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筹划试卷

税收筹划试卷

税收筹划试卷《税收筹划》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1(政府一般是根据最具实践性的( )来征税,而企业站在自身利益的”来衡量它是否应该缴税。

角度,总是以“受益原则A. 固定性原则B. 负担能力原则C. 最大化原则D.最小化原则2(纳税费用又叫( )A.外显成本B.C. 隐性成本D. 会计成本3(现代法治的基本要义和税收制度的普遍原则( )A.税法B.宪法C.税收制度D. 税收法定主义4(偷税有两个基本特征:( )和欺诈性。

A. 非固定性B. 非法性C.避税性D.随意性5(反避税的深层次理由来源于而( )B.政治C. 经济D.文化 A. 法律6(税收筹划的目标在直接减轻纳税人负担上,但应更加注重( )A. 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B.企业发展规划C.企业形象D.企业业绩7(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额在( )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A. 任何数额B. 10万元以上C. 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D.1万元以下8.对在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投资类外资企业,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满后的三年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A. 6%B. 4%C. 15%D. 17%9.企业使用( )能起到抵税作用A. 留存收益B.利润C.税前利润 d.税后利润10.可作为费用列支的有( )A. 利息B. 股息C.工资 d.捐赠11.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如果公司申请上市,则需要保证最近连续盈利A. 二年B. 三年C.五年D.四年12.技术转让所得:净收益为( )的,免予征税A. 20万元以下B. 40万元以下C. 30万元以下D. 30万元以上13.基本养老保险一般按职工工资总额的( )提取A. 15%B. 10%C. 25%D. 20%14.失业保险一般按工资总额的( )提取A. 0.8%B. 1%C. 0.6%D. 0.4%15.工资薪金所得要按照( )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A. 八级B. 九级C. 七级D. 五级16.对生产企业来讲,出口货物的增值部分,只能( )免税A. 部分B.全部C. 按退税率D.50,部分二(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少选得一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税收筹划中,设立分公司的好处有:A. 分公司交付给总公司的利润通常不必缴纳预提税B. 分公司承担的成本费用较少C. 对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也比较简单D. 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资本转移,因不涉及所有权变动,不必负担税收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原材料等存货的价格呈上升趋势时,采用后进先出法可以使当期应支付的所得税降低B. 在存货的市场价格呈上涨趋势时,采用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当期利润,导致多支付当期的企业所得税C(在存货的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的时候,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存货计价,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水平和库存存货的价值,从而导致当期多交所得税;.D. 在存货的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的时候,采用后进先出法,当期成本升高,利润降低,应支付的所得税也就相应减少,能使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占用较大数量的存货。

3(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的加速折旧法主要包括:A. 平均年限法B. 双倍余额递减法C. 年限总和法D. 工作量法4(价格转让税收筹划法的前提是:A. 两个企业存在相同的税率B. 两个企业存在两个不同的税率C. 两个企业必须同属于一个利益集团D. 转让价格后该企业是否有利润,是否达到同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5(在企业采购规模与结构的筹划中,一般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A. 合理确定采购固定资产的比例B. 技术引进C. 劳动力的配置D. 购货规模与结构的水平6(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销售时间的确立方式正确的是:A. 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不论货物是否发出,都为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据,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B. 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C. 采取赊销销售方式货物,为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D. 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7(以下转让定价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企业为关联企业,当甲企业所得税率高于乙企业时,低价销售,高价采购,使得乙企业实现较多利润,而且适应较低税率B. 当甲企业所得税率低于乙企业时,低价销售,高价采购,C. 当甲企业所得税率高于乙企业时,高价销售,低价采购D. 当甲企业所得税率低于乙企业时,高价销售,低价采购8(投资在方式上可分为两大类,即:A. 直接投资B.国C.国外投资D. 间接投资9(普遍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前,企业出口货物有以下方式:A. 自营出口B. 委托代理出口C. 买断出口D.走私出口10(员工激励机制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工资薪金B. 职位升迁C. 股票期权D. 职业培训.三( 三( 判断分析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确得一分,说明理由3分)1.税收筹划必须以不违反法律政策的规定为前提。

2. 对于松散型合作经营企业,在税收上完全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可以享受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于紧密型的合作经营企业,由于双方独立核算,国家只对合作的外方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而对其中的中方则不给予。

3. 税收筹划与避税的性质相同。

4. 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清算时,其资产净额或者剩余财产减除企业未分配利润、各项基金和清算费用后的余额,超过实交资本的部分为清算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5. 纳税成本的降低一定能带来企业整体利益的增加。

