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豆粕分析报告

豆粕分析报告

2月份豆粕分析:近期CBOT大豆期货主力合约屡创近一个月来新高,而连粕却表现得相对疲弱。

后期旺盛的出口需求和南美早播大豆收割延迟仍将对CBOT大豆形成较强支撑,但下游季节性消费淡季将限制连粕的跟涨动力,连粕外强内弱格局仍将延续。

出口需求旺盛支撑美豆价格2013/2014年度美豆上市以来,出口需求持续旺盛,现货大豆供给渐趋紧张,对美豆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月13日当周,美豆累计出口大豆3436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增加17.91%,而上周为17.16%。

由此可见,美豆出口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持续旺盛。

而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2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3/2014年度大豆出口预估值为15.1亿蒲式耳,较2012/2013年度的出口预估值13.2亿蒲式耳增加约14.45%。

由于截止到2014年2月13日当周的大豆累计出口量增幅已经高于整个年度的出口量增幅,美国农业部有在后期报告中再次上调美国大豆出口预估的可能,这将使得市场对美国大豆供给趋紧的担忧持续,进而对美豆价格形成支撑。

全球大豆市场供给压力减弱近期南美大豆主产国出现了不利于大豆生长和大豆出口的天气,这使得全球大豆市场面临的供给压力有所减弱。

一方面,受前期干燥天气影响,南美大豆产量预估值较前期有所下降。

据《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3/2014年度南美大豆产量将比早先的预期低4.4%,因为干燥天气伤害巴西大豆作物。

《油世界》预计本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8500万吨,低于上月预测的8950万吨;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300万吨,低于早先预测的5400万吨。

另一方面,预计巴西港口地区将迎来多雨天气,大豆出口将受到影响。

据气象机构Somar Meteorologia公司气象专家Celso Oliveira称,在未来31天里,帕拉纳瓜港和桑托斯港将有20天都在下雨。

而据SA Commodities公司称,截至2月19日,帕拉纳瓜港大约有68艘货轮等待装运大豆及制成品,等待时间约为50天。

季节性消费淡季限制豆粕上涨动能受春节消费效应带来的畜产品出栏影响,国内豆粕饲料需求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

以生猪养殖为例,2014年1月中国农业部监测的4000个监测点的生猪存栏量为43810万头,较上月下降1921万头。

与此同时,2014年1月末以来国内部分畜产品养殖利润逐步萎缩,H7N9疫情也再度在一些地区出现,养殖业补栏前景并不乐观。

据对全国480个集贸市场畜禽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2月份第3周,全国活猪平均价格13.0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8.4%;全国鸡蛋平均价格9.54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9%,同比下降10.8%;白条鸡平均价格16.96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9%,同比下降7.9%;育肥猪配合饲料、肉鸡配合饲料和蛋鸡配合饲料平均价格分别为3.33元/公斤、3.41元/公斤和3.13元/公斤,均与前一周持平,同比分别上涨1.8%、1.5%和1.6%。

