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春西部新城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清华

长春西部新城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成果-清华


德国AS&P方案
市规院控规方案
本次核心区修规方案
四.西部新城核心区规划构思
14
四、西部新城核心区规划构思
长春是我国一座近代名城,规划主要构思出发点是希望在新城建设中尽 量体现长春自身的城市特色,使得旅客从高铁站一出站,就能获得良好的具 有特色的“长春印象”。 众所周知“圆广场、放射路、四排树、小别墅”是对长春印象的简练概 括。规划在最大程度上尝试对长春特色进行体现。
8
2.2.4 西部新城核心区作为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区域的功能需求
一般高铁客流包括了商务客流、旅游客流和高校学生、科研人员。 ⑴ 商务客流 高速铁路的影响主要在于第三产业。尤其以强调快速运输、资讯传递与 流通的商业、服务业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则较小。 在法国高铁TGV的发展经验中,有72%的第三产业公司经常利用高铁往来 于里昂地区与巴黎之间,其中以属于公司决策核心的研究、顾问服务、管理 技术服务的活动出行为主。 高铁— 1小时通勤、2-3小时当日往返商务行程。 因此,往返于城市之间的贸易、信息、资讯等商务活动会自然地选择在 高铁站点周边集聚,西部新城核心区应为这些活提供承载的功能空间。 ⑵ 旅游客流 高铁开通或后会带来一部分参观、旅游、异地购物人流,西部新城核心 区应考虑这部分人流的商业需求。 ⑶ 高校学生、科研人员 长春拥有众多高校,高铁开通后不同地区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可以借 助高铁加强联系沟通。 结论: 由高铁带来的需求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高铁周边区域应为 这两类需求预留可能。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1 长春西部新城概况 1.2 基地现状分析
1
1 2
二、项目前期研究
2.1 总体规划思路 2.2 功能定位及规模研究
3
3 3
5.3 建筑类型分布 5.4 交通系统 5.5 绿地系统 5.6 景观系统 5.7 步行系统 5.8 建筑强度 5.9 建筑高度 5.10 地下空间利用 5.11 剖面规划设计
长春市西部副中心规模: 综合以上的研究,考虑到长春的城市未来发展实际,我们建议长春市西 部副中心在参考国内外的城市副中心建设规模的基础上,根据集约利用土地 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总体建设用地规模宜在0.8-1.0平方公里,总建设量 200万平米左右。
三.原有规划分析及改进建议
12
德国AS&P方案规划总平面图
圆形综合体夜景鸟瞰
长春城市机理
4.1“圆广场、放射路”
从长春的卫星影像上可以清楚的看出圆形广场和放射形道路的城市机 理,并且在新规划的南部新城也延续了这一形式。西部新城规划工作组认 为,作为长春这样机理清晰、圆形要素强烈的城市,在西部新城核心区的建 设中不宜增加新的形式语言,可以将圆形这一形式继续延续,并可以通过具 体城市设计的变化,使其具有不同的城市空间。 因此,在规划中的核心位置也规划设计了一组建筑,延圆形道路布置, 内部则设计二层景观平台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环形建筑综合体。 规划两段机动车道路与圆形道路连接,形成初步的放射状结构,进一步 通过步行空间强化放射形的城市机理。
三、原有规划分析及改进建议
3.1 德国AS&P方案交通分析
(1)高铁站场周边区域道路组织方式不甚理想。 (2)路网结构不够规整;去往高铁车流穿越核心区;站前路与高铁站点之 间缓冲不足。
3.2原控规核心区路网评价
(1)高铁站场周边区域道路组织方式较为理想。 (2)交通流线组织不够清晰,路网的方向识别性较差; (3)两个三角区域的交通呈锐角相交的形态,多个方向的交通联系减弱:
圆形综合体
放射结构
15
4.2“四排树”
“四排树”是对长春良好的道路绿化的概括。 规划在中轴线的步行空 间中种植高大乔木,使其成为一条林荫大道。 规划道路中央绿化隔离带,降低道路的空间尺度,增加道路绿化美感。 规划若干条道路延边绿化带,降低两侧建筑的压迫感,美化城市空间。
国外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用地规模一般在1-1.6平方公里,三产建筑面积 占总建筑面积的70%-80%。
国内城市副中心设施规模研究
副中心类型 重庆观音桥— 新牌坊 重庆南坪 重庆西永 重庆茶园 上海江湾- 五 角场 上海真如 上海花木 广州新城 广州花都 广州萝岗 北京中关村西 区 文化旅游型 综合型 综合型 科技型 商务办公型、 文化旅游型 文化旅游型 零售商业型 综合型 综合型 科技型 0.51 总用地 (平方公 里) 1.1 1.2 4.7 2.7 2.1 2.4 2 8 职能定位 总建筑面积 ( 万平方米) 办公建筑面 积( 万平方 米) 会展、高科技 园区( 万平方 米) 商业娱乐及 旅馆 ( 万平方米) 70 90
市级行政办公集中地 市级会展和科研教育基地 教育科研基地 以产业服务和交通枢纽 上海市东北部地区最大的商业 商务中心、公共活动中心 上海市西北部地区的公共活动 中心 上海市服务于浦东地区的中心 广州大都市副中心 市域北部综合服务中心 广州东部重要的“中央服务区 (CSD)” IT行业生产、研发、经营 100 275 464 100 80
城市体系产业分布图
城市功能组团图
10
2.2.6西部新城核心区设施规模研究
规划通过国内外城市副中心设施规模的类比研究,从而确定长春市西部 新城副中心合适的规模。
城市 东京 纽约 伦敦 巴黎 悉尼
国外城市副中心设施规模研究
副中心统计个 数 7 5 8 10 3 平均用地面积 (平方公里) 1.6 1.65 1.05 1.6 1 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160-350 700-1500 800-1400 250-1000 150-250 三产建筑总规 模(万平方米) 100-280 500-1200 500-1000 200-800 100-200

