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宏观经济管理一、单项选择题【例题1】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过快导致的价格总水平上升,属于()通货膨胀。
(2011年真题)A.成本推动型B.需求拉动型C.结构型D.混合型[答疑编号50232902010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通货膨胀根据成因,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相互作用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四种。
参见教材P35。
【例题2】因社会总支出和产出下降,对劳动整体需求减少引起的失业称为()。
(2011年真题)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稳态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答疑编号50232902010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4。
【例题3】经济学关于经济萧条的解释是()。
(2011年真题)A.实际产出低于实际需求水平B.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水平C.实际产出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不大D.实际产出持续下降,与潜在产出之间缺口巨大[答疑编号50232902015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C称为衰退,D称为萧条。
参见教材P36。
【例题4】为应对经济衰退,需要扩大货币供给,中央银行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2011年真题)A.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B.出售政府债券、降低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C.购入政府债券、提高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D.购入政府债券、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答疑编号50232902010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扩大货币供给,要将货币投入到市场上。
参见教材P40。
【例题5】衡量经济体所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变动的指标是()。
(2011年真题)A.消费物价指数B.GDP平减指数C.生产价格指数D.核心价格指数[答疑编号502329020104]『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衡量价格变动的指标有三个,消费物价指数、生产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
消费物价指数针对消费品。
生产价格指数针对生产或批发环节,只有GDP平减指数范围最广。
参见教材P35。
【例题6】在衡量一个国家产出水平的诸多指标中,目前最全面的指标是()。
(2011年真题)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国民收入D.国民净收入[答疑编号502329020105]『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2。
【例题7】实际GDP是指()。
(2011年真题)A.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B.按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C.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D.按实际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答疑编号50232902010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实际GDP的概念。
参见教材P32。
【例题8】按收入法统计GDP是指()。
(2011年真题)A.对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收入进行汇总B.对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纯收入进行汇总C.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要素的收入、折旧和政府间接税收入进行汇总D.对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性收入进行汇总[答疑编号50232902010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请记清GDP三种统计方法的公式。
参见教材P32。
【例题9】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平均每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
(2007年真题)A.全社会劳动力B.全社会从业人员C.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D.全国总人口[答疑编号502329020108]『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
参见教材P41。
【例题10】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
(2006年真题)A.常住单位B.物质生产部门C.企业、事业单位D.居民[答疑编号502329020109]『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国内生产总值只区别区域,不区别身份。
参见教材P32。
【例题1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
(2005年真题)A.折旧B.财产收入C.国外的净要素收入D.净出口[答疑编号502329020110]『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参见教材P32。
【例题12】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答疑编号50232902011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A是国民生产总值;C是国内生产净值;D表达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应该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参见教材P32。
【例题13】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两个主要调控手段是()。
A.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土规划B.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C.国民经济计划和生产力布局规划D.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答疑编号50232902011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综合理解。
本门课的两大部分内容。
【例题14】经济总量平衡是指()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A.消费品供给与消费品需求B.国民经济供给能力与国民消费欲望C.国民经济供给能力与国民消费需求结构D.总供给与总需求[答疑编号50232902011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9。
【例题15】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增长中()。
A.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投入的贡献B.全部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C.除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后的“余值”部分D.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投入的贡献。
[答疑编号50232902011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即技术的经济增长的贡献。
参见教材P41。
【例题16】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调整()来影响实现目标。
A.社会价格水平B.总供给C.总需求D.货币供给量[答疑编号502329020115]『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途径,即主动是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积极地影响决需求水平。
参见教材P39。
【例题17】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部署,全面完成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到建国l00年时,()。
A.全面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B.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D.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高水平小康社会[答疑编号502329020116]『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新三步。
参见教材P56。
【例题18】用外国货币表示的本国货币的价格,称为()A.直接标价B.间接标价D.本币标价E.外币标价[答疑编号502329020117]『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汇率。
直接标价-外国货币的本币价格。
间接标价-本币的外国货币价格。
参见教材P47。
【例题19】在浮动汇率制度且资本具有流动性情况下()。
A.财政政策无效B.货币政策无效C.财政和货币政策均无效D.财政和货币政策均有效[答疑编号50232902011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失效,财政政策有效。
浮动汇率制度: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失效或部分无效。
参见教材P48。
【例题20】()是指企业或个人在市场交易之外,强加给其他人的成本或利益。
A.非排他性B.竞争性C.外部性D.不完全竞争[答疑编号502329020119]『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此为外部性的概念。
参见教材P30。
【例题21】以下哪项措施属于针对负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A.对该项活动征税B.制定反垄断法C.进行价格管制D.设立公共企业[答疑编号50232902012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公共政策的分类。
针对负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有对负外部性活动征税(征税)、提供消除外部性的激励措施(鼓励改进技术装备)、可转让产生负的外部性的权力(许可证)、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管制);针对不完全竞争的公共政策有反垄断法、价格管制、设立公共企业三类。
参见教材P49。
【例题22】()是指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A.名义GDPB.实际GDPC.潜在GDPD.国内生产总值[答疑编号5023290201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潜在GDP的概念。
参见教材P32。
【例题23】以()为核心的市场机制,可以自发地解决市场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
A.自由经济B.宏观调控C.理性经济人D.价格机制[答疑编号502329020122]『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
参见教材P28。
【例题24】关于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或销售者的价格预期往往会引起供给数量的变化B.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序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数量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成本降低,供给数量会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的价格和其供给数量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答疑编号502329020123]『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成本与供给成反比。
参见教材P27。
【例题25】以下有关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实行最高限价时,会出现市场短缺现象B.当实行保护价格后,会出现过剩现象C.保护价格的后果就是可能出现价格大涨D.最高限价的后果,是可能出现配给制[答疑编号502329020124]『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保护价格的后果是可能出现变相降价。
参见教材P27-28。
【例题26】在完全竞争状态下,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理一种均衡状态,称之为()。
A.恩格尔系数B.帕累托效率C.稳定均衡状态D.帕累托改进[答疑编号50232902012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帕累托效率的概念。
参见教材P29。
【例题27】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而每个厂商对自己的产品价格都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称之为()。
A.垄断市场B.非完全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答疑编号502329020126]『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三种,即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参见教材P29。
【例题28】公共产品均具有()。
A.排他性和竞争性B.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C.排他性和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答疑编号50232902012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30。
【例题29】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称之为()。
A.负的外部性B.非排他性C.非竞争性D.逆向选择[答疑编号50232902012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逆向选择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