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 理解并会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2. 理解并会用空间向量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二) 过程与方法1. 体验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的过程;2. 体验用空间向量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的过程.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理解并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用空间向量 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几何问题代数化,领悟解析几何的思想;2. 培养学生向量的代数运算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及解决平行与垂直问 题.难点: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三.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练习法和讲授法. 四.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 五. 教学设计(一) 新课导入1. 提问学生: (1) 怎样找空间中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2) 能否用代数运算来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 (二) 新课学习1. 用空间向量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余弦值 .(1)设l 1 ,l 2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是11 上的任意两点,C,D 是直线12上的任意AB ・CD两点,则11,12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一: --- :AB *CD(2)设AB 是平面〉的斜线,且B : ,BC 是斜线AB 在平面〉内的射影,则AB *BCAB ・n是平面a 的一条斜线,则AB 与平面a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一:斜线AB 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I 一Tj —i 一7T .设n 是平面 a 的法向量,ABAB BCAB・rII平面角或补角的余弦值.例1: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B 'C 'D '中,EF 分别是BC,A 'D '的中点,分析:启发学生找出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 AB,AD,AA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根据已知找出相关点的坐标,然后写出相关向量的坐标,并进行运算就 可以得到所求的结果.解:(1)如图建立坐标系,贝U A '(0,0, a),C(a,a,0), D(0, a,0), E(a,a ,0).2a .AC = (a, a, -a), DE = (a,,0).」 215故AC 与D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一5.15(2) T • ADE - ADF ,所以AD 在平面BEDF 内的射影在.EDF 的平分线上,又B 'EDF 为菱形,.DB '为EDF 的平分线,故直线AD 与平面B 'EDF 所成 的角为• ADB ,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则A(0,0,0), B '(a,O,a),D(O,a,O), • DAga,0),D^(ara),cos 仏京=故AD 与平面BED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设n 1, n 2是二面角:■的面:的法向量,则—*—*■n 1 ■ n 2就是二面角的(1) 求直线AC 与DE 所成角的余弦值.(2) (3)求直线AD 与平面B 'ED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B求平面B 'ED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AC *DE15A 'C DED ^*DB- A /3 D A|n j «n 2八zIA GAEDDC3 2,,EA *DC 工一 12,EA』 a(3) 由 A(0,0,0), A (0,0, a), B (a,0, a), D(0, a,0), E(a, ,0),所以平面 ABCD 的2所以,平面BED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课堂练习:1. 如图,PA_ 平面 ABC , AC _ BC,PA 二 AC =1,BC 「、,2,求二面角参考答案:解: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取PB 的中点D ,连DC,可证T TDC — PB ,作AE -PB 于E ,则向量DC 与EA 的夹角的大小为二面角 A - PB - C的大小。
;A(10,0), B(0,、、2,0), C(0,0,0), P(1,0,1),D 为 PB 的中点,E分PB的比为1,町:自乩y 送*4m •n.cos ::: n, m =_ 6法向量为m = AA =(0,0,a),下面求平面 B 'EDF的法向量,设 n = (1,y,z),由ED ^-a,|,0)1EB^ (0r | a,;二=°n * EB = 0y花(1,2,1). z= 1A-PB -C 的余弦值.Efg),在 RtPAB 中, PE A P2 1EB AB 23.二面角A _PC_C 的余弦值为弓. 引导学生归纳: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余弦值时,是将求二面角的余弦值问题转化为求两平 面的法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问题,这里要明确:(1) 当法向量山与压的方向分别指向二面角内侧与外侧时,二面角的大小等 于法向量n 与的夹角的大小;(2) 当法向量.山与门2的方向同时指向二面角的内侧或外侧时,二面角的大小 等于法向量与n 2的夹角的补角 …n i ,n 2 -.2. 利用向量向量解决平行与垂直问题例 2: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B i C 中,AO3,BO4,AA = 4,AB =5,点 D 是AB 的中点, (I )求证:AC 丄BG ; (II )求证:A i C 〃平面CDB分析:启发学生找出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 CA,CB,CC,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C-xyz ,根据已知找出相关点的坐标,然后写出相关向量的坐标,并进行运算就 可以得到两条直线垂直或平行.解:•••直三棱柱 ABC-A i B i C 底面三边长 AO3,BO4, A 吐5,二AC BC GC 两两垂直,如图,以C 为坐标原点,直线CA CB C i C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C (0,0,0),A ( 3,0,0),G (0,0,4),B (0,4,0),3B 1 (0,4,4),D ( -,2,0 )2(1)v AC =( — 3,0,0),BC 1 =( 0,- 4,0 ),A AC ? BC 1 = 0,二 ACL BG. (2)设 CB 与 CB 的交战为 E ,则 E (0,2 , 2) . v DE =(—, 0,2 ), AG =2(—3,0 , 4),二 D^ = 1A C 1,二 DE// AC. v DE u 平面 CDB, AC 広平面CDB= 1,cos :: EA,1 22332••• AC i// 平面CDB引导学生归纳:(1)垂直问题转化为:判定空间向量的数量积是否为零;(2)平行问题转化为:面面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课堂练习:2. 在直三棱柱ABC—AB1C1中,AC=3,BC = 4,AB=5,AA =4,参考答案:解:直三棱柱ABC-AEG,AC =3,BC =4, AB = 5,AC,BC,CG 两两垂直,以 C为坐标原点,直线CA,CB,CC i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0,0,4), A(3,0,0), C i(0,0,4),B(0,4,0), B i(0,4,4).(1) :AC*3,0,0),龙诃-4,4),AC.B CI P AC®I I(2)假设在AB上存在点D,使得AG _CD,则"AD = •"AB = (-3・,4 ,0)其中0「乞1,则D(3-3",0),于是CD =(3-3, ,4 ■ ,0)由于AG = (-3,0,4),且AG _ CD .所以-9 9=0得,=1,所以在AB上存在点D使得AG _ CD,且这时点D与点B重合.T T(3)假设在AB上存在点D使得AG〃平面CDB1,则D〜(340'B!^=(3-3 ,4 -4,-4)又左= (0,-4,-4).由于AG =(- 3 , 0 m, n,使AC: = mBQ nBC成立,1所以匸,所以在AB上存在点D使得AG 〃平面CM,且D使AB的中点.引导学生感悟:空间向量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它可以把几何图形的性质转化为向量运算,实现了数与形的结合,在解决立体几何的夹角、平行与垂直等问题中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二)课外作业1.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G 中,/ ACB=90,CB=1,CA=3, AA1二后,M 为侧棱CC上一点,AM _ BA1.(1) 求证:AM _平面A1BC ;(2) 求二面角B- AM- C的大小;2. 如图,直三棱柱ABC- A1B1G中C吐/AB.2(1) 证明:BG//平面ACD(2) 求二面角D- AC—E的正弦值.D, E分别是AB, BB的中点,AA = AC=,AQ"平面CDQ , 所以存在实数.m(3 -3 ■ ) - -3, m(4 ■ - 4) - 4n = 0, -4m - 4n = 4, 其中0 一_1 则D(3—3・,4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