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失业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失业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显性化”失业程度还在加 剧。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看\图\说\话——
下为返乡农民工在招聘会上与用人 单位商谈 的场景
上为2008 年 4月某市农民工领取失业 保险金的场景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2009年农民工失业返乡场景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失业农民工记大学毕业生求职场景
支出范围
1.失业保险金;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 金、丧葬补助金、抚恤金;3.职业培训补贴、职业 介绍补贴;4.国务院规定或批准的与失业保险有关 的其他费用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解读《失业保险条例》—续
给付标准
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
性。也正是由于欠缺最高立法形式,造成了对违法行为追究的不力。 ❖ 与此同时,《失业保险条例》由于欠缺相应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导致
其实施机制较弱,使中国强制性保险制度变为实际上的自愿保险。新 旧制度衔接上也会出现一些不协调,极易造成各地执行政策的差异。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六、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较低 ❖ 国际劳工组织标准 ❖ 失业保险金宜界定在失业者原工资的50%以上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三、失业保险金的缴纳不合理
❖ 中国的失业保险金的缴纳,是确定一个最低缴纳数额控制 线,各类企业采用统一的缴纳比例,没有考虑缴纳人的实 际状况,如企业的经济状况和就业者的工资水平等因素, 这种看似公平合理的“一刀切”的方式导致了实际上的不 公平、不合理。
❖ 有些企业以各种方式拖欠、拒缴失业保险费,除了当事人 有认识偏差外,主要的原因是统一的筹资费率无法体现失 业率和其缴纳额之间的关系,效益好、失业率低的企业通 常因为很少享受而不愿参保,绝大部分事业单位因无失业 人员也不能享受,从而挫伤了企事业单位参保的积极性。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1.建立阶段
1986 年,国务院颁发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 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 2.发展阶段
199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 以代替 《暂行规定》
❖ 3.巩固阶段
1999年国务院发布的《失业保险条例》,在完善失业 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强调失业保险权利 与义务的对应、体现失业保险的性质、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方面有很大的进步。
我国失业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
1
2
3
4
覆 资金 失业 管
盖险 金的 缴纳 不合
理 体 制 不
窄 层次




5
6
7
立 失业 制度
法 层 次
保险 的待 遇标 准较 低
重 救济 轻 培训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一、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较窄 ❖ 乡镇企业职工、城市农民工和政府公务员 ❖ 大量的青年失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失业问题 ❖ 城镇隐性失业者(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工人) ❖ 实际操作层面:其他各类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职工
七、制度设计“重救济、轻培训”
❖ 失业保险金主要用于发放的失业保险金,每年用于就业方 面的投入仅占总支出的10%左右,且主要集中于上海、北 京等地,而多数地方投入比例不到10%,甚至不足5%。 失业保险“保生活”功能对资金的过度占用,必然影响到 其促进就业再就业功能,结果是既无足够的资金保障失业 人员的基本生活,又缺乏足够的培训投入帮助失业者尽快 就业,重返劳动力市场。
建立起中国的“待业保险”制度,其为中国初创期的失业保险勾画出 了制度框架。
❖ 尽管“失业”与“待业”之争于1994年就已结束,但国家以法规 的形式来正式表述“失业保险”则是1999年国务院颁布 的《失业保险条例》,其仅仅是一种行政法规的形式,始 终没有上升到基本法律的立法高度,这就影响了其实施的权威
Logo
我国失业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中日失业保险对比、大学生失业保险) 商学二班 万项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课·题·印·象
1
失业及失业保险
2 我国失业保险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3
拓展研究之大学生失业保险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金融危机下的社会问题之失业
金融危机下谨防失业变成"人伦悲剧"
总之,与我国巨大的失业人口相比,受失业保险 制度保障的人数严重偏少,直接导致失业保险的 作用和职能受限。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一、我国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较窄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员/城镇从业人员与城镇登记 的失业人员之和
❖ 国际上通用的失业率 ▪ 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七、制度设计“重救济、轻培训”
❖ 制度设计“重救济、轻培训”,缺乏促进再就业功能实施的 政策和措施规定。
❖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伊始,就明确了保障生活和促进就业同时并重 的制度方向。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失业保险条例》仅对失业 金的来源,领取失业金的资格、待遇标准、给付期限作了较为详细的
规定;而对失业人员再就业根本没有具体的指导意见,完全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了解“失业保险”
❖ 失业保险的涵义
▪ 失业保险是指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暂时失去工作, 致使工资收入中断而失去维持生计来源,并在重新寻 找新的就业机会时,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物质帮助以保 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失业保险的特点
❖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一个基本项目,同 样具有社会保险的一般特点
❖最低工资标准: 1160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30元
❖ 330×120%~330×150%
396~495元
❖平均工资: 4694元
❖ 396/4694~495/4694
8.44%~10.55%
❖ 1160/4694=24.7%
❖ 远远小于国际通用最低标准50%!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eg.美国50%,埃及60%,瑞士和卢森堡分别为 70%和80%) ❖ 《失业保险条例》 ❖ 按照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的水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 府确定。(eg.当地社会救济金额的120%~150%)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较低(续)
❖ 一个例子:北京
美 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一名叫欧文.卢
波的男子在2009年1月27日枪杀妻子和5名孩 子后饮弹自尽。(1月29日《南方都市报》)

卢波丢掉工作后,
一家7口人顿时失去了经
济来源。妻子安娜绝望之
下策划“灭门”枪杀,以
求解脱。令人唏嘘的是,
在这起“灭门”血案中,
被枪杀的五个天真可爱的
孩子:两个两岁的双胞胎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我国失业保险现状
《 失 业 保解 险读 条 例 》

现 状

在 问 题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解读《失业保险条例》
城镇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其中城镇企业是指国有企业
覆盖范围 、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 其他城镇企业。
基本来源
1.城镇企事业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的失 业保险费;2.职工按本人工资的1%缴纳的失业保险 费;3.地方财政补贴;4.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收入; 5.其他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资金
由各地失业经办机构自主安排,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和地区差异性,
影响了失业保险制度在实践中运作的效果。
❖ 在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由于失业保险基金的缴纳比例 低,失业保险总收入不高,从而导致没有足够的失业保险金用来促进 再就业,只能对一部分失业人员提供较低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由 于长期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只注重于保障失业职工基本生活,忽 视了促进失业职工再就业。这样,就使失业保险基金不能充分发挥其 效益,也与建立这项制度时的初衷相悖。
对策研究
1
2












3
4

提高

失业 保险

基金

的统 筹层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对策研究
5
6
加强
强化
对保
促进
险基 金的
再就
管理
业功
营运

和调

7
8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1. 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
质疑!
登记者的失业状况 失业的时间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和企业下岗人员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二、失业保险资金的筹集力度不够,统筹层次低
❖企业 拖欠抵制失业保险费的缴纳 “失业保险漏税行为”
❖ 《失业保险条例》: ▪ 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全市统筹 ▪ 其他地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规定
❖ 现状:县级统筹 ▪ 互济性差,不适应各地区间失业人口发展不平 衡的状况
武汉大学WTO学院商学二班
失业保险的功能
❖ (3)合理配置劳动力功能
▪ 一方面:失业者在寻找新的就业岗位时获得了经济保 障,免除了后顾之忧,就有条件寻找尽可能与自己的 兴趣、能力相符合的工作岗位,从而有利于劳动力的 合理配置;
▪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减轻了向外排斥冗员的压力,有 利于单位制定理性的、合理的用人决策,也更有利于 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