综上所述,美豆强势虽然对豆粕价格形成一定的成本支撑,但养殖形势不乐观又限制了粕价的上涨空间,豆粕上下游产业链成本传导并不通畅,连粕维持外强内弱格局的可能性较大。

受出口需求强劲提振,美豆连续飙涨,主力期价攀升去年9月中旬以来最高点。

通常每年这个时候,进口商会将注意力转向南美市场,但今年海外对美国大豆的买盘仍强劲。

另一影响因素由于南美大豆上市或将延误。

消息称,过度降雨导致巴西主产区大豆收割推迟。

此外,油世界称,南美大豆产量将较之前的预估下降4.4%,因干旱天气破坏巴西大豆作物。

偏强的消息面支撑美豆价格的强势上涨。

与此同时,前期所担忧的美豆洗船事件并未发生。

本应跟随外盘上行的国内市场却一改常态,呈现下行疲软趋势。

国内供应市场来看,节后油厂逐渐恢复加工,由于需求疲软、豆粕出货缓慢,导致豆粕库存增长较快。

国内部分油厂胀库停机,广西以及华东地区较为普遍。

压榨利润大面积亏损,需求堪忧。

国内需求市场来看,禽流感以及猪价下跌对养殖业的持续打压,对饲料生产造成直接影响,国内部分饲料厂减产比例较大。

据了解,禽料减产近50%,猪料也减减产30%左右。

因此饲料厂采购较为谨慎,库存保持较低水平。

在供需宽松打压下,豆粕现货价格跌跌不休。

随着南美大豆的逐渐上市,市场关注也将转向南美大豆供应装船以及物流情况。

据了解巴西南部最大港口桑托斯,不少卡车被困在港口外围。

此外,世界杯期间,港口运输也将成为影响问题。

不过南美大豆上市的供应压力仍会对美豆市场造成较空影响,中国进口商将快速转向南美采购,支撑美豆反弹的因素也将逐渐消失。

2、3月份国内进口大豆到港数量仍将保持高位,3月国内大豆到港量增长明显,预计在500万吨以上。

惨淡的养殖业恢复尚需时日,生猪养殖利润下滑以及禽流感疫情重挫禽蛋养殖业影响,3月国内豆粕市场并不看好。

2014-02-28玉米分析:1、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如下:路透芝加哥2月27日-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周四下跌逾1%,录得一个半月来最大单日跌幅,交易商称,受累于小麦期价重挫,以及去年收成创纪录后玉米供应充裕。

周三玉米期价触及五个月高位后,交易商锁定获利。

交易商称,小麦期货下跌逾2%也是卖出信号。

美国农业部报告,上周出口销售玉米84.23万吨,高于47.5-77.5万吨的分析师预估区间的高端。

日本和哥伦比亚是最大买家。

美国农业部还表示,出口商销售284,480吨美国玉米给墨西哥,2013/14市场年度交割。

3月玉米合约跌7-1/2美分,报4.48美元。

今日CBOT玉米期货成交量预计为444,044口。

华盛顿2月28日消息:据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农经学家达赖尔.古德称,上周市场人士一直争论本年度玉米消费是否会因为玉米价格下跌而高于预期,尤其是出口市场。

这不仅仅反映出玉米价格绝对值下跌,而且也与其他饲粮价格相关。

可争辩的是,玉米已经成为目前供应充足的饲粮中最低廉的品种之一。

古德称,除了国内及海外市场玉米饲料消费提高外,还有迹象显示乙醇出口需求日益增长,可能提高国内玉米消费。

值得争论的是,原油及汽油价格高企,可能使得全球乙醇更有吸引力。

根据目前玉米价格,美国乙醇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有竞争力。

但是乙醇出口需求很难预测,分析师对市场规模的看法不一,2010年美国乙醇出口总量为4亿加仑,不过到2011年就大幅增至12亿加仑,因为食糖价格高企,巴西乙醇供应有限,提振了海外买家对美国乙醇的需求,尤其是巴西。

2012年美国乙醇出口量降至7.3亿加仑,因为巴西乙醇产量恢复,2013年美国的出口量只有6.2亿加仑。

不过近来美国乙醇出口再度提高,2013年11月份出口量达到了8250万加仑,2013年12月份达到了6500万加仑。

据美国能源信息局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4年迄今为止,美国乙醇出口步伐一直强劲。

加拿大是美国乙醇的最大进口国,2013年12月份占到了美国出口总量的45%。

巴西占到了22%。

2013年11月和12月还有另外44个国家进口了美国乙醇。

古德表示,乙醇出口增加国,国内汽车燃料消费提高,加上2014年RFS最终规定出台,将会进一步提高国内乙醇产量和玉米消费量。

他补充说,考虑到如此多的不确定因素,因而很难预测潜在的增幅。

不过美国玉米乙醇产能并不是无限。

在进口有限、出口增加以及国内消费提高的情况下,美国乙醇产能可能受到一定的挑战。

这些产能将会决定玉米消费增幅限制。

据总部设在伦敦的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周四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2014/1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可能略有下滑,原因在于单产将回落到更为正常的水平。

