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准扶贫时间

精准扶贫时间

精准扶贫时间【篇一:精准扶贫知识解答】精准扶贫知识解答1、贵州省“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33”是“从2015年到2017年,用3年时间减少300万贫困人口”;“66”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完成“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8”是到2020年,实现贫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00元以上。

2、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3、小康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小康路建设;小康水建设;小康房建造;小康电建设;小康讯建设;小康寨建设。

4、精准扶贫“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有没有读书郎。

以“四看识真贫”工作法在全镇对扶贫户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户,找准了贫困对象。

5、精准扶贫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安排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6、脱贫“五个一批”工程: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7、精准扶贫两个所有:就是到2020年全省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和落实兜底政策;到2020年全省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脱贫摘帽”。

8、精准扶贫两个不掉队:“两个不掉队”就是聚焦所有民族脱贫,不让一个民族掉队;聚焦三片六山地区脱贫,不让一个地区掉队。

9、贫困对象识别程序: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

10、“5321”结对帮扶活动:即厅级领导帮5户,县级领导帮3户,科级领导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

11、扶贫主体责任: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

12、两有户:有资源、有劳动力但无门路。

13、两因户:因学致贫、因病致贫。

14、两无户:无力脱贫、无业可扶。

15、两缺户: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

16、黔东南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1+10+10):①电子商务扶贫行动②乡村旅游扶贫行动③健康服务扶贫行动④文化扶贫行动⑤林业扶贫行动⑥消防减灾扶贫行动⑦科技扶贫行动⑧生态扶贫行动⑨农产品价格保险扶贫行动⑩法制扶贫行动17、贵州省委省政府“1+10”配套文件:1即是:《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

10即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 ①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②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③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④实施教育扶贫行动⑤实施医疗健康扶贫行动⑥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⑦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⑧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⑨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⑩实施党建扶贫行动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项行动”①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行动。

完善高速公路路网连接通道,实施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实施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向贫困村倾斜;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水电开发,到2020年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

②实施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

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规划建设不同层次的农业示范园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村小微企业。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

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引导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③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行动。

到2020年把“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142万人全部迁出。

合理规划移民安置点。

④实施教育扶贫行动。

大力推进“四项突破”工程和教育“9+3”计划,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

继续压减6%的行政经费用于支持教育,各级教育经费继续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倾斜。

贫行动。

构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推进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全覆盖,提高贫困人口大病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加强农村贫困残疾人健康服务,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加强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标准化建设,实施“百院建设工程”。

⑥实施财政金融扶贫行动。

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基建投资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农业综合开发、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等涉农资金优先投向贫困村。

建立健全省、市(州)、县三级扶贫投融资平台,设立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和县级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特惠贷”。

⑦实施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行动。

加强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衔接,持续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到2020年农村低保与扶贫两个标准实现统一,将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为主体,以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

⑧实施社会力量包干扶贫行动。

加快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聚合各类资源实现与全省9000个贫困村“一对一”帮扶全覆盖。

用好对口帮扶力量,完善联络协调机制。

用好各类企业力量,深入开展国有企业“百企帮百村”活动。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扶贫公益基金和开展扶贫公益信托。

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

⑨实施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行动。

以武陵山片区、乌蒙山片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和县级规划,深入推进大规模、区域性、产业化连片开发。

实施麻山、瑶山、月亮山专项扶贫行动计划,实施“优先安排项目、优先脱贫”战略,出台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扶持政策。

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

⑩实施党建扶贫行动。

大力开展集团帮扶,深入推进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健全完善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联乡驻村包户帮扶责任制。

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村支“两委”建设,选好配强贫困村“第一书记”。

坚持重心下移、结对到户,优化驻村干部配备,选拔有农村工作经验、能力较强的干部从事驻村帮扶工作。

健全贫困村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稳定保障制度,完善村干部基本报酬和医疗、养老等保障机制。

【篇二:精准扶贫】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告已出,报名时间:3月18日,笔试时间:4月12日。

各位考生可加入陕西公务员考试qq交流群373226277,与群内好友一起备战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

也可以微信添加“sxoffcn”为好友,我们将第一时间推送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备考资料。

3月22日免费模考火热报名中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汇总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职位报名统计情况(截至3月19)【陕西公务员】购图书教材免费赠yy同步讲解课程【公告】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公告【大纲】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大纲【职位表】2014陕西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汇总【报告摘要】要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

