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9章 目标参照测验

第9章 目标参照测验


第三节 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一、信度及其估计 对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估计目前通常采用以下两种统计指标: 1、分类一致性信度 目标参照测验在其分数解释上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将被试分类,一般是根据某一 分数分界点将被试分为掌握者和未掌握者两类。对目标参照测验分类的一致性 的度量指标,就叫做分类一致性信度。将同一被试团体在两次测验结果中均被 分为及格或不及格类别中的人数百分比例作为分类一致性信度的指标。
第三步:根据每位专家在所有题目上所评等级与中数间的差异量来决定对 专家的取舍,在保留的专家对题目的评定中以中数或平均数为基础判定 题目内容效度的高低,进而决定题目的取舍。 (二)目标参照测验的决策效度 决策效度可以在测验中被评为掌握组和未掌握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来表示,也可以以在预测源测验中和效标测验中均通过和均未通过的人 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来表示。 决策效度(DV)=(a+d)/a+b+c+d
2、标准参照测验的定性标准——测验内容领域规范





从定性方面讲,“标准”一词指的是测试的内容或行为 的范围,而这个范围是测验分数所参照的,它将通过 “内容领域规范”得到明确。 测量专家认为,重视内容领域规范是标准参照测验 最重要的一环,至少有四个目的: 其一,为试题编写人员准备试题时提供内容和技术上的 指导; 其二,向内容方面或测量方面的专家提供每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力所包 括的内容和行为的清晰表述; 其三,帮助解释被试个体的能力水平; 其四,向用户提供能力广度和范围的明确规定。
测验A 及格人数 未及格人数

及格人数

2、方差分析方法--荷伊特信度
a c
b d
测验B 未及格人数
二、效度及其评估(内容和实证效度)
(一)内容效度的估计 1、内容范围的确定

(2)测验项目的内容效度分析
第一步:要求多位有关领域的专家填写 项目内容评定表;
第二步:对多位专家的等级评定结果进 行统计;
3、标准参照测验的定量标准——合格分数线

从定量方面讲,从客观上需要确定一个切断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标准”一词的测量
评价功能的定量标准。
点作为分类决断的依据。不管哪一类切断点,
(1)正确百分数

正确百分数是以学生在标准测验中答对题目的比
例来解释测验分数或描述学生取得成就的方法。

正确百分数的计算公式:



(一)Nedelsky方法 (二)Angoff方法 (三)吉杰方法
二、效标组预测法 (一)临界组法 (二)对照组法
未掌握组
掌握组
正确百分数=(答对题目数/总题目数)*100
(2)掌握分数

无论是针对每一教学单元的形成性测验,还 是针对一门课程的终结性测验,如果要了解 与判断学生是否掌握已经学习的内容,要编
制一份有内容效度的教育测验来进行测量。
第二节 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
(一)测验的预测 (二)难度分析 (三)区分度分析 1.难度差值 2.相关系数
预测源测验
通过人数 未通过人数
效标 测验
通过人数 未通过人数
a c
b d
第四节 测验分数的解释——分数分界点的确定
一、专家评定法 这种方法是在测验的内容范围明确界定的基础上, 由专家来判断处于临界水平的被试在每一题目上正确 回答的可能性,进一步以此为标准确定分数分界点。 所谓临界水平的被试是指那些刚由未掌握水平转入 掌握水平的被试。具体评定方法主要有Nedelsky方 法和 Angoff方法。
第九章
目标参照测验
学习目标: 1、了解目标参照测验的定义。 2、掌握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信效度分析, 巩固测验基本原理。 3、掌握合格分数分界点的确定的过程和方法。
重点: 掌握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信度、效度分析。 难点: 目标参照测验的合格分数分界点的重要意义及确定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一、目标参照测验的产生 1962年戈莱塞(R.Glaser)和克劳斯(D.Klaus)首先 提出了目标参照测验这一概念。常模参照测验只关心被试 个体间的差异(局限性)。 二、目标参照测验的定义 1、定义:当一个测验是以某一明确界定的内容范围为基 础编制而成,并且其分数是参照该内容范围所要求的绝对 标准进行解释,那么该测验被称为目标参照测验。 目标参照测验的目的:了解个体在所规定的测量内容上的 绝对水平,从而判定该个体是否达到了从事此项行为的最 低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