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一个现实框架

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一个现实框架


图一 二 、 绩效考核体系中观层面构建 — — —辅助子系统构建 考核过程的完成需要给不同的指标分别赋值 , 这需要一系列全面 、 科学的子系统为这些赋值过程提供 有力的信息支持 。 因此这些子系统构成了考核体系的基石 。 按照考核流程的推进 , 分别需要不同的系统予 以支持 , 如为了对考核个体的行为作出价值判断需要 建立基于 EVA (Eco nomi c ValueAdded) 和 RAROC (RiskAdjust ed Return On Capit al) 的价值评判系统 ;为了给上述两个系统赋值 , 需要建立银行内 部风险评级系统 、 成本分摊系统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 ; 为了实现多维度考核的目标 , 需要借鉴并建立 平衡计分系统 ;为了实现考核的功能需要建立激励系统 。 需要说明的是 , 这些子系统的构建不单纯是出于 绩效考核的目的 , 他们只是一套科学 、 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的要件 , 在某些银行 , 这些系统已经作为一个 独立的系统而存在 。 25
[ 中图分类号] F830 . 3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0 - 1549 (2006) 09 - 0024 - 06
现阶段银行业的诸多弊病如服务质量低劣 、 不良资产率居高不下 、 非理性同业竞争等短期化行为都可 部分归罪于当前扭曲的绩效考核体系 ①。 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的国内商业银行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 进行 , 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有助于改观银行业的行为模式 , 也是实现银行业改革目标的重要 保证 。 考核体系的构建要从三个层次上着手 ;宏观上对整个考核目标 、 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的规划 ; 中观上 建立绩效考核的辅助子系统 ;微观上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并输出考核结果 。 本文遵循这一逻辑对绩效考核的 框架作出探讨 。 一 、 绩效考核体系宏观层面构建 — — — 考核目标 、 过程与结果 任何一个绩效考核系统只有目标确立科学 、 过程实施合理 、 结果运用恰当才不会扭曲银行的行为模 式 。 在当前条件下 , 我国银行业绩效考核体系宏观层面应具备三个方面的特征 : 目标要有利于银行价值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9 期
(一) 价值评价子系统的构建 1 . EVA (绝对价值评判系统) 与银行绩效考核 EVA 是美国 St ern Stew art 公司推出的一种公司业绩衡量指标 , 其本质类似于经济学上经济利润的概 念 , 计算公式为 EV A = 税后净营业利润 (依据 EVA 规则调整后) - 资本成本 。 将 EVA 系统运用于绩效 考核框架中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EVA 的最大化行为是与银行的战略目标相容的 ① 。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寻求一种能够统一绩效考 核与银行战略的框架 , 做过的尝试包括资产收益率 、 股本收益率等 , 但后来发现这些考核系统都不同程度 地对银行的价值战略造成了损害 。 短期化行为说到底是扭曲的考核体系下的一种必然 , 将绩效考核建立在 EV A 系统之上为彻底纠正短期化行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 EVA 指标计算过程中 , 对基于通用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数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 这些调整主要 涉及一些当期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出来但是以后又很难维持的项目 。 这种调整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 一 是为了更加审慎地运用这些会计信息 , 剔除噪声干扰 、 熨平 EVA 波动 , 从而为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银行 价值估计提供可靠的预测 , 二是这种调整体现了 EVA 系统的精髓 — — — 衡量银行的持续价值创造力 , 这对 于那些短期行为实施者来说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遏制作用 。 (3) EVA 框架中 , 最大的特点是将资本成本从调整利润中予以扣除来评价价值创造行为 , 这对于扭 转当前不计资本成本的资产扩张行为无疑具有很好的遏制效果 。 2 . RA ROC (相对价值评价系统) 与绩效考核 (1) RAROC 与 EV A 的联系与区别 。 将 EVA 指标置于绩效考核框架中可以带来很大的改进 , 但是 EV A 指标也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陷 :只能够提供关于某一个体对银行价值创造的绝对贡献 。 在银行面临 着一定经济资本约束的情况下 , 单纯依据 EVA 规则会偏离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 于是一种测度银行价 值创造相对贡献度的指标应运而生 , 这便是美国信孚银行的 RA ROC 指标 。 RAROC 是一种风险调整后的业绩考核指标 , 该指标本质上是 EVA 的一种变形形式 , 其计算公式为 : RA ROC = [ 收益 (依 RA ROC 规则调整) - 预期损失 (EL) ] / 经济资本 (EC)。 在 RA ROC 计算过程 中 , 收益调整类似于 EVA 的计算 , 预期损失进入银行当期的经营成本比较容易理解 , 最为关键的是 EC 的测算 。 EC 实质是非预期损失资本化 , 两者在数值上相等 , 根据资本的功能 , 这一虚拟资本是用来抵御 银行的非预期损失 。 2 . 将 RAROC 运用于绩效考核框架中 , 其方法是将考核个体的 RAROC 值与事先确定的参照比率 (H urdle Rate) 相比较 , 如果 RA ROC 大于参照比率则考核个体是银行价值创造者 , 反之则是价值损害 者 。 由于 RAROC 是一种相对绩效考核指标 , 在现实中银行面临各种资本约束 、 风险约束的情况下 , 银 行需要首先鼓励那些创造高 RA ROC 的个体 , 对于那些创造了高 EVA , 但是其风险和资本预算超出机构 承担能力的个体 , 在运用 RAROC 进行考核过程中可能会得到有效的遏制 。 (二) 核算子系统构建 1 . IRB (Internal Rating Based) 风险核算系统与绩效考核 IRB 系统是银行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 、 经验和技术对评级对象实施的评级 , 区别于外部评级 , 这种 评级由于充分利用了银行的信息优势 、 技术优势等 , 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评级对象的信用风险 。 在 IRB 中 , 主要涉及三个步骤的计算 :一是 E L (Ex pected Lo ss), 计算式为 :E L =PD (客户违约率 ) × LGD (债项损失率) × EAD (风险暴露) ×M (期限);二是 U L 的计算 , 在利用上述 PD 、 LGD 等数据 的基础上 , 运用蒙特卡洛模拟 、 Va R 等技术就可以计算出 U L ;三是内部评级 , 根据上述的计算结果 , 建 立损失与评级之间的映射关系 , 便可得出评级结果 。

