取经故事情节设计方式,请你分别举例(2分)。
情节设计方式一:例如遇到(填妖怪名称)时发生的故事情节设计方式二:例如遇到(填妖怪名称)时发生的故事专题二:分析孙悟空形象特点6.小乐同学读完《西游记》后,特别喜欢孙悟空。
以下是小乐同学摘抄的片段,请你帮她完成悟空形象分析。
(4分)(1)片段1: 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
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
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混乱之时,他拔下一根毫毛,叫声: “变! ”就变做他的本相,手挺着棒,演着哪吒。
悟空形象特点: (2)片段2: 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
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
一见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
悟空形象特点:二(43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4分)漫兴(其七)[唐]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7.请描绘“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所展现的画面。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2分)【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颜回攫①食孔子穷乎陈蔡②之间藜③羹④不斟七日不尝粒。
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⑤之,几熟。
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⑥中而食之。
少顷,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⑦为不见之。
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
”颜回对.曰:“不可,向⑧者煤炱⑨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也。
”注释:①攫:用手抓取。
②陈蔡:春秋时陈国和蔡国。
③藜:野草,这里指野菜。
④羹:汤。
⑤爨cuàn:烧火煮饭。
⑥甑zèng:古代炊具。
⑦佯:假装。
⑧向:之前。
⑨炱tái:煤灰。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及.其家穿井()(2)有闻.而传之者()(3)颜回对.曰()(4)回攫而饭.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0.用/给文中画线句画两处停顿。
(2分)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11.阅读【甲】文,从宋君的角度,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阅读【乙】文,从孔子的角度,你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12分)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让·乔诺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
我抽着烟,想帮他挑。
但他说不用我帮忙。
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
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
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
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
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里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更多牧羊人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
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
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
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
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棒。
我假装随便溜达,走在和他平行的山路上。
羊吃草的地方在一个山窝里。
牧羊人让大狗看着羊群,然后爬到我站的地方。
我以为他要来说我,嫌我一直跟着他。
可是,他没有。
这本来就是他要走的路。
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
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
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
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
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
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12.牧羊人出门种橡树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请仿照示例填空。
(3分)13.按照括号内的要求,对文中两处画线句作赏析。
①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
(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2分)②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颗橡子。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发了芽。
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
(说说加点词的词性及其表达效果)(4分)14. “我”这一人物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5分)养鸭丰子恺经常住在家里的只有三个半人:我们老夫妇二人,一个男工,和一个五岁的男孩。
但畜生倒有八口.:两狗,两猫,两鸽和两鸭。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两只鸭。
这一对鸭不是原配,是一个寡妇和一个第二后夫。
来由是这样的:一吟买了一对小鸭回来。
小得很,两只可以并排站在手掌上。
白天在水田游泳,晚上睡在一只小篮里,挂在梁上:为的是怕黄鼠狼拖去。
一天半夜,我听见室内有响动,是鸭子叫。
连忙起身,拿电筒一照,只见地上一只小雄鸭仰卧在血泊中。
仔细一看,头颈已被咬断。
连忙探望小篮子,小雌鸭幸而还在。
全家人都起来。
看看残生的小雌鸭,叹了好几口气。
后来一吟又买了一只小雄鸭。
这次我们戒备很严,一对续弦的小鸭,安全地长大起来,直到我们迁居新屋,小鸭长成一对中鸭了。
新屋旁有篱笆围着。
我们在篱笆内掘一个小塘。
一对鸭子尽日在此仰观俯察,逡巡游泳,在我的岑寂的闲居生活上增添了一种生趣。
不知不觉,它们已长成大鸭,全身雪白,两脚大黄。
它们晚上睡在屋檐下一只箩子底下。
箩子上压一块石板,也是为防黄鼠狼。
谁知有一天破晓,我睡醒来,听见连新(男工)在叫喊。
起来探问,才知道雄鸭又被拖去了。
一道血迹从箩子边洒到篱笆的一个洞口,洞外也有点滴,迤逦向荒山而去。
原来昨夜连新忘记在箩子上压石板,黄鼠狼就来启箩偷鸭了。
以后的情景着实可怜。
那雌鸭放出箩来,东寻西找,仰天长鸣,“轧轧”之声,竟日不绝。
其声慌张,焦躁,而似乎含有痛楚,使闻者大为不安。
以前小雄鸭被害了,她照旧吃食游水,我曾经笑它“毕竟是禽兽”。
但如今看来,毕竟是人的同类,也是含识的,有情的众生。
雌鸭一连三四日“轧轧”地哀鸣,东张西望地寻觅。
后来也就沉静了,但样子很异常,时时俯在地上叩头,同时“咯咯”地叫。
邻人周婆婆来,看见了,说它是需要雄鸭。
我们托周婆婆作媒,过几天,周婆婆果然提了一只雄鸭来,身材同它一样大小。
雄鸭一到地上,立刻跟着雌鸭悠然而逝,直到屋后篱角,花荫深处盘桓了。
他们好像是旧相识的。
这一对鸭就是我所喜欢的畜生。
我喜欢他们,不仅为了上述的一段哀史,大半也是为了鸭这种动物的性行。
许多人说,鸭步行的态度太难看。
我以为不然,摇摇摆摆地走路,样子天真自然,另有一种“滑稽美”。
狗走起路来皇皇如也,好像去赶公事;猫走起路来偷偷摸摸,好像去干暗杀,这才是真难看。
但我之所以喜欢鸭子,主要是为了他们的廉耻。
人去喂食的时候,鸭一定远远的避开。
直到人去远了才慢慢地走近来吃。
正在吃的时候,倘有人远远地走过来,一定立刻舍食而去,绝不留恋。
虽然鸭子终吃了人们的饭,但其态度非常漂亮,绝不摇尾乞怜,绝不贪婪争食,颇有“履霜坚冰”之操,“不食嗟来”之志,比较之下,狗和猫实在可耻:狗之贪食,恐怕动物中无出其右了。
喂食的时候,人还没到,狗已摇头摆尾地先到,而且把头向空盆里乱钻。
所以倒下去的食物往往都倒在狗头上。
猫是上桌子的畜生,其贪吃更可怕。
不管是灶头上,柜子里,乘人不备,到处偷吃。
甚至于人们吃饭的时候,会跳上人膝,向人的饭碗里抢东西吃。
一旦抢到了美味的食物,若有人追打,便发出一种吼声,其声的凶狠,可以使人想象老虎或雷电。
凡此种种丑态我们的鸭子全然没有。
鸭子,即使人们忘了喂食,仍是摇摇摆摆地自得其乐。
这不是最可爱的动物吗?(有删改)15. 文章结尾说“这不是最可爱的动物吗”,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鸭子有哪些可爱之处?(3分)16.结合加点的一组同义词,赏析下列句子。
(5分)①一对鸭子尽日..在此仰观俯察,逡巡游泳,在我的岑寂的闲居生活上增添了一种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