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内部控制系统设计原理章节:●内部控制概论●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和原则●内部控制系统设计的内容内容: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它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1)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2)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划分为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两大类。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对其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从会计角度实施的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除内部会计控制外其他各种内部控制。
2.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规范,以及单位的实际情况(合法合规性原则)。
2、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全员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3、应当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原则)。
4、应当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成本效益原则)。
5、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权责明确、相互制衡原则)。
6、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动态性原则、适时性原则)。
3.内部控制制度有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答:(一)组织规划控制对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控制;对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控制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授权批准职务与执行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审核监督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相分离;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相分离(二)授权批准控制1、明确授权批准方式: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2、建立授权批准体系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的层次;授权批准的责任;授权批准的程序(三)文件记录控制1.建立组织机构职能图和授权审批权限一览表2.建立全员岗位说明书3.业务程序手册4.统一会计政策5.凭证编号6.统一会计科目(四)全面预算控制1.预算体系的建立,包括预算项目、标准和程序2.预算的编制和审定3.预算指标的下达及相关责任人或部门的落实4.预算执行的授权5.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6.预算差异的分析与调整7.预算业绩的考核(五)实物保全控制1、限制接近2、定期盘点3、记录保护4、财产保险5、财产记录监控(六)职工素质控制1、建立严格招聘程序2、制定员工工作规范3、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4、加强奖惩力度5、对重要岗位员工(如采购、销售、出纳)应建立职业信用保险机制6、工作岗位轮换(七)风险防范控制1、筹资风险评2、投资风险评估3、信用风险评估4、合同风险评估(八)内部报告控制(九)电算化控制1、一般控制:主要是对电算化系统构成(人、硬件、软件)及环境实施的控制2、应用控制:对电算化处理活动进行的控制(十)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4.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步骤有哪些?答:内部控制设计应该按照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进行,通过对内部控制要素的整合和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1、了解和评估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内部控制的效果起到促进或削弱的因素,企业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首先应当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研究和分析。
各个企业的内部控制虽然有相同的原则和相近的内容,但是由于各个企业对这些原则的使用、内容的融合不同,还是存在差异的,在设计过程当中,要具体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情况来具体设计控制制度,例如:企业的经营性质、企业的组织形式的不同,决定了各种资源的使用过程和业务流程的不同,个体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加关注于人员行为的约束,而股份有限公司等大的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要结合公司治理结构进行。
2、建立内部控制结构。
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时,注意各个控制环节,注意各个控制环节和组织结构的联系,发挥各个组成部分的协同效应,同时要求内部控制制度要能够有效监督经营活动过程,预防和发现风险并及时纠正。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坚持整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首先建立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然后针对每个业务部门的机构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划分企业的组织结构,防止机构之间职能的重叠,以避免资源的重复使用和浪费。
3、确定各个业务循环的流程。
(1)明确各个业务流程的起点和终点。
在持续经营下,企业的各个业务都是不断循环的过程,要弄清业务流程的循环过程,首先要找到业务流程的起点,按照业务流转的特点,设计出整个流程。
(2)找到业务流程之间的联系。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建立的控制制度之间是广泛联系的,我们可以通过协同控制措施降低内部控制的成本和提高控制效率。
业务流程之间的联系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有的是逻辑联系,有的是财务资金联系,还有管理联系等。
4.找到关键风险控制点。
内部控制的设计要受到经济性质原则的制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能抓住关键的控制环节才能够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关键的控制点是指业务流程和企业经营活动中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要想找到关键控制点,首先要对各个业务流程进行风险评估,经营风险排序后确定关键点。
5.内部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如何?答:一个现代企业的内控制度系统在总体上应该是组织规划、项目确定和流程设计三个方面的综合,具有三维立体性。
(1)组织规划从组织角度设计内控制度,需要考虑企业的控制目标、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进而确定企业的管理跨度与管理层级、企业是实行集权制还是分权制,并建立使组织得以运行的保证——经济责任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度。
组织方面设计得好,可以营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2)项目确定所谓项目,是设计内控制度的基本单位,包括人事招聘、危机处理、合同管理、工厂消防、成本控制、财务预算与预测、采购计划、员工业绩评价等等各个方面。
(3)流程设计在典型的制造业企业中,其经营过程有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营销、配运和售后服务等项流程。
每项流程,例如制造流程,包括材料人库、材料存储、材料搬运、加工、半成品搬运、加工、成品人库存储、成品包装发运等项作业。
而每项作业,例如材料入库,包括卸载、验收、盘点、移动、摆放、记录等项任务特别重要的是,任务是由组织成员完成的,授权和责任在这里可以体现出来。
在流程设计中,就是遵循着这种相对的“流程一作业一任务”三个因素之间的依次关系进行。
二、实务练习资料:某企业领料部门领料时采用一次性“领料单”领料,假如你是该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接到有关领导的指示为企业领料业务设计流程。
要求:1.采用文字说明法和流程图法相结合的方式设计该企业领料业务流程。
2.并就所设计的领料流程具体说明哪些都是内部控制的内容?答:1、流程图:文字说明:1.仓库向供料部门、用料部门发料,向财会部门提供相应报价;2.用料部门向供料部门申请用料,向仓库领料;3.供料部门审核通过用料部门的申请;4.财会部门向供料部门提供材料财会信息。
2、反映内容:1.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
企业要健全和强化内部组织机构。
在一般情况下,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的某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要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
2.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
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如仓库材料明细帐要设专人稽核或另设记账员记账;管钱、管物、管帐人员因故离开工作岗位或调动工作时,规定要由主管领导指定专人代理或接替,并监督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或正式移交清单。
三、案例分析资料:多尼公司是一家为皮尔.卡丹公司生产服装的公司,其前总裁、财务总监和主计长被起诉利用财务报表进行欺诈。
这些管理者编制错误的分录来记录虚假的销售,并隐瞒仓库中的存货量,造成存货已经销售的假象;同时将实际销售订单的时间前移,提前确认销售收入。
这些行为使得公司在一个季度40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中有2500万美元是虚假的。
要求:1.分析该公司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上存在哪些缺陷?2.为了防范此类问题的发生应该强化哪些内部控制制度?具体措施如何?答:(1)缺陷:1、在会计控制上存在缺陷。
该公司管理者编制错误的分录,记录虚假销售,造成存货已经销售的假象,提前确认销售收入,违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不合法的财务行为;2、在管理控制上存在缺陷。
该公司违法行为的发生,均由主要的管理者操作,表明公司内部没有设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约束员工财务行为,因此管理者才大胆地违反基本的道德操守。
(2)1、要加强编制会计分录的内部控制。
措施:严格要求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并在其后附上原始凭证。
2、要加强存货业务内部控制。
措施:各种存货的收发,均需以有关负责人审核批准的凭证为准,并要及时登记入账3、要加强销售业务记账程序措施:采用按产品或劳务类别分别设置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费用、销售税金等账页和销售汇总表的记账方式。
班级考评:教师评阅: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