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

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

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ooo万人以上。

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报告解读】当前农村扶贫进入了新的攻坚期,扶贫工作存在着扶贫退出机制缺失、扶贫手段单一、扶贫资金监管弱化、现行的贫困地区考核机制对减贫的正向激励不足等问题,部分地区“年年扶贫年年贫”,扶贫资源精确瞄准不够,工作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

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扶贫的体制和机制,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标准表述】[内容]所谓精准扶贫主要包括3个内容:一是精准识别。

对于谁是贫困人口,将制定一个识别办法,通过有效的程序识别出来。

二是精准帮扶。

针对每家每户的贫困情况,确定帮扶的责任人和具体措施,确保帮扶效果。

三是精准管理。

要建立起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把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帮扶情况录入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确保扶贫信息真实、可用。

[措施]第一,要“扶真贫”,“真扶贫”,提高扶贫精准性,建立扶贫退出机制,实行扶贫的动态管理,构建新型“滴灌”式的“到人到户”扶贫模式。

首先,精准扶贫要精准识别,瞄准扶贫对象,实现精准帮扶,精准管理。

其次,精确扶贫应做到扶贫“到人到户”?熏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

最后,要将扶贫工作纳入地方官员考核范围。

第二,要不断完善金融扶贫机制,积极发展普惠金融,将金融服务和职业培训拓展到贫困地区和社会低收入人群,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对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第三,要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重点帮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592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重视贫困地区的“硬件”开发的同时,更加重视贫困地区等“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开发,使扶贫工作从“输血式扶贫”走向“造血式扶贫”。

第四,要改变资源分散、体制分割、管理分治等“多龙治水”的碎片化现象,完善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整合扶贫资金,尽可能“打捆”统筹使用,形成扶贫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要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治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问题。

第五,要加大对贫困地区低保的转移支付力度,在贫困地区将低保和扶贫政策相衔接,着眼于消除和预防贫困,使极端贫困、一般贫困和贫困边缘群体,都能享受低保和各类公共支持项目的阳光。

第六,要完善扶贫规划与城镇化规划统筹协调机制,通过发展小城镇,对不具生存条件的地方进行整体搬迁,使搬迁的群众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

【篇三:精准扶贫建议】精准脱贫几点建议(安徽省广德县吴兴龙)要精准扶贫不得不正视以下问题:1、全国各地情况不同,如何划定贫困标准?2、如何确保动态变化中的贫困档案数据真实、准确、有效?3、如何在扶贫实施过程中不产生或尽可能少产生对扶贫政策依赖而自愿贫困或假贫困的人群,也就是扶贫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贫困人口自觉脱贫而不是自甘贫困?4、如何避免地方政府为了完成脱贫任务,从数据上制造脱贫假象?如统计前阶段性攻坚扶贫、突击扶贫,一时间数据上显示脱贫,完成统计任务后群众实际返贫。

我建议:精准、高效、务实的扶贫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扶贫工作,至少而不仅限于采用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点:全国联网,精准扶贫信息1、所有扶贫对象必须前往所在派出所进行登记指纹信息、笔迹信息、影像信息、身份证信息、其他特殊情况信息,或者由派出所集中时间对扶贫对象进行上门登记,为了鼓励信息登记,进行了信息登记的扶贫对象都可以领取100元扶贫现金(扶贫现金发放到扶贫对象的银行卡里);2、所有扶贫对象的信息全部做成电子档案,上传至全国扶贫网存档,并可由政府扶贫办动态管理;3、所有扶贫对象的贫困原因和家庭成员信息必须由所在村(居)委会调查并上报至扶贫办,供扶贫办统一上传扶贫网并分析归类;4、全国扶贫网所有信息只有政府扶贫办及公安机关可以进行查询及管理,作为国家保密信息,其他人不得查看;5、每个村(社区)每名扶贫干事(科员、领导)对点帮扶10户扶贫对象,乡镇、城区只要领导对点帮扶特别贫困对象2户,所有扶贫对象在全国扶贫网的信息每季度必须更新一次,具体工作由扶贫干事上报扶贫办,由扶贫办安排信息员管理;6、贫困标准应该按照该省省会城市人均gdp的一定比例确定贫困人口、特别贫困人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