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常用石膏类型
⑥、髋人宇型石膏 适用 于股骨颈或粗隆间骨折、 股骨干骨折或股骨的矫 形手术后、髋关节或股 骨的某些疾患。固定范 围从乳头平面以下(包 括躯干和患侧髋关节) 到趾端。髋关节屈曲 20°左右,膝关节屈曲 10—5°,踝关节保持 90°。先穿纱套,将骨 骼隆起部垫好棉垫。包 扎石膏后,须将健侧髋 部和患侧会阴部石膏修 好,以便于肢体活动和 排便。腹部开窗,以利 于呼吸运动和不影响腹 胀。
常用石膏类型
②、上肢石膏 适用于 尺、桡骨骨折,肘关 节脱位,肱骨下段骨 折,尺、桡骨或肘关 节的某些疾病。固定 范围从肩关节以下到 掌指关节(背侧与指 蹼平齐,掌侧到掌横 纹上0.5厘米处)。肘 关节屈曲90°,腕关 节背屈30°,前壁在 旋前旋后中间位。
常用石膏类型
③上肢外展架 :适用于肩关节 伤、病或其手术后,肩胛骨和 肱骨的伤、病等。例如肱骨骨 折用上肢石膏固定或持续牵引, 为了维持骨折复位的对位,将 大小合适的外展架用石膏绷带 固定在胸廓上。保持肩关节外 展80-90° ,前屈30-45° , 肘关节屈曲如常。外展架贴在 肢体、腋窝和胸廓的部分,都 应 垫好棉垫。用石膏绷带将外 展架固定在胸廓上,抵住腋窝, 托住上臂和前臂,进行上肢固 定。
1、掌握石膏适应症 2、掌握石膏护理要点 3、掌握石膏常见并发症
四 石膏固定的并发症
3、神经损伤:以腓总神经,尺神经,绕神经较易受压损伤, 石膏包得过紧可能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导致压迫性神经瘫痪。 如下肢石膏压迫腓骨小头处,容易引起腓总神经瘫痪;前臂石 膏压迫了桡神经,容易引起桡神经瘫痪。因此,石膏固定后 如果发现肢体麻木、疼痛、手指足趾活动障碍时,可能是压 迫性神经瘫痪的早期症状。 4、废用性骨质疏松。 5、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跟功能锻炼有关。 6、坠积性肺炎:大型石膏固定及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老年 患者石膏固定后不能翻身活动而导致,需要翻身拍背,深呼 吸有效咳嗽。
石膏术后的护理
(5)、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石膏固定后,未固定的关节应尽 量活动,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的舒缩活动等 (6)、预防褥疮:经常观察和检查露在石膏外面的皮肤,石膏边 缘及足跟、肘部等未包石膏的骨突处,检查有无水肿、擦 伤等早期褥疮症状,防止褥疮形成。 (7)、预防石膏边缘压迫导致神经麻痹,如小腿石膏位置过高, 可压迫腓总神经麻痹,应观察有无足下垂,足背麻木等症 状 (8)、保持有效固定:肢体肿胀消退或肌肉萎缩后,原有的固定 失去了作用,应重新更换石膏(出院后要重新打石膏) (9)、保护石膏:防止被水浸湿及大小便污染
四 石膏固定的并发症
1、压迫性溃疡:石膏包扎压力不均匀,使石膏凹凸 不平或关节塑形不好,衬垫不当导致,病人表现为局 部持续性疼痛不适,溃疡破溃或组织坏死后石膏局部 有臭味及分泌物,尤以骨隆起部位,如踝,足跟,骶 尾部,桡骨远端等部位最易受压,故于骨隆起部位必 须加软垫,并注意观察,告知家属定时按摩。 2、缺血性肌挛缩或肢体坏死:石膏过紧可能引起静 脉回流受阻,使肢体淤血,肿胀,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并不断加剧,如不及时去掉石膏减压,可引起缺血性 肌挛缩或肢体坏死,早期表现为肢体持续性灼痛,进 行性加重,局部感觉异常,患侧足趾呈屈曲状,被动 牵拉引起剧痛。
石膏术后的护理
(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利于消肿 (2)、观察肢体末端血循环(5p征观察法:疼痛,苍白,感觉异 常,麻痹,脉搏消失):颜色是否发紫,发青,是否肿胀, 活动度如何,有无麻木,疼痛 。 (3)、注意患肢血液循环及感觉:经常观察指,趾皮肤的颜色, 温度并与健侧比较,如有剧痛,麻木,肿胀,发冷,苍白 或青紫等,提示血液循环障碍或有神经压迫,如果指,趾 不能主动活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但血运尚好,说明有 神经受压,及时发现问题并报告医生处理 (4)、观察出血与血浆渗血情况:石膏管型固定后注意有无伤口 出血。
