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练习题.docx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练习题.docx

经典液相色谱法和色谱技术、单项选择题1.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 度之比称为 A 、分离度 B 、分配系数 C 容量因子 D 、相对保留值 E 、保留值2.分离性质及其相似的物质的最佳方法是A 、萃取法B 、蒸馏法C 、滴定法D 、色谱法E 、沉淀法3.液固吸附柱色谱法中吸附剂含水量越高则A 、吸附力越强B 、活性级数越小C 、活性越高D 、吸附能力不受含水量的影响E 、吸附力越弱4.在吸附柱色谱中,吸附常数K 值大的组分 A 、被吸附得牢固B 、迁移速度快C 、溶解度大D 、在柱内保留时间短E 、极性小 5.在分配柱色谱中,分配系数K 值小的组分在柱中A 、被吸附得牢固B 、在流动相中浓度低C 、迁移速度慢D 、迁移速度快E 、在柱内保留时间长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配系数K 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 某一组份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值,色谱机制不同,K 的含义不同,在吸附色谱中,K 称为A 、吸附平衡常数E 、交换系数C 、渗透系数D 、分配系数 E 、溶解平衡常数11 .吸附色谱法是依据物质的哪种性质而进行的分离分析方法A 、极性B 、溶解性C 离子交换能力D 、分子大小E 、熔沸点12. 下列物质不能作吸附剂的是A 、硅胶B 、氧化铝C 羧甲基纤维素钠D 、聚酰胺E 、活性炭13. 分配柱色谱的分离原理A 、吸附与解吸附原理B 、萃取原理C 、离子交换原理D 、分子排阻原理E 、毛细管电泳原理 14. 下列哪种活性级别的硅胶吸附性最强15. 在吸附柱色谱中,被分离组份的极性越弱,则A 、色谱法是一种依据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而进行的一种分离分析方法 C 、纸色谱与分配柱色谱的分离原理是相同的 E 、色谱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B 、 在分配柱色谱中,固定相是一种液体 D 、 吸附色谱法的原理是吸附与解吸附原理 7.关于色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色谱过程是一个差速迁移的过程C 、 各组分之间分配系数相差越小,越易分离 E 、 分离极性强的组分用极性弱的流动相 8.在吸附柱色谱中,分离极性大的物质应选用A 、活性级别大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 C 、活性低的吸附剂和极性大的洗脱剂 E 、中等活性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机 9.气 -液色谱和液 -液色谱皆属于A 、吸附色谱B 、凝胶色谱C 、分配色谱B 、分离极性强的组分用极性强的吸附剂 D 、纸色谱中滤纸是固定相 B 、活性高的吸附剂和极性大的洗脱剂 D 、活性级别小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 D 、离子色谱 E 、分子排阻色谱A 、IB 、nC 、川D 、闪E 、VA、在柱内保留时间越长B、被吸附剂吸附的越不牢固C、吸附平衡常数越大D、应选择极性大的洗脱剂E、被吸附剂吸附的越牢固16 •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的差别A、沸点B、熔点C凝固点D、吸光度E、分配系数17•下列各吸附剂中属于非极性吸附剂的是A、氧化铝B、硅胶C、聚酰胺D、活性炭E、离子交换树脂18. 色谱法作为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A、能进行定量分析B、能进行定性分析C、能进行半定量分析D、既可分离又可分析混合物E、能进行结构分析19. 吸附柱色谱与分配柱色谱的主要区别是A、柱子不同B、洗脱剂不同C、操作方式不同D、分离原理不同E、加样方式不同20. 在色谱过程中,流动相对物质起着A、滞留作用B、洗脱作用C、平衡作用D、分解作用E、控温作用21. 在色谱过程中,固定相对物质起着A、滞留作用B、洗脱作用C、平衡作用D、分解作用E、控温作用22. 分离非极性化合物,选择非极性固定液,则A、低沸点组份先出柱B、高沸点组份先出柱C、极性强的组分先出柱D、极性弱的组分先出柱E、极性强的组分保留时间长23.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色素成分时,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A、液-液分配色谱法B、液-固吸附柱色谱法C、离子交换柱色谱法D、空间排阻柱色谱法E、气相色谱法24. A、B、C三组分的分配系数K B<K A<K C,其保留时间t R大小顺序为A、C<B<AB、B<C<AC、A<B<CD、A=B=CE、B V A <C25. 可用于分离碱性或中性化合物的氧化铝是A、碱性氧化铝B、中性氧化铝C酸性氧化铝D、碱性和中性氧化铝D、酸性和中性氧化铝26. 色谱法分离不同组分的先决条件是A、色谱柱要长B、流动相流速要大C、待分离组分的分配系数不等D、有效塔板数要多E、流动相为强极性溶剂27. 色谱用的硅胶略显酸性,当其用于物质的分离时,A、只能用于分离酸性物质B、只能用于中性物质的分离C、可用于碱性物质的分离D、可用于碱性或中性物质的分离E、可用于中性或酸性物质的分离28. 某物质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C m,质量为m m;而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C s,质量为m s,贝U 该物质的分配系数(K)为A、CmB、C C D、E、m sC S C m m s m s m m29. 色谱法中载体的作用是A、吸附被测离子B、支撑固定相C、增大展开剂的极性D、提高分离效率E、减小保留时间30. 在吸附薄层色谱中,当增大展开剂的极性时,则A、组分的R f值增大B、组分的R f值减小C、展开速度加快D、分离效果越好E、各组分的R f值不变31. 