收稿日期 :2006 - 6 - 10 作者简介 :张中朝 (1979 —), 男 , 湖北人 , 现供职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国有银行 监管处 ;华军锋 (1978 —), 男 , 山东青岛人 , 现供职于新华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甘茂智 (1979 —), 男 , 广东梅州人 , 现供职于中国证监会 。

国内外一些学者认为 , 短期化行为的原罪是不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 , 由 于绩效考核体系 是法人治理结 构的重要内容 , 因此 与本文观 点 一致 。
24
核过程要实现对短期化倾向的有力纠偏 , 考核的结果要有利于改进管理 。 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 面: 1 . 考核的战略目标基于银行价值创造 , 这是绩效考核体系的首要特征 。 考核体系必须与银行的战略 目标相容 , 扭曲的考核体系必然会使银行偏离其战略目标 。 2 . 考核过程实现利润与风险 、 规模与成本并重的宽视角考核 。 不计风险的利润追求必然导致银行业 的大量呆坏账 , 不计成本的规模扩张必然导致银行业的非理性繁荣 。 3 . 考核过程兼顾财务与非财务的多维度 。 考核是一把双刃剑 , 考核的维度局限会诱使人们逆向选择 。 考核维度的多元化在考核体系中应该被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并在商业银行中得到切实的贯彻和执行 。 4 . 考核过程实行纵向对个人 、 机构 , 横向对产品 、 客户的广范围考核 。 实行纵横结合的网状考核是 对传统单一纵向考核的完善 , 是考核功能的延伸 。 5 . 考核结果运用于员工激励和改进管理两方面 。 考核的两种功能不可偏废 , 将考核结果运用局限于 激励 , 是对考核资源的极大浪费 。 我国银行业现行考核体系与上述体系 (目标体系) 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 具体见图一 。

[ 摘 要] 短期化行为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显著特征之一 , 其中扭曲的绩效考核体系难辞其咎 。 通 过构建一套科学 、 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来部分纠正这种短期化行为值得期待并且可行 。 对于考核体系的构 建 , 本文从以下三个层次逐渐推进 : 宏观层面考核体系的目标 、 过程与结果运用 , 宏观层面的构建奠定了 考核体系的总体基调 ; 中观层面考核子系统的构建 , 子系统的构建是考核体系得以运转的基石 ;微观层面 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 考核指标是考核体系具备操作性的前提 。 Abstract : Do mest ic com mercial banks characterize wi th t he short t erm - orient ed action 牞 w hich partly be caused by t he di st ort ed perf orm ance measurement sy stem 牣 It i s bo th hopef ul and f easi ble t o rect ify these acti on t hrough t he est ablishm ent of a set o 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perf ormance measurement sy st em 牣 As far as the sy stem is co nce rned 牞t his article t ry sett ing up a st ruct ure f rom dif ferent levels牣T hat is牞macro - levelly 牞 establi shing t he object牞process and resul t s applicat ion o f t he sy st em 牞all this lay the f oundation f o r t he est ablishment of the sy st em 牣T hen medium - levelly discussing t he needed sub - sy st em component s牞w hich se rv e as the cornerstone of thi s sy st em 牣Last ly and micro - levelly we desig n a se t of i ndicto rs w hich can act as a ref erence fo r a more detailed and feasible pe rf o rm ance measurem ent solutio n牣 [ 关键词] 短期化行为 绩效考核 系统构建 Key words :Sho rt t ermorient ed actio n Perfo rmance measure Establishment of t he sy st e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