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 教学案例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 教学案例

PLC控制电机正反转
类别:职教专业编号:()教材简析: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工作者,职业教育强调理论和实践训练并重,《可编程序控制器(英文缩细PLC)及其应用》(第二版)(以后简称《PLC》)教材侧重理论,学生单独学习较为吃力。

而在《电力拖动》这门课程中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学生已非常熟悉,也是电拖这门课程的重点。

将这二者联系起来学习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情分析:中专学生比较活跃,但是理论基础较差,已具有PLC的基础知识,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与接线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继电器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熟练掌握PLC编程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及基本指令的应用,并利用PLC 完成调试。

(3)熟练掌握分配PLC的输入点和输出点,并画出梯形图,转换成语句表,控制电动机工作。

2、能力目标
(1)通过任务驱动和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运用PLC完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实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将逐步养成严谨求实,合作创新的科学态度为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2)PLC编程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及基本指令的应用。

(3)分配PLC的输入点和输出点,并画出梯形图,转换成语句表,控制电动机工作。

2、难点:(1)PLC具体的编程方法。

(2)分配设计完成任务的控制程序“梯形图—语句表”
教学方法:
在这节课里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行为引导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整个教学围绕任务的解决而展开,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给定任务要求;学生小组协作进行决策分析,制定出计划,并实施计划,完成任务。

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开展一体化教学,形成仿真的工作场所,使教学过程变为生产过程,学习任务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设计理念:
PLC教材偏重于理论,学生实训完继电器控制的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之后,并且已经掌握了基本编程指令的基础上,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PLC在电动机的正反转电路中的应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可以通过继电器控制,也可以通过PLC控制,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即回顾了继电器控制的方法,又将PLC的基本指令应用于实践当中,还为学生以后的编程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显得至关重要。

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层次差异,根据教材制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保证每个学生课有所得,本节课我设计少讲多练,让学生在操作中懂理论,在练习中长技能。

教学过程:
为了让“课有所得”的教学思想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学得懂、学有所用、愿意学,让课堂活跃起来,把学生注意力牵制在课堂上,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 6个环节。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辅助
教学
新课导入
1.复习,导入新课
①画出电动机正反转继电控制电路的原理
并叙述工作原理
②简述PLC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

设计意图:电动机正反转继电控制电路同学
已经非常熟悉,为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热情,请
同学回答;PLC的课程是上学期学的,有些知识
淡忘,为了刺激学生感官,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激发学习兴趣,复习PLC基本指令,自然引入新
课,让学生跃跃欲试。

教师
提问
教师
设疑
引出
学生
回答
学生
听讲
思考
课件
罗列
创设
情境
演示教学实操模拟2.展示教师制作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教师
演示
学生
观察
思考
电路
板展

设计意图:利用教师制作的电路板展示动作情况,让学生对电动机正反转的PLC外部接线及操作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展示正转、反转、停止等现象,使学生直观的看到项目完成所应达到的最终结果,从而引出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完成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教师引导教学
3.设计一个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来实现电
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程序,并画出出梯形图。

教师
提出
任务
学生
思考
设计意图:教师对每组操作进行巡查,在检查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
问题。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操作性比较强,以实际动手操作为主要目的,一是可以直观的把所学知识有效的传授给同学们,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二是通过实际操作,改变了一味的说教式教学。


交流点评总结
5.各小组展示成果,积极点评发言,总结出
最好的结论
设计意图:黑格尔说:“错误本身是达到真
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被发现”,
所以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要批评,
要耐心讲解,让学生自主交流心得,能够明显得
出PLC控制优于继电器控制的结论,增强学生对
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师
提问
学生
回答
学生
总结
课件
罗列
创设
情境
积极思6.布置作业
自行设计小车自动往返的电路。

案例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更加体会到课前准备、设计的重要性,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事先都准备好,填鸭一样填给学生,学生只能根据老师设计好的线路接线,甚至先连接哪一个元件都由老师来安排,出现了故障,就有老师来解决,所谓的“动手动脑”都是由老师来安排解决的,应知部分的理论知识在内容上与技能严重脱节,学生一点自主能动性都没有,完全不能适应企业的各项要求,因而难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通过开展任务教学活动,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能使学生的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理解有机而有序的结合在一起,能使教学中的制作环境与过程贴近企业实际。

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我管理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互助和交流能力,并根据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要求,设计一些更贴近学生实际能力的内容和要求,以便于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肯定。

另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强监督管理。

由于采取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其分组的原则、组员搭配、内容分工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实施的效果。

有些学生往往存在依赖思想,无所事事,因此必须分工明确,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对部分学生及时帮助纠正,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