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试卷及答案

2015年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试卷及答案

2015年河北特岗教师招聘试卷及答案[1]一、判断题(每题l分,共计20分)1.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经验的束缚。

()2.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赫尔巴特。

()3.知识直观包括两种类型: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4.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或教学目标构成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

()5.具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的具体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6.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7.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8.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综合。

()9.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为准则。

()10.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是本科或者研究生。

()11.教育学是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的基础科学。

()12.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

()13.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

()14.教育的对象是人,主要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

()15.应试教育是针对素质教育提出来的。

()16.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两大方面。

()17.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18.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

()19.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0分钟以上的记忆。

()20.很多人都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经历,这种现象不是通常所说的“失眠”。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3.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社会性质4.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强调的是(),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

A.记忆知识B.“发现”知识C.生产力D.社会性质5.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条件B.任务C.途径D.结果6.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A.科技B.经济C.综合国力D.教育7.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思想政治教育C.课外活动D.教学8.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和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9.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的思想家是我国古代的()。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10.布置课外作业的目的是()。

A.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B.复习已学过的教材,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C.使学生掌握新知识D.使学生对所学教材当堂理解,当堂消化11.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B.松散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13.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民主管理C.平行管理D.目标管理14.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社会模仿模式D.说理教育模式15.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哪些教育家对分科课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斯宾塞2.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3.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有()。

A.多元化B.间接性C.思维性D.社会性4.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格式塔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韦特默B.苛勒C.班杜拉D.考夫卡5.学习的定义说明()。

A.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B.学习引起的变化是持久的C.学习引起的变化是短暂的D.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6.素质教育的任务有()。

A.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B.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C.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D.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7.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是()。

A.言行一致B.知行统一C.明礼诚信D.理论联系实际8.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

A.知识的学习B.专业的学习C.技能的学习D.品德的学习9.课程设计的表现形式是()。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模式D.教材10.言语的形式分为()两种。

A.内部言语B.外部言语C.口头言语D.书面言语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l0分)1.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2.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哪些?五、辨析题(每题5分,共计20分)(判断对错。

并说明理由)1.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2.终身教育是人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总和。

3.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4.阅读与解题技能属于心智技能。

六、论述题(每题l0分,共计20分)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阐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2.谈谈新时期教师应具有哪些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七、案例分析题(每题l0分,共计20分)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个学生性子很急,精力旺盛,言语动作急速、热情、直率、朴素、真诚,常常会感情用事,喜欢运动量大的活动,老师提问时,常常没有听完整就会控制不住抢着回答问题。

请问该学生偏于什么气质类型?教学中如果你遇到这样的学生应该如何引导?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一位具有30年教龄的老师在一次教研中这样表述:“现在学生不好教,回忆我刚参加工作时,学生大多比较听话,能配合老师的工作,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专心听讲,放学后能主动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看出这位老师说学生不好教是因为学生不听话.用“听话”和“不听话”来区别现在和过去的学生,你觉得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八、教学活动设计(共计30分)根据文字材料,完成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

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试给出本文的寓意。

(2)如指导中学段小学生学习,试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

(3)试根据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揭示寓意的环节。

九、教学情境分析及论述(共计30分)【情境一】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是每次提问都被否定了。

记得有一次,甲老师在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疑问,就问:“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甲老师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一看不就知道了吗?”我还想再问,老师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点嘲笑口吻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无端的怀疑。

以后,我就很少提问了。

【情景二】下面是阅读课《灰姑娘》的一个片段。

在课堂上,乙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请大家独立思考回答。

她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同学们,这个故事里有一处错误,谁能把它找出来? ”大家纷纷打开课本,开始认真阅读,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高高举起手说:“老师,我发现了错误。

明明说好到午夜十二点的时候,一切东西都变回原来的样子,可灰姑娘的水晶鞋却没有变,这就是错误。

”“太棒了!”老师示意他坐下后,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你们看,伟大的作家也会犯错误。

我敢肯定,将来你们中间如果有人成为作家,一定比他还要棒,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同学们频频点头。

请分析甲、乙两位老师不同的学生观、教师观。

一、判断题1.【答案】√。

2.【答案】×。

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3.【答案】×。

解析:知识直观包括三种类型: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4.【答案】×。

解析: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或教学目标构成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5.【答案】√。

6.【答案】√。

解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7.【答案】×。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三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11.【答案】√。

12.【答案】√。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13.【答案】×。

解析: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

14.【答案】√。

解析:从广义的教育来看,教育的对象是人;从狭义的教育来看,教育是学校教育,主要对象是青少年学生。

15.【答案】×。

解析: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

16.【答案】×。

解析:教师的业务素养除包含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之外,还包括道德素养和职业心理素养。

17.【答案】√。

18.【答案】√。

解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19.【答案】×。

解析: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