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所有题目答案均应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名词解释(3分×6=18分)1. 收入效应2. 攀比效应3. 风险溢价4. 边际技术替代率5. 范围经济6. 时期间价格歧视二、单项选择题(1分×20=20分)1.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说明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B )A. 可以替代的B. 完全替代的C. 互补的D. 互不相关的2.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 的价格是10元,商品Y 的价格是3元。
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 和10单位Y ,这时商品X 和Y 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C ):A .停止购买B .增购X ,减少Y 的购买 C. 减少X 增加Y 的购买D .同时增购X 和Y3、正常商品价格下降时,应该有( A )A.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正值,总效应为正。
B.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总效应为正。
C.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总效应为负。
D.无法确定。
4.当AP L 为正但递减时,MP L 是(D )A . 正的B . 负的C . 零D . 上述任何一种5.LAC 曲线( A )A . 当LMC<LAC 时下降,而当LMC>LAC 时上升B . 通过LMC 曲线的最低点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试卷(A )系别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C.仅在随LMC曲线下降时下降D.随LMC曲线上升时上升6.如果在需求曲线上有一点,Ed=-2,P=20元,则MR为(B)A. 30元;B. 10元;C.60元;D-10元7.在短期,完全垄断厂商(D)A.无盈亏B.取得经济利润C.发生亏损D.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出现8.一个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A )A.互补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9.若需求曲线为向右下倾斜的一直线,则当价格从高向低不断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B )A.不断增加;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C.在开始时趋于减少,达到最小值后趋于增加;D.不断减少。
10、下列哪一种情况可能对新企业进入一个行业形成自然限制(B )。
A.发放营业许可证B.规模经济C.实行专利制D.政府特许11、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B )A.水平直线B.自左向右上倾斜C.垂直于横轴D.自左向右下倾斜12.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D )A、是最小;B、等于MC;C、等于A VC+AFC;D、上述都正确13、当产出增加时LAC曲线下降,这是由于( C )A.边际收益递减B.外部经济C.规模的经济性D.以上都对14、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如果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 B )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
15、假定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美元,则这家厂商(A )A、只得到正常利润;B、没有得到最大利润;C、是否得到最大利润还不确定;D、得到最少利润。
16、垄断厂商利润最大时,以下哪个条件成立( C )。
A、P=MR=MCB、P>MR=ACC、P>MR=MCD、P>MC=AC17、肯德基公司在大街上散发优惠卷行为是属于(C)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不属于价格歧视18、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处于( B )A 上升阶段B 下降阶段C 水平阶段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9、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斯威齐模型)是(C )A、假定一个厂商提高价格,其他厂商就一定跟着提高价格;B、说明为什么每个厂商要保持现有价格,而不管其他厂商如何行动;C、说明为什么均衡价格是刚性的(即厂商不肯轻易变动价格),而不是说明价格如何决定;D、假定每个厂商认为其需求曲线在价格下降时比上升时更有弹性。
20、如果完全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中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那么,垄断厂商:(B)A.可以施行差别价格B.不能施行差别价格C .既能也不能施行差别价格D .上述都不对三、问答题(3题,共21分)1、(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如果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则该直线上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处处相等;(2)如果对X 的需求是由X 的价格、Y 的价格和收入决定的,则当X 的价格、Y 的价格和收入都上涨一倍时,对X 的需求不变;(3)如果某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50210,22212121-++=x x x x x x u ,那么对该消费者而言,商品1和商品2是完全替代的。
(4)某个消费者将他的全部收入花在两种商品上,其中一种商品是吉芬商品。
如果吉芬商品的价格上升,那么他对另外一种商品的需求必定下降。
答:(1)错误。
需求价格弹性Q P dP dQ d ⋅-=ε,虽然dPdQ 在直线上各点处处相同,但是Q P 却不是处处相同。
(2)正确。
