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首诗选自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首。
这是
学生在中学时期的课堂上接触到的最后一首杜甫的诗歌。
当然这
首诗也是杜工部的问鼎之作。
从诗歌语言到诗歌情感都可以说是
杜诗的精品,也是深入了解杜甫其人其事的极佳入口。
二、说学情
我们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多次接触过杜甫的诗作。
对他
有一定的认知,至少知道他是一位爱国诗人,情感内容侧重于忧
国忧民,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
但对于杜甫的理解层次因年龄与
阅历的关系可能不够深入,对于杜诗的情感流变也难以准确把握。
针对以上现状,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其人其事,纵览杜甫生平,学会知人论世的
赏析角度
2. 分析意象探究意境氛围
3. 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内蕴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诗歌透过意象来分析意境的基本方法
2. 学会全面把握作者深层次的情感内容
教学方法
1. 诵读会意法
2. 小组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味杜甫心系苍生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
三、说程序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会当凌绝顶————————
2. 朱门酒肉臭————————
3. 国破山河在————————
4. 晓看红湿处————————
5. 安得广厦千万间——————————
(回顾学过的杜甫诗作,唤醒学生知识积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此外这五首是选自杜甫不同的人生时期,借此可深入介绍杜甫的人生轨迹)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35岁
前读书漫游自抒抱负,乐观自信落地谋仕,生活悲辛 35-44 长安十年批评时政,讽刺权贵
陷贼睹乱,为官遭贬 45-58 安史之乱记录见闻,成就史诗
避世入蜀,漂泊动荡 59岁后人生暮年平安喜乐,思乡忧国
(二)诵读感知,引入情境
1. 听配乐,师范读(目的:奠定感情基调)
2. 生自读(亲身体味情感意蕴)
3. 生代表范读(正字音,正情感)
(三)解诗绘图,深品情味
1. 分析诗歌结构(解析情景交融)
2. 写景物部分由哪些意象构成?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生自主合作探究)
分析写景诗的同时引出秋的特点。
3. 写情诗哪个字是诗眼?
4. 本诗有哪些悲意?(生小组讨论探究)
5. 登高之意悲九重,另一重悲在哪里?
(四)拓展训练,知识迁移
杜甫《旅夜书怀》
1. 本是营造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本诗
2. 完成习题,写成答案
(六)板书设计
季节之秋
生命之秋悲从中来
国运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