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考研心理学真题试卷(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4.00)1.简述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 (1)过滤器理论:布罗德本特于1958年提出的注意的过滤器理论认为,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它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
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注意的过滤器理论是根据双耳分听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
(2)衰减理论:在双耳分听的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受到了加工。
在此基础上,特瑞斯曼提出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没有通过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
不同刺激的激活阈限是不同的,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信息的激活阈限低,容易被激活。
(3)后期选择理论:多伊奇和诺尔曼认为,在进入过滤装置或衰减装置之前,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已受到充分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装置或衰减装置的。
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这种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4)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等人认为,注意的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
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多阶段选择理论看起来更有弹性,由于强调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所带来的难题。
)解析:2.简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的定位特点及其机能。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大脑皮层感觉区包括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1)视觉区:位于枕叶的枕极,属布鲁德曼的第17区,它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觉察等。
(2)听觉区:位于颞叶的颞横回处,属布鲁德曼的第41、42区,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对声音的觉察等。
(3)机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属布鲁德曼的第l、2、3区。
它接受皮肤、肌肉和内脏器官发来的感觉信息,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和内脏觉等感觉,身体各部位和其在感觉区的投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功能越重要的部位在感觉区上所占的面积越大。
)解析:3.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观点及其评价。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观点:(1)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解释、假设,是不断发展的,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2)在学习观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与物、人与人的互动和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接受现成结论的过程。
(3)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兴趣、需要等对意义建构的影响,因而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在教学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帮助学生从现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操作、对话、协作等进行意义建构(主动建构性、活动情境性、社会互动性)。
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做了新的解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活动情境性。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教学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
)解析:4.简述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婴儿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情绪情感、亲社会行为及对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
(1)影响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儿童早期对父母形成依恋的性质对儿童以后的认知发展和社会适应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那些是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能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大的兴趣解决提供给他们的问题。
(2)影响同伴关系:早期依恋的性质对儿童的同伴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者发现在12个月时被评定为安全型依恋和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会形成相当不同的社会和情绪模式。
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较自重,热情高,积极情感较多,消极情感较少,他们较少牢骚,攻击性也较弱,社会能力较强。
此外,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比非安全型依恋的儿童更受欢迎。
)解析:5.简述额外变量的含义以及应该如何控制额外变量。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额外变量又叫控制变量,是与实验目的无关,但能对被试的反应有一定影响的变量。
其中,额外变量的控制方法包括: (1)排除法:把额外变量直接排除,如声光实验的隔音室、暗室、双盲控制法等。
双盲实验是一种严格的实验方法,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
双盲控制时实验的操作者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由于实验者和研究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了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试、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望所引发的额外变量。
(2)恒定法:额外变量无法消除时,让它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相对恒定,如实验仪器、物理条件等。
恒定法的局限: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额外变量的其他水平上去;操作的自变量和保持的额外变量可能产生交互作用。
(3)匹配法: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某种或多种被试特征相等的一种方法。
匹配法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实行。
因为力图使所有被试特征匹配很难实现,而且某些特征,比如,动机、态度等,无法找到可靠依据进行匹配。
(4)随机化法:把被试随机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
平衡被试个体差异的方法,从理论上保证了被试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一般大于30个。
(5)抵消平衡法:有些额外变量不能消除也不能恒定,比如,顺序误差、空间误差、习惯误差、疲劳效应和练习效应。
可以采取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相互抵消,比如,ABBA法和拉丁方法。
(6)统计控制法:在实验完成后通过一定的统计技术来事后避免实验中额外变量的干扰。
统计控制的方法有协方差分析、剔除极端数据或分别加权等事后控制技术。
)解析:6.简述反应速度与准确性权衡现象。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反应时实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反应速度和准确性之间的对立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在它们之间作出权衡。
通常当你急于做某件事时,更可能出错;相反,当你试图准确地完成某件事时,如完成学期论文,为了达到预期的准确性,必须放慢工作速度。
心理学家将这种关系称为速度一准确性权衡。
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追求反应的准确性,或者牺牲准确性以追求反应速度。
检验速度一准确性权衡,是将反应时数据平均划分为快速反应组和慢速反应组,并对两组的错误率进行检验。
如果快速反应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慢速反应组,说明可能存在违背速度一准确性权衡原则的问题,如果快速反应组和慢速反应组的错误差异显著或快速反应组的错误率显著高于慢速反应组,说明没有违背速度一准确性权衡的原则。
)解析:7.简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就是自我效能感。
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巨大;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告诫、建议、劝告和自我规劝;第四,情绪的唤起;第五,情境条件,当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个体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感的水平与强度。
)解析:二、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8.项目特征曲线(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项目特征曲线描述了潜在能力与做对一个题目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项目特征曲线可反映题目的特性:难度、区分度和猜测率。
)解析:9.效度(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效度是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有效程度。
效度等于一组测量分数中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与实得变异之比。
)解析:10.操作性条件反射(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学习理论的核心。
操作性条件反射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是通过个体自己的某种活动或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解析:11.工作记忆(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