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著《当代教育心理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一、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答案】C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B.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答案】A
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潘菽
D.廖世承
【答案】D
4.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心理学家杜威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英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等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的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
C.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D.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说”
【答案】A
5.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的是()。

A.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使教育心理学有了一定的基础
B.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为研究者开阔了思路
C.已完全摆脱了其他学科的束缚,自成体系
D.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既注重质的研究也注重量的研究
【答案】C
6.苏联教育心理学家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的研究,它推动了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

A.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B.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C.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学习活动
D.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研究
【答案】A
7.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于()。

A.学习心理
B.学生发展
C.学生差异
D.学科教学心理
【答案】D
8.下列那一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统一性原则
【答案】D
二、概念题
1.教育心理学
答: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与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一个心理学分支。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该学科是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是具有明确研究对象、理论及方法的一门独立的应用性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普及教育的改革而诞生的,其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此后,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进入成熟时期,出现了结构主义、人本主义等新的理论和研究范式。

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理论派别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小,出现了相互吸引、相互补充的局面,教育心理学不断得到完善。

目前,该学科体现出纵深化、多元化、国际化、本土化、综合化及跨学科化的趋势。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①在作用上,该学科起着既有助于理解并改进教育与教学工作,又有助于推进心理学知识与理论发展的双重作用;②在内容与范围上,该学科的研究一般包括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学习心理和教育方法、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心理测量和教育评价、德育心理、体育与美育心理以及教师心理等;③在研究原则上,该学科除了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还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和综合创造的原则;④在研究方法上,该学科常用的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先进教育经验总结法等。

2.实验法
答:实验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是人为地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使一定的心理现象产生,从而探索心理现象活动规律的方法。

它可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根据研究的目的,控制某些条件,观察教师或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

它的优点是将实验研究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能较好地反映教育的实际情况;
但由于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有时难免条件控制得不太严格。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实验设备或仪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其优点是对实验条件进行了精确的控制,研究结论精确可靠;但由于是在人为的特定情境中进行的,所以在结论的可推广性上存在不足。

3.行动研究
答:行动研究是质的研究的表现形式之一,指情境的参与者根据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学者或组织中的成员通力合作,以问题为研究的主题,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研究。

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包括: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共同合作、团体互动为前提;以自省的态度对行为进行观察和再思考,并不断验证;研究场所是学校这种特定情境;研究过程具有开放性、发展性;研究结果具有一时性。

行动研究非常符合当前“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念,是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促进其专业成长的一种主要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进行“研究性工作”。

三、简答题
1.教育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教育心理学发展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成就
①教育心理学从无发展到有,而且目前已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在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创立了许多学习理论,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的心理学观点,而且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作品和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所有的理论及其所依据的研究资料都为本学科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
基础。

③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20世纪50年代以来,轰动一时的一些重大教育改革运动,也都是由教育心理学家发起的。

在理论思想方面,外因论和机械论被逐渐克服;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理论研究与实际研究相结合;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方法,如认知理论、构造观点、累积学说、内化学说、信息加工模式等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分析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所有这些,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

传统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应用于教育实际的心理学,其对象是教育实际中的心理现象。

但另一观点却认为不应把教育心理学简单地当作缺乏独立性的应用学科。

他们认为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具有特殊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及方法的独立性学科。

②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

许多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实际内容是教师所需知道的各种心理学知识的汇编。

教育心理学至今体系庞杂零乱,主要原因在于其对象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研究对象不明确,当然不可能有明确的内容体系。

③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不明。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与儿童心理学、与教育学、教育法等教育学科的关系不明确。

(4)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不够成熟的学科,积累的资料也还不够。

研究所依据的事实,并不都来自于实验,因而其结果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会受到影响。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要重视方法,但又不局限于某种固定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