(1)患者要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医用石膏是一种白 色粉末状熟石膏,化学成份是CaSO42H2O,当使用石膏绷带 包扎后,石膏和水起化学反应,逐步硬化并放出热量,这时 患者的肢体会有灼热感,但灼热感过后病人又会因石膏未干 而感到湿冷,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对肢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要解除疑虑。固定后不要随意乱动,以免影响固定的效果。 (2)石膏前做好患部的皮肤准备:石膏固定一般都需要较长 时间,而且固定后不能轻易打开。所以包扎前要用肥皂水认 真清洗皮肤,清除皮肤表面的污垢,有条件的可用酒精消毒。 有创面的地方还要换药,以防感染。
石膏固定护理常规
一 石膏固定的目的 二 石膏固定的适应症、禁忌症 三 石膏固定的种类 四 石膏固定的护理 五 石膏固定的并发症
一 石膏固定的目的
1、保形固定:多用于裂纹骨折,不需要手术内固定,为防 止骨折出现移位,保证骨折顺利愈合,而骨折处的肢体和关节 又要保持一种特殊体位。 2、临时固定:骨折后不能立即手术,或肢体肿胀较重,需 要肿胀减轻后再做进一步治疗。为防止肢体活动而引起骨折端 移动、损伤周围软组织和产生剧烈疼痛,可以临时用石膏托或 石膏夹板将患肢临时固定。 3 、加强内固定的作用:某些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作 为辅助性外固定,再加强一下内固定的作用,保持稳定性。 4、 开放性骨折伤口感染后,伤口换药要经常搬动肢体,这 对骨折固定和愈合不利。为此,用石膏管形将患肢固定,在感 染伤口处开一个“窗口”,把伤口暴露出来,既可方便换药, 又保证了骨折固定。
二、石膏固定的禁忌症
1、全身情况差、如心、肺、肾功能不全,进行性腹水。 2、伤口发生或怀疑有厌氧菌感染的。 3、孕妇禁忌做躯干部大型石膏。 4、年龄过大、新生儿、婴幼儿及身体衰弱者不宜做大型石膏。
三 石膏固定的种类
1 、按形状可分为石膏托,石膏管型,石膏围领等 2、按固定部位分为上臂,前臂,上肢肩人字形,小腿, 大腿下肢髋人字型石膏等 , 临床上常用石膏托。
常用石膏类型
⑦、石膏背心: 适用于脊 柱骨折、脊柱结核恢复期 和脊柱融合术后等。伤员 脊柱保持伸展位。前面从 胸骨柄到耻骨联合,背部 从肩胛冈下到骶部,使 胸 骨柄、耻骨联合和腰部构 成三个压力点。石膏背心 包好后,腋部和腹股沟部 的石 膏边缘应加修整,以 便于上、下肢活动。上腹 部开窗(以剑突到脐为直 径,画圆开窗),以利呼 吸。
常用石膏类型
④、小腿石膏 适用于 跖骨与跗骨骨折、内 踝或外踝骨折、踝部 扭伤、腓骨下端无移 位骨折或踝关节疾患。 固定范围从胫骨结节 到趾端,跖侧过趾尖, 背侧到跖趾关节,不 包括足趾背侧,使足 趾能背屈活动,并便 于术后观察。
常用石膏类型
⑤、下肢石膏 适用于胫 腓骨骨折、膝部骨折或 疾患。固定范围从大腿 上端到趾尖(不包括趾 骨背侧)。膝关节屈曲 10—15° ,踝关节保持 90°。
二 石膏固定的适应症
1、骨折与关节脱位时,控制患部活动,维持骨折或关节脱 位复位后的体位 2、四肢神经,血管,肌腱,骨病手术后的制动 3、骨与关节炎症时,通过石膏固定可以降低关节内压,减 轻疼痛,利于炎症的消退,并能预防病理性骨折和畸形。 4、骨与关节结核时,用石膏固定能防止病理骨折、肢体畸 形。 5、用于畸形矫正后的固定,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复位后的 蛙式石膏固定。 6、用于皮瓣移植后固定,为维持肢体的特殊位置。
石膏术前的护理
(3)积极与医生配合,保证包扎效果:石膏硬化一般须4一8小 时,硬化快慢主要与环境温度有关,在石膏未能固前,患肢 要尽量少活动,因为这时石膏尚未完全硬化,很容易被折断、 变形,失去固定作用。如果需要移动病人时,要用手掌轻轻 托起石膏,不能用手指抓捏没有完全硬化的石膏,防止在石 膏上压出凹陷,形成压迫点,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对患肢骨 骼突出的部位如下肢石膏的脚跟处,髋人字石膏的尾骶处, 应特别注意保护,防止形成压迫性溃疡和褥疮 。
常用石膏类型
⑧、头胸石膏和石膏领: 适用于颈椎的骨折、脱位 和颈椎疾患等。固定范围 从头部到胸部肋缘下。穿 纱套后,垫好棉垫,包扎 石膏绷带。然后将面部、 耳部和腋部的石膏进行修 整,颈前正中开窗,以利 饮食和呼。石膏领前面从 下颌到胸骨柄和锁骨内 1/3处,后面从枕部到肩 胛冈上。
石膏术前的护理
高分子夹板与普通石膏的区别高分子夹板 来自普通的石膏绷带
传统石膏的替代品 固化时间短 强度高 透气 易拆除 X线透视效果好
不透气 不透x线 怕水
常用石膏类型
①、前臂石膏 适用于 腕关节扭伤,桡骨远 端骨折和尺、桡骨茎 突骨折。固定范围从 肘关节以下到掌指关 节(背侧与指蹼平齐, 掌侧到掌横纹上0.5厘 米)。腕关节呈30° 背屈位。前臂在旋前 旋后中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