商业设施分布图
核心商业区辐射范围图
7
⑵ 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研究——文化设施 现状:现状娱乐设施主要分布在北部老城区的人民广场和文化广场周边,一 汽也设置了一定规模的文化设施,西部新城缺乏服务于西部城区的区级文化 设施。
2.2.3 从国外高铁发展经验研究高铁对周边地区发挥带动作用的必要条件
哈大线纵贯东北三省,途经3个省会城市、1个计划单列市(大连)和6个地级市,共设23个车 站,其中新建18个车站。站点包括大连、新大连、新普兰店、新瓦房店、新鲅鱼圈、新盖州、新 营口、新海城、新鞍山、辽阳、沈阳、沈阳北、新铁岭、新开原、新昌图、新四平、新公主岭、 长春西、长春、新德惠、新扶余、新双城、哈尔滨。
5.1 土地利用规划 5.2 功能布局
26
26 27
八、规划实施建议
8.1 开发经营建议 8.2 开发时序建议
52
52 52
一.项目背景
1
一、项目背景
1.1 长春西部新城概况
2005年铁道部与东北三省先后签订铁路建设协议以后,哈大客运专线高铁项目正式启动,其中长春站选定在长春的西部新城建设,为长春的发展带了新的契机。同时,也为 长春西部新城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长春西部新城位于长春市中心区的西部,总体规划中确定西部新城应重点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公共绿地建设,改善城区环境;配合西客站的建设构筑城市西部中心,提升城 区综合职能。
28 29 30 31 32 34 35 36 36
三、原有规划分析及改进建议
3.1 德国AS&P方案交通分析 3.2 原控规核心区路网评价 3.3 原有规划的问题总结及改进建议
12
12 12 13
六、长春西客站交通专题
6.1 高铁站前枢纽区 6.2 核心区方案
37
37 42
四、西部新城核心区规划构思
90
国内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用地规模一般在1-3平方公里。
11
国外高铁站点周边区域研究
西部新城核心区设施规模研究
设施需求 日本东京站 日本名古屋站 日本京都站 日本大阪 国际会议中心、金融、商业、文化旅游等。 银行、旅馆、餐饮、购物等 商业、文化中心、旅馆、餐饮、购物等
站前核心区规模(ha) 140 65 24 30 100 40 100
4.1“圆广场、放射路” 4.2“四排树” 4.3“小别墅”——风情休闲商业步行空间作为核心特色 4.4 有轨电车
14
14 15 16 20
七、重点区域城市设计
7.1 7.2 7.3 7.4 风情休闲区 高端商务区 核心服务区 两翼混合利用开发区
47
47 49 50 51
五、整体规划设计
步行商业街 净月滑雪场
9
2.2.5 西部新城核心区应与南部新城错位发展
西部新城核心区的特点:商务活动的集聚区域必然会选择在靠近对外交 通枢纽的地方,在这方面,西部新城核心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高铁站是长春市的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借助高铁的带动作用,西部新城 将成为仅次于中心城和南部新城但高于二道、宽城和净月三个区级公共服务 中心的城市副中心。 西部新城核心区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发挥交通节点的交通效率,选择适 宜的产业发展方向,与南部新城核心区错位发展。
5
⑵ 城市结构 依据长春市总体规划(2005-2020),长春市未来将形成老城市中心及 南部新城市中心两大公共服务中心,绿园、二道、宽城和净月四个区级公共 服务中心。由于高铁站的设置,长春西部新城将成为仅次于中心城和南部新 城但高于二道、宽城和净月三个区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城市副中心。
结论: 从长春城市发展趋势来看,西部新城的建设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历史的 必然性。
城市功能组团分析
6
2.2.2 西部新城核心区作为城市副中心的功能需求
⑴ 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研究——商务、商业及娱乐 现状:现状商务商业设施主要分布在北部老城区,西部新城目前只有部分零散商业设施。西部新城作为城市副中心,其商务、商业及娱乐设施不足。 从长期发展看,应重点发展商业娱乐设施,为西部城区乃至长春市提供商业娱乐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