纸色谱属于A、吸附色谱B、分配色谱C、离子交换色谱D、气相色谱E、凝胶色谱32. 硅胶G 板和硅胶CMC-Na 板称A 、干板B 、软板C 、硬板D 、湿板E 以上都对 33. 在纸色谱中,Z △R f 值较大的组分间A 、组分间分离的较开B 、组分间分离不开C 、斑点离开原点较近D 、斑点离开原点较远E 、分离效果差 34. 硬板的制备方法是A 、将硅胶G 粉末进行干法铺板B 、将硅胶H 粉末进行干法铺板C 、 将硅胶H 加纯化水研成糊状进行湿法铺板D 、 将展开剂与硅胶研成糊状进行湿法铺板E 、 将硅胶H 加入 CMC-Na 溶液研成糊状进行铺板 35. 设某组份在薄层色谱中展开后, 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为X ,起始线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为Y ,则该斑点的R f 值为A 、XB 、-C 、一、一、以上计算方法都不对y X X y X y36•下列有关薄层色谱法概念不正确的是 A 、 薄层色谱法是在薄层板上进行的一种色谱法B 、 薄层色谱法中使用的吸附剂不与欲分离物质和展开剂发生化学反应C 、 薄层色谱法具有快速、灵敏、仪器简单、操作简便之特点D 、 薄层色谱法中用于定性分析的主要数据是各斑点的 R f 值与R S 值E 、 吸附薄层色谱中吸附剂的颗粒度应比吸附柱色谱中的吸附剂颗粒度粗一些37•下列各类型薄板不属于硬板的是A 、氧化铝-G 板B 、硅胶-G 板C 、硅胶H 板D 、氧化铝CMC-Na 板E 硅胶CMC-Na 板 38. 不属于薄层色谱的操作时A 、铺板 E 、活化C 、点样D 、洗脱E 、斑点定位 39. 下列操作步骤中,不属于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共有的操作是 A 、活化B 、点样C 、展开D 、斑点定位E 、定性与定量40. 液相色谱中,固定相极性大于流动相极性属于A 、键合相色谱B 、正相色谱C 、反相色谱D 、离子交换色谱E 、分子排阻色谱41. 某样品在薄层色谱中,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为 其R f 值为6.3cm ,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为 4.2cm , A 、0.80B 、0.67C 、0.5442. 薄层色谱中,软板、硬板的主要区别是 A 、吸附剂不同B 、是否加粘合剂C 、玻璃板不同 43. 在薄层色谱中,一般要求R f 值的范围在A 、0.1~0.2B 、0. 2~0.4C 、0.8~1.0 44. 在薄层定性鉴别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A 、硅胶GB 、微晶纤维素C 、硅藻土 45•薄层板活化的温度和活化时间一般为 A 、410C 烘60分钟D 、110C 烘60分钟 46.在吸附薄层色谱中, D 、0.15E 、 0.33D 、粘合剂不同E 、是否加荧光剂 D 、1.0~1∙5 E 、0. 2~0.8 D 、氧化铝E 、聚酰胺B 、310C 烘60分钟 E 、510 C 烘60分钟对于极性化合物,增加展开剂中极性溶剂的比例,可使比移值 B 、不变C 、增大 D 、为零E 、等于 1C 、210 C 烘60分钟47.在薄层色谱法中,使用薄层玻璃板,最好使用A、优质平板玻璃B、钢化玻璃C、有色玻璃D、彩玻E、艺术玻璃48.应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时,薄层板上起始点的点样直径不大于A 、5 mmB 、4 mmC 、3 mmD 、2 mmE 、1 mm 49.为防止薄层板的边缘效应,在展开之前应进行展开剂的A、浸滞B、预饱和C、洗涤D、配制E、震荡50.硬板进行展开时,通常采用的展开方式是A、近水平展开B、双向展开C、上行展开D、多次展开E、双向展开、多次展开51.进行斑点定位时,对于有色物质的定位通常采用A、荧光检出法B、浸滞显色法C、直接喷雾法D、直接观察E、紫外光照法52.色谱所用的氧化铝A、有碱性和酸性两种,其碱性使用最多B、有碱性和酸性两种,其中酸性使用最多C、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中性氧化铝使用最多D、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碱性性氧化铝使用最多E、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而酸性氧化铝使用最多53.在薄层色谱中,若铺在板上的吸附剂中是没有加入黏合剂,而将薄板称为A、软板B、塑料板C、薄板D、铝箔E、硬板54.薄层色谱分析中,定性的参数是A、峰面积B、分配系数C、极限宽度D、比移值RfE、斑点大小55.纸色谱法是以下列哪种物质为固定相A、纸B、水C、乙醇D、盐酸E、氯仿56.在正相分配色谱中,下列首先流出色谱柱的组分是A、极性大的组分B、极性小的组分C、挥发性大的组分D、沸点低的组分E、分子量小的组分57.纸色谱的分离原理及固定相分别是A、吸附色谱,固定相是纸纤维B、分配色谱,固定相是纸上吸附的水C、吸附色谱,固定相是纸上吸附的水D、分配色谱,固定相是纸纤维E、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是纸纤维58.不影响薄层层析比移值Rf的因素是A、展开剂使用的量B、PH值的大小C、展开时的温度D、欲分离物质的性质E、展开剂的性质二、是非题1. 极性吸附剂氧化铝和硅胶中含水量越高,活性级别越低,吸附能力越强。

()2. 在分配色谱中,所用的固定相与流动相必须事先相互饱和。

()3. 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有铺板、活化、点样、展开、斑点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

()4. 吸附柱色谱的基本操作为装柱、加样、展开、定性和定量分析。

()5. 柱色谱中装柱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否则影响分离效果。

()6. 在吸附色谱中,分离极性大的组份,应选用极性大的吸附剂和极性小的洗脱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