此时消费者的最优决策仍如从前一般。
(3)正确。
依据隐函数的求导法则12222//122112=++=∂∂∂∂=x x x x x U x U MRS ,MRS 为常数,满足完全替代品的效用函数特征。
(4)正确。
如图1,消费者的选择区域只能在AB 线段内,如若不能,x 1便违反了吉芬商品的假设。
图1 吉芬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影响2、(7分)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有什么区别?垄断竞争与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又有什么区别?答:垄断竞争条件下的产量可能比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相对低些,但价格却相对高些。
垄断竞争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不像完全竞争厂商那样完全富有弹性。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低于价格,所以,其产量也低于价格与边际成本相等时的产量,或者说低于完全竞争的产量。
但是这一差别不会太大,因为垄断竞争厂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可能非常接近于完全富有弹性。
与完全垄断相比,垄断竞争厂商的产量相对高些,价格相对低些。
但在长期均衡B x 1x 2条件下,垄断竞争厂商没有经济利润,这一点与完全垄断不同,而与完全竞争相同。
1.(8分)假设政府要限制进口某商品。
进口配额与关税,哪种政策更好?为什么?参考答案:在进口配额和关税下,国内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是一样的。
两种政策都存在总剩余的损失。
采用关税,政府所获得的税收等于关税乘以进口的数量,这些税收能够在国内进行再分配以补偿国内的无谓损失(如减税)。
因此,从一国整体来说,损失较少。
采用进口配额,外国生产者能够获得的收益是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的差额和进口数量的乘积。
因此,采用进口配额,从一国整体来说存在损失。
如果政府的目的在于增加福利,那么采用关税更好。
2.(6分)在四种市场结构中,为什么竞争性市场是最有效率的?参考答案:利用图形可以很容易的说明,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中,社会总剩余(即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是最大的,其他三种市场结构均存在着无谓的损失。
因而,竞争性市场结构是最有效率的。
四、计算题(共4题,共41分)1.(8分)假设宝马能够以常数边际成本15000美元和2000万美元的固定成本生产任意数量的汽车。
你被要求关于宝马应该给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和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定什么价格和数量给CEO提供咨询意见。
各市场对宝马的需求有下列式子给出:Q E=18000-400P E Q U=5500-100P U式中,下标E代表欧洲;下标U代表美国,而所有价格和成本都以1000美元计。
假设宝马能够将美国的销售限制于只能有宝马授权的经销商做。
(1)厂商在各市场应该销售多少宝马以及各个市场的价格为多少?总利润是多少?(2)如果宝马被迫在各个市场定相同的价格,在各个市场销售的数量是多少?均衡价格是多少?公司利润是多少?答案:(1)Q E=18000-400P E P E=45-1/400 Q ETR E=45Q E-1/400Q E2MR E=45-1/200Q E=MC=15Q E=6000 P E=30(千美元)Q U=5500-100P U P U=55-1/100 Q UTR U=55Q U-1/100Q U2MR U=55-1/50Q E=MC=15Q U=2000 P U=35(千美元)利润=TRE+TRU-C=30×6000+35×2000-20000-15×8000=110000(千美元)(2)如果P E=P U=PQ=Q E+Q U=18000-400P E+5500-100P U=23500-500PP=47-1/500Q(注意这只是需求线的一段)TR=47Q-1/500Q2 MR=47-1/250Q=MC=15Q=8000 P=31(千美元)利润=8000×31-20000-15×8000=108000(千美元)2.(9分)假定一个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3Q ,成本函数为TC=Q 2+2Q.(1)求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如果政府企图对该垄断厂商采取限价措施迫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则限价应该是多少?(3)如果政府打算对该垄断厂商生产的每单位产品征收从量税1单位,新的均衡点利润如何?答案:(1) 已知P=10-3Q ,则MR=10-6Q ,又知成本函数TC= Q 2+2Q∴ MC=(TC )′=2Q+2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C=MR ,即2Q+2=10-6Q ,得Q =1 ,把Q=1代入P=10-3Q 中得P=10-3×1=7 利润π=TR-TC=PQ-(Q 2+2Q )=7×1-(12+2×1)=4(2) 政府采取限价措施使垄断者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
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是P=MC ,即10-3Q=2Q+2,∴ Q=1.6 把Q=1.6代入P=10-3Q 中得:P=10-3×1.6=5.2。
此时的利润π=TR-TC=PQ-(Q 2+2Q )=5.2×1.6-(1.62+2×1.6)=-2.56。
这说明在政府限价时,厂商亏损了。
(3)如果政府对垄断厂商的每单位产品征收1单位产品税,这种单位产品税是随着产量变化而变化的一项可变成本,它会导致垄断厂商的AC 曲线和MC 曲线向上移动,使原有的均衡位置发生变化。
由于增加单位产品税如同增加MC ,故征税后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MC+1=MR ,即(2Q+2)+1=10-6Q∴ Q=87=0.875 把Q=87代入P=10-3Q 中,得P=7.375征收单位产品税后的利润π=TR-TC=PQ-(Q 2+2Q )=7.375×0.875-(0.8752+2×0.875)=3.9375征收单位产品税之前,垄断厂商的均衡产量为1单位,制定的价格为7单位,利润为4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