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粤教版精品课件 《雨巷》公开课
粤教版精品课件 《雨巷》公开课
仅此一种理解吗?我们可不可以再深一步?
走近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 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 学系,1925年转入复旦大学法文班,开始受到 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6年参加共青团。这首 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 中,戴望舒因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避居于松江 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 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彷徨失望、感伤痛苦 又迷惘的情绪。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 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 朦胧、含蓄。
主旨探究
• 对美好理想、美好人生的向往与追求。
通过哪个意象表现出来的?手法
象征手法:美好理想的象征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 理想的美好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 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
理想的幻灭
主旨探究
在此主旨下,我们来共同探究其他两个意象。 雨巷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即黑暗沉闷的 社会现实。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春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
代赠(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 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形状像结,白色或 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
学习目标
• 通过意象把握意境并体会诗人的情感。 • 理解“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初步阅读感知文本
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这首 诗的理解(可从内容、感情 基调、感悟这几方面来说)
诗歌内容:诗人追寻丁香姑娘而不得。
感情基调:惆怅、哀怨、低沉
意象
情感
(1)诗中主要给我们塑造了雨巷、 姑娘、“我”三个意象,他们各有什 么特点?请在诗歌中找出。
“我”是一个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体验 痛苦、无奈和彷徨的苦闷追寻着。
总结: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 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 后内心的空虚、彷徨、失落、无奈、伤 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 望。这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 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温馨提示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 的篱墙、细雨笼罩。
独自、彷徨、希望、 “我”: 默默、彳亍、冷漠、 凄清、惆怅。
姑娘: 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 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 凄清、丁香般的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 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多以此立意,写出 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 的意象之一。 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做这里赋 予了什么含义。 浣溪纱(南唐 李璟)
• 第一个声音文件是歌曲《雨巷》 • 第二个声音文件是是个录音。
的青睐。在中国古典 诗词中,丁香象征着 美丽、高洁和愁怨。 而雨中的丁香则更是 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 凄美。另外丁香花虽 美,但容易凋谢。所 以,以丁香为象征的 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 去的。
丁香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美丽 高洁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哀怨 彷徨
愁怨,忧愁, 哀怨,彷徨; 冷漠,凄清, 又惆怅;叹 息,凄婉迷 茫;静默, 消散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 的篱墙、细雨笼罩。
独自、彷徨、希望、 “我”: 默默、彳亍、冷漠、 凄清、惆怅。
姑娘: 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 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 凄清、丁香般的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 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诗歌的主旨
• 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