IGC预计2014/15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将比2013/14年度减少1个百分点。

IGC报告显示,2013/1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为9.59亿吨,和上月预测值持平,这将是创纪录的产量水平。

IGC本月将2013/14年度全球玉米消费量调高至9.32亿吨,较上月预测值高出400万吨。

报告称,玉米消费量预计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主要因为饲料用量大幅提高。

但是全球玉米期末库存仍然将比上年高出21个百分点。

2、国内玉米行情东北产区:售粮步伐继续加快,优质玉米价格坚挺。

随着农户节后售粮活动的逐渐恢复,本周东北产区新粮上量情况相对较好,而临储周入库量也基本达到年前水平。

据了解目前东北地区吉林售粮进度相对偏慢,但因总体余粮有限,所以东北产区玉米出库价格呈现出相对坚挺的行情。

受蒙古气旋冷锋影响,辽宁将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27日白天,锦州、朝阳、葫芦岛地区小雨;大连、丹东、阜新、盘锦地区及桓仁、新宾雨夹雪转小雪;沈阳、鞍山、抚顺(除新宾)、本溪(除桓仁)、营口、辽阳、铁岭地区雨夹雪转中雪。

全省大部地区将出现道路结冰。

华北产区:企业价格暂稳,部分余粮水分偏高。

近期华北产区玉米价格表现出相对稳定的行情,主要因为前期华北玉米价格下跌速度较快,与东北玉米相比价格优势越发明显,所以在成为全国价格洼地的情况下,华北玉米需求也呈现增长趋势。

近期南方饲料企业采购华北玉米意愿增强,若需求持续增多,那么华北玉米价格也将得到提振,继续下跌空间将受到限制。

销区:企业采购量相对有限,运输成本成为最大的支撑力量,随着铁路运费的上调,2月中旬以后销区内多数地区东北到站报价呈现出上涨行情,而本轮的上涨主要为运费成本上涨所导致,而非收购成本上涨或是需求强劲等因素的支撑,所以在东北到站报价上涨以后,销区内部分东北需求开始转向华北产区,且因华北产区内供货成本降低,销区内华北玉米价格优势越发明显,所以南方地区华北玉米需求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上涨趋势。

南北港口:贸易看涨心态支撑北方价格继续提升。

因产区受到临储收购价格的支撑,目前北方港口黑龙江的到货量依然相对有限,锦州港口收购主要以辽宁玉米收购为主,鲅鱼圈地区吉林粮源集港量相对偏多,而近期港口贸易商压粮待涨心态明显增强,在优质粮源持续缩减的情况下,贸易商对于优质玉米的挺价心态也将得到支撑。

近期受到港量相对偏少的影响,广东玉米库存呈现下降趋势,但因饲料需求转淡,所以港口成交量相对有限。

饲料养殖:猪价下跌步伐加快,养殖亏损持续加剧,虽然国家已经释放即将进行猪肉收储的信号,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猪肉价格依然呈现出下跌趋势,且近期南方下跌速度有所加快。

受猪价下跌幅度加深的影响,国内猪粮比已经跌至黄色预警区域,自繁自养的养殖户亏损额达到200元/头以上,补栏积极性也呈现低温状态。

从短期来看,在供应压力未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猪价仍将维持偏弱趋势。

深加工:产品价格下跌,企业开工率无望恢复,受产品需求持续疲软的影响,目前国内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依然相对偏低,而即便在大部分生产商未实现全面生产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的产品库存水平仍相对偏高,所以目前市场需求的偏差为深加工行业不景气的最大影响因素,短期内此种困境暂难消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