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

PKPM知识堂—砌体结构

知识堂问答—砌体结构QITI砌体结构抗震验算结果,与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无关。

日期:2011/6/20答:砌体结构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力。

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力时,其大小与总质量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有关。

对于砌体房屋、底框砌体房屋,宜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只与地震烈度有关。

因此无论怎样修改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其地震力计算值大小不变,相应的抗震验算结果也不变。

2011/6/20答: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均将结构分离成两个或多个独立单元,地震力下各单元独立振动,结构分析应分别建模计算,不能按照整体方法进行设计,因为整体计算不符合底部剪力法的基本假定。

2011/6/20答:半地下室在<砌体结构建模与荷载输入>中按照一个标准层输入,在楼层组装为一个结构层。

2011/6/20答:半地下室作为一层在QITI模型输入时,需要将【参数定义】下“室外嵌固地面到基顶高度(mm)”参数填值。

当输入值大于0时,计算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时将不计入室外嵌固地面到基顶部分2011/6/20答:提高块体强度等级、提高砂浆强度等级、增大墙体横截面面积、增加构造柱截面面积、提高构造柱砼强度等级、增加构造柱钢筋面积、提高构造柱钢筋强度等级等措施均可以提高砌体墙体受压承载力。

QITI如何考虑?日期:2011/6/20答:QITI墙体的受压承载力验算按照轴心受压考虑,未考虑砌体受压偏心距的影响。

楼层的受压控制截面一般在下部,为轴心受压,而偏心受压一般在上部,多不是控制截面。

但是如果是由于墙厚度改变造成偏心,尤其是外墙存在下部墙厚370mm,到上层厚度减小为240mm,由于考虑外墙齐造成的偏心应该引起重视,需要用户根据《砌体规范》附录D有关公式计算影响系数,根据规范公式5.1.1补充验算。

2011/6/20答:构造柱按照砼柱输入,程序自动在抗剪、受压验算时按照构造柱处理。

2011/6/20答:通过《砌体规范》3.2.2条可知,砌体的抗剪强度仅与砂浆强度有关,而通过《抗震》规范7.2.6、7.2.7以及7.2.8条文及公式可知,抗震计算就是抗剪承载力计算。

提高块体强度等级,对于墙体抗剪承载力是没有影响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增加墙体横截面积、提高砂浆强度等级、大片墙两端设构造柱、增加中部构造柱、加大中部构造柱截面面积、提高构造柱钢筋强度等级等。

2011/6/20答:从我国多次强地震中遭受破坏的建筑来看,只有少数房屋是因为地基的原因而导致上部结构破坏的,而这类地基大多数是液化地基,易产生震陷的软土地基和严重不均匀地基,大量的一般性地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极少发生因地基承载力不够而产生震害。

《抗震》规范4.2.1条明确规定当砌体结构的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不存在软弱粘性土层,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JCCAD05版可以读取“砌体荷载”和“PMCAD恒+活”(均不含地震力),08/10版只可以选取“PMCAD恒+活”,而砌体荷载已经取消(关于具体原因以后会详细说明)QITI中如何修改柱的钢筋缺省值?日期:2011/8/9答:在“详图设计”菜单中,点击“构造柱”,进入“构造柱参数”,在对话框中修改纵向主筋,并确认。

2011/8/9答:在建模布置柱时,注意在柱的截面定义对话框中,给构造柱属性打上钩。

否则,不能按构造柱修改钢筋。

2011/8/9答:抗震计算与构造柱箍筋无关,只与纵向钢筋有关。

见抗震规范7.2.7-3式。

2011/8/9答:抗震计算的构造柱钢筋面积与只与中部构造柱有关,与端部构造柱无关。

见抗震规范7.2.7-3式说明。

2011/8/9答:当构造柱间距大于4m时,不考虑中部构造柱作用。

见抗震规范7.2.7条第3款。

2011/8/9答:局部承压是强度高的材料压在强度低的材料上,才有此问题。

梁端下部有构造柱时,是混凝土压混凝土,不存在局部承压问题。

2011/8/9 答:软件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结果确实如此。

QITI对某些梁下支座没有进行局部承压计算?日期:2011/8/9答:由于规范只给出了梁端支座的局部承压计算公式,QITI对连续梁支座中部支座,或者是两根梁重叠的支座没有进行局部承压,需要用户自行判断。

QITI砌体受压计算如何考虑风荷载?日期:2011/8/9答:QITI砌体受压计算没有考虑风荷载,目前一般砌体房屋也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4.2.6条不考虑风荷载要求。

QITI如何计算砖排架。

日期:2011/8/9答:QITI只适用于刚性房屋,不能计算砖排架。

6层、一个5层,6层的第2层地震剪力比5层的第一层大?日期:2011/8/18答:假设地震烈度8度(0.2g),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16。

下表是一个6层和5层各层剪力的对比。

设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i=100Kn,层高3m。

按抗震规范5.2.1条底部剪力法计算。

6层(Geq=0.85*600=510)Fek=0.16*510=81.6kn楼层 Gi Hi GiHi 层水平力Fi 层剪力Vi6 100 18 1800 23.31 23.315 100 15 1500 19.43 42.744 100 12 1200 15.54 58.293 100 9 900 11.66 69.942 100 6 600 7.77 77.711 100 3 300 3.89 81.605层(Geq=0.85*500=425)Fek=0.16*425=68kn楼层 Gi Hi GiHi Fi 层剪力Vi5 100 15 1500 22.67 22.674 100 12 1200 18.13 40.803 100 9 900 13.60 54.402 100 6 600 9.07 63.471 100 3 300 4.53 68.00通过对比可看到5层的第1层剪力=68kN,6层的第2层剪力=77.71。