四( 四( 计算题(共17分,第一、二题各6分,第三题5分)1. 某公司为2003年新办的一餐饮业,假设公司2003年收入为1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0万元,其职工总人数为30人。

请问如果公司2003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12人并与失业人员签订了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和如果公司2003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5人,分别对该公司税负的影响,2(金羊烟草集团下属的金羊卷烟厂生产的“金寨牌”香烟为每箱500元(不含增值税),。

该厂以每箱400元的价格销售给其独立核算的销售部们100箱。

请问该厂转让定价前后税负的差异,3. 某啤酒厂2001年生产销售A品牌啤酒,每吨出厂价格为3000元,单位税额250元/吨,销售了1000吨。

〔2001年5月起,实行差别定额税率,每吨啤酒出厂价格在3000元(含3000元,不含增值税)以上的,单位税额250元/吨;在3000元以下的,单位税额220元/吨。

〕请问2002年,该厂如何通过税收筹划才能使其获利大于2001年,五( 五( 综合题(14分)某生产型出口企业2004年1月在海关办理进料加工贸易手册,备案进口料件1000万元,出口额2000万元,料件在2004年1月份报关进口,但出口分别在1月实现500万元,2月实现1500万元(均在当月收齐所有单证)。

1月取得国 2 B 3.D 4.B5 C6 A7 C 8.C9.A 10.B 11.B 12.C13.D 14 C 15.B 16.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少选得一分,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 ABCD 2 ABCD 3 BC 4 BCD 5.ABCD6 ABC7 AD 8.AD 9 ABC 10 ABCD三(判断分析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正确得一分,说明理由3分)1.?2.×分析:对于紧密型合作经营企业,在税收上完全按照外商投资企业办理,可以享受国家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于松散型的合作经营企业,由于双方独立核算,国家只对合作的外方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而对其中的中方则不给予。

3.×分析:税收筹划不同于避税,避税虽在形式上不违法,但它却是利用税法的漏洞和不严密,钻税法的空子,以达到减轻税负或规避税收之目的。

4.×分析: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清算时,其资产净额或者剩余财产减除企业未分配利润、各项基金和清算费用后的余额,超过实交资本的部分为清算所得,应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5.×分析:有时纳税成本的降低不一定能带来企业整体利益的增加。

如果片面追求纳税成本的降低反而导致企业整体利益的减少。

这时,只能选择整体利益最大但纳税成本不一定最低作为降低纳税成本的目标四(计算题(共17分,第一、二题各6分,第三题5分)1.答案:(1)如果公司2003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12人,并与失业人员签订了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新招下岗失业人员占总职工人数比例超过30%。

根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相关规定,那么该公司2003年应缴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企业所得税为0。

(2)如果公司2003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5人,新招下岗失业人员占总职工人数比例低于30%,那么该公司2003年应纳:营业税=100×5%=5(万元);城建税=5×7%=0.35(万元);教育费附加=5×3%=0.15(万元);企业所得税=40×33%×[1,(5/30×100%×2)]=8.8(万元)。

总共应纳税款14.3万元。

2(答案:(1)卷烟厂转移定价前:应纳消费税税额=500×100×40%=20000元(2)卷烟厂转移定价后:应纳消费税税额=400×100×40%=16000元转移定价前后的差异:20000,16000,4000元3(答案:2001年应纳税额,250×1000,250000元该厂获利,3000×1000,250000,2750000元2002年该厂应降低价格,每吨定为2980元。

则其应纳税额,220×1000,220000元该厂获利,2980×1000,220000,2760000元可见,该厂2002年比2003年多获利10000元五(综合题(14分)答案:1月份免、抵、退税计算。

(1)购进法: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1000)×(17%,13%)为负数,所以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为0;应纳税额=0,(100,0)=,100(万元);免抵退税额为0万元;应退税款=0万元;免抵税额=0万元;期末留抵税额=100万元。

注:根据国税发[2002]11号文的规定,当月进口料件金额大于当月出口额时,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以及免抵退税额均按零计算,剩余进口料件500万元结转下期参与计算。

(2)实耗法:1月份出口耗用的进口料件=1000×500?2000=250(万元);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500,250)×(17%,13%)=10(万元);应纳税额=0,(100,10)=,90(万元);免抵退税额=(500,250)×13%=32.5(万元);应退税款=32.5万元;免抵税额=0万元;期末留抵税额=90,32.5=57.5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