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及防治优秀课件
7
3、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
菌、真菌、放线菌、藻类 和原生 动物等。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多。
8
4、土壤水分 5、土壤空气
9
三、土壤的形成
1)土壤形成的母质因素 2)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3)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土壤形成的地形因素 5)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 6)土壤形成的人类因素
10
四 土壤肥力
能够生长植物。 体现:有机物的含量。
11
第二节 土壤污染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二、土壤的自净作用 三、土壤背景值 四、土壤环境容量 五、土壤污染的发生及污染物的
种类
12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及特征
1、土壤污染的概念
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
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
土壤自净作用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 1、物理自净作用 2、化学和物理化学自净作用 3、生物化学净化作用
14
三、土壤背景值
1、土壤背景值的概念
土壤背景值只能代表土壤某一发展、演 变阶段的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数值,即严格按 照土壤背景值研究方法所获得的尽可能不受 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的土壤化学元素的原始 含量。
6
2、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 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 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 %,耕层以下更少。
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 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 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 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 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22
2. 铬 金属铬无毒性,三价铬有毒,
六价铬毒性更大,还有腐蚀性。 对皮肤和粘膜表现为强烈的刺激 和腐蚀作用,还对全身有毒性作 用。铬对种子萌发,作物生长也 产生毒害作用。
23
3. 砷
砷侵入人体后,除由尿液、消化道、唾液、乳 腺中排泄外,就蓄积于骨质疏松部、肝、肾、 脾、肌肉、头发、指甲等部位。砷作用于神 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长时期的少量侵入 人体,对红血球生成有刺激影响,长期接触 砷会引发细胞中毒和毛细管中毒,还有可能 诱发恶性肿瘤。
4. 铅
铅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和血管有毒害作
用,并对卟啉转变、血红素合成的酶促过程
有抑制作用。早期症状为细胞病变。引起慢
性中毒后,出现贫血、高血压、生殖能力和
智能减退(特别是儿童脑机能减退)等症状。
铅急性中毒的症状为便秘,腹绞痛,伸肌麻
痹等。
24
五)汞 汞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有抑制光合
作用、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酶的活性、根 瘤菌的固氮作用等。
无机汞化合物在嫌气细菌的作用下,可以 转化为有机汞化合物,被植物吸收,增强其 对植物的汞污染。 (六)锌、铜、镍、锰
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氧化还原条件 等显著影响着锌、铜、镍、锰在土壤中的变 化。在pH>6.5,同时,土壤通气良好时,它们可 分别形成植物不易吸收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而沉淀。粘土矿物可牢固的吸附锌、铜、镍 而使它们失去活性。
现象。
土壤被污染的程度主要
决定于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数量、强
度和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大小,当进
入量超过净化力,就将导致土壤污染。
2、土壤污染特性
(1) 土壤污染的隐蔽性
(2)土壤污染的持久性
(3)土壤污染的间接有害性
13
二、土壤的自净作用
指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在土壤矿物质、 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 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反应 过程,降低其浓度或改变其形态,从 而消除污染物毒性的现象。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 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 肥力的物质基础。
4
5
1、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
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 (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 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 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源性,主要是工业废气、废水、 废渣,以及化肥、农药、城市污 泥、垃圾,偶尔还有原子武器散 落的放射性微粒等。
18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可将污染分 为下列几种类型: (1)水体污染 (2)大气污染 (3)农业污染 (4)生物污染 (5)固体废弃物污染
19
2、土壤污染物的主要种类 (1)重金属污染物
第三节 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 及其在土壤中的变化
一、几种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 行为及危害
二、土壤性质与土壤重金属污染
21
一、几种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 的行为及危害
1. 镉 金属镉无毒性,但镉的化合物毒性
极大,而且属于积蓄型,引起慢性中 毒的潜伏期可达10~30年之久。
土壤中的镉有水溶性(离子态和络 合态)及非水溶性(化学沉淀和难溶络 合态)两种,它们随环境条件的变动而 互相转化。对作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 是水溶性镉。
2、研究土壤背景值的意义
土壤背景值在土壤污染评价,污水灌溉与 作物施肥上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依据。重要的 实用意义
环境质量评价
土地资源评价
国土规划
环境医学
食品卫生
15
3、土壤背景值的应用 农田施肥 土壤污染评价 土壤环境容量 环境医学 食品卫生
16
四、土壤环境容量
1、环境容量 指在一定条件下环境对污染物最大容纳量。
土壤污染及防治优秀课 件
1
第一节 土壤的简单介绍
一、定义 二、土壤的组成 三、土壤的形成 四、土壤肥力
2
第一节 土壤的简单介绍
一、定义 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
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 物的疏松物质层。
3
二、土壤的组成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 组成的。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 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 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2、土壤环境容量 指土壤环境单元一定时限内遵循环境质
量标准,既保证农产品产量和生物学质量, 同时也不使环境污染时,土壤所能允许承纳 的污染物的最大数量或负荷量。
土壤环境容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物的起始 值和最大负荷量之差。
17
五、土壤污染的发生及污染物 的种类
1、土壤污染的类型 土壤中污染物的来源具有多
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铜、锌。 类金属砷和非金属氟也包括其中。
(2)有机污染物 要有有机农药、三氯乙醛(酸)、矿物油类、
表面活性剂、废塑料制品,以及工矿企业排 放的含有机质的三废。
(3)固体废物与放射性污染物 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
业固体废物,放射性固体废物和城市垃圾四 类。
பைடு நூலக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