QITI是否考虑截面面积小于0.3m2的无筋砌体强度折减?日期:2011/8/18答:考虑。

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m2)+0.7。

0.2m2时,QITI如何调整砌体强度?日期:2011/8/18答:QITI仅调整砌体部分的强度,调整系数为其截面面积(m2)+0.8,配筋部分的强度不调整。

M0.4时,QITI如何取砌体的强度?日期:2011/8/18答:目前的《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没有M0.4级砂浆,QITI按88规范取值,但是考虑到01规范材料分项系数由1.5调整到1.6。

故实际值为88规范值乘以1.5/1.6。

QITI中可以输入规范表格以外的块体、砂浆强度吗?日期:2011/8/18答:可以,QITI自动按规范表格表3.2.1进行内插或外插计算砌体强度。

2011/8/18答:不可以,建议按烧结砖输入计算,两者的强度接近。

30%时,QITI如何考虑抗压强度折减系数0.9?日期:2011/8/18 答:QITI不能自动考虑此强度折减,可以通过调整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安全等级一级),或适当减小块体输入强度,减小块体输入强度不会影响抗剪强度。

QITI考虑水泥砂浆对强度的影响吗?日期:2011/8/18答:软件按规范自动考虑强度折减。

2011/8/18答:QITI输入的砌体容重是毛容重,不仅包括了灌孔混凝土,也包括墙上粉刷、面砖等。

目前全楼只能输入一个容重值,输入砌体容重时要综合考虑全楼。

2011/8/18答:QITI不能直接计算毛料石砌体。

2011/9/1 答:构造柱纵向钢筋必须满足配筋率0.6%~0.14%。

小于0.6%时,不计纵向钢筋作用,大于0.14%时,按0.14%计算。

抗剪承载力没有提高的原因,很可能是配筋率在0.6%~0.14%范围外。

算能通过,而二层剪力小,反而通不过?日期:2011/9/1答:墙肢砌体的抗剪强度与墙的正压力有关,正压力小则抗剪强度小,二层的剪力小,但是由于压力小,抗剪强度可能更小。

(%)”后,烧结空心砖的强度没有变化?日期:2011/9/1答:“砌块孔洞率”是指混凝土砌块的孔洞率,只与混凝土空心砌块墙的强度有关,与空心砖无关。

QITI“参数定义”的结构类型中,“砌体结构”指哪些?日期:2011/9/1答:一般指多层砖混结构。

QITI设计多层的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参数定义”中的结构类型应该选择“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吗?日期:2011/9/1答:QITI中的“配筋砌块砌体结构”是指高层的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其受力特点与高层剪力墙结构相似。

多层的配筋砌块砌体结构受力特点与多层砖混结构相似,所以结构类型应该选择“砌体结构”。

QITI的抗震计算采用《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计算的抗力与荷载效应比反而小,为什么镇(乡)村建筑抗震要求更高?日期:2011/9/1答:《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主要适用对象是村镇中,无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采用木楼(屋)盖,或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圆孔板楼(屋)盖的一、二层房屋。

由于《镇(乡)村规程》适用对象的抗震构造要求较低,为保证其地震时的安全,中震情况下墙体仍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其抗震能力要求相应地比《抗震规范》中的规定有所提高。

QITI建模组装楼层时,底层层高一般取建筑层高,还是结构层高?日期:2011/9/1答:一般取结构层高,即下端到基础顶面。

当埋置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时,可取室外地面下500mm。

QITI建模时,小洞口如何输入?日期:2011/9/1答:如果是小洞口,如电表箱等,建议不要输入,以免抗震计算时,出现刚度异常大的墙肢。

建议600×600以下洞口不要输入。

QITI建模时,门连窗的Г形洞口如何输入?日期:2011/9/1答:门连窗的Г形洞口,窗下的墙体接近于填充墙,建议输入时不考虑此部分,整体按矩形输入。

QITI建模时,是否应该输入圈梁?日期:2011/9/1答:圈梁只在局部承压时,参与计算,如果圈梁上无大梁,或大梁在圈梁下,可不输入。

QITI的地震作用是用什么方法计算?日期:2011/9/9答:一般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的结果与砌体结构实际震害以剪切破坏为主的实际情况不符。

只有对于横墙较少的柔性砌体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才适用。

2011/9/9答:抗震规范7.2.3-3式计算墙中部构造柱横截面总面积时有上限限制。

QITI“砌体信息及计算”中,为什么弧形砖墙没有抗震计算结果?日期:2011/9/9答:砖墙的抗震计算只适用于直墙,用户可以根据经验将弧形砖墙近似按多段折线墙输入。

QITI墙肢受压计算时,墙轴力为何不等于1.2恒+1.4活?日期:2011/9/9答:砌体结构由于自重大,一般是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即1.35恒载+0.98活。

QITI墙肢受压计算时,考虑构造柱的有利影响吗?日期:2011/9/9答:考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