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市场分析和预测(ppt 59页)

旅游市场分析和预测(ppt 59页)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5)
表4-3 房县国内游客性别、年龄结构统计表
地域
男 女 ≤14 15~ 25~ 45~ ≥6 总 性 性 岁 24岁 44岁 64岁 5岁 计
房 人数(人) 132 62 5 51 114 23 1 194
县 百分比
(%)
68.0 32 2.6 26.3 58.8 11.9 0.5 100
于某些时期时,P n值会增大。 主要用于对不同旅游地进行比较或用于考察某一设
施随时间变化而出现的高峰趋势。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
1.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的主要内容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是市场细分和定位的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构成:本地、周边、本省、省外、海外。 (2)人口学特征构成:性别构成、年龄构成、文
响旅游规划。
4.3.1 旅游市场细分(续2)
2. 旅游市场细分的标准 地理环境因素:地理区域、行政区域等。 旅游者人口统计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收入、家
庭结构、种族、宗教、国籍、社会阶层、受教育程度、 文化与血缘关系等。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点:购买动机、购买状态、品牌 信赖程度、服务敏感程度及广告敏感程度等。
第一手资料调查:
1) 询问调查法:问卷法、 访谈法。
2) 观察记录法: 3) 实验调查法:
4.1.2 旅游市场调查的方法(续2)
表4-1 旅游市场调查方法比较
4.2 旅游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其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 包括:
客源市场的空间结构分析;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
化程度构成、职业构成、收入构成。 (3)消费行为构成:出游目的、出游方式构成、
出游交通工具构成、停留时间、住宿方式构成。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1)
2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举例 (1)客源市场的地域结构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表4-2: 湖北省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结构 图4-1: 2000年湖北省接待的入境过夜外国游客数排序
(1)季节性强度指数(R)的计算公式
12
R xi 8.332 /12 i1
式中:Xi为各月游客量占全年的比重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2)
(2)季节性强度指数的意义 R值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越均匀;R值
越大,时间变动越大,旅游淡、旺季差异越大。 它较适用于不同年份(时段)的比较和不同旅游地
1. 旅游目标市场定位的含义 旅游地根据自身优势、竞争状况、旅游者偏好等
主客观条件,确定自己的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中的目 标消费者群的过程。
4.3.2 旅游目标市场的定位(续1)
2. 目标市场的划分 按目标市场的重要程度不同分为:一级目标市场、
二级目标市场、三级目标市场。 按目标市场的稳定程度不同分为:稳定市场、机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3)
2. 旅游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集中性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的集中性集中性可以用地
理集中指数(G)来定量分析。 (1)地理集中指数计算公式
G 100
n
xi
2
i1 T
式中: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 为旅游 地接待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4)
(2)地理集中指数(G)的意义: 游客来源越少越集中,G 值就越接近100;G
值越小,则客源地越多越分散。 对于任何一个旅游地,客源地越分散,旅游经
营越稳定,如果客源太集中,易受到客源地(国) 社会、经济、政治等变化的冲击。 (3)应用举例: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5)
地理集中指数举例 南京市旅游客源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参考文献: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理论及其研究意 义——以南京市为例,万绪才等,《人文地理》 1998,3期。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旅游客源的空间结构主要指旅游者的地理来源
和强度。
1.旅游市场范围的确定
(1)空间距离市场范围
引力模型公式:
Tij
G
Pi A j
D
a ij
式中:Tij为客源地 i 与旅游目的地 j 之间旅游次数的 某种量度;Pi为客源地 i 的人口规模、财富或旅行倾向的 量度;Aj为目的地 j 的吸引力或容量的某种量度;Dij为客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6)
1. 南京市1995-1996年境外客源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7)
计算得1996年 G=45.40 G值较大; 但与 1995 年(G=48.16)相比有所减小。说明南京市 境外客源市场趋向较稳定状态。 2. 南京市国内客源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1996年10月至1997年10月国内客源市场区域分布情况表
3. 旅游市场的高峰性 客源市场高峰性特征可以用高峰指数(Pn)来度量。 (1)高峰指数的计算公式:
Pn
V1 Vn
n 1V1
100
式中:V1为最繁忙时期的游客数;Vn为在第n个时 期内的游客数;n为参照时段(1=最繁忙时期)。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7)
(2)高峰指数的意义: 当游客量在所有时期都相同时,Pn=0;当游客集中
十 人数(人) 477 216 3 199 346 119 26 693


百分比 (%)
68.8 31.2 0.4 28.7 49.9 17.2 3.8 100
注:十堰市数据引自《湖北省旅游统计》(1999)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6)
表4-4 房县国内游客职业结构统计表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7)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2)
表4- 2 湖北省接待的入境游客总数中 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的比重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省旅游局的相关资料计算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3)
人次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加拿 大
法国
澳大 利亚
新加 坡
4.1.1 旅游市场调查的内容(续2)
旅游人次:指一定时期内来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者 人次总数;
人均消费:为一定时期内旅游者消费总额与旅游人 次之比,也即旅游者消费额的算术平均值;
人均停留时间:即一时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停 留时间的算术平均值;
出游率: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出游人次与其人 口的比率;
①自然地理环境 ②经济与社会文化环境
③政策法律环境
①总体状况
②游客消费行为
①竞争者的数量、分布与实力; ②竞争者的优势与不足; ③与竞争者合作的可能性。
4.1.1 旅游市场调查的内容(续1)
需求调查的主要指标可分两大类: 衡量来访旅游者实际状况的指标: 如旅游人次、人均消费、人均停留天数 衡量客源市场需求潜力的指标: 如出游率、重游率、开支率等。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9)
表4-6 房县游客旅游动机统计表
从表中可见,房县游客出游动机主要集中在观光、休闲 度假旅游,其比例高达63.15%;其次是公务和商务旅游。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10)
表4-7 房县国内游客出游方式统计表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11)
表4-5 房县国内游客学历层次统计表
从表中可见,房县国内游客学历层次较高,大专以上学 历占49.46%;但硕士以上游客少,高中及初中以下游客 多为在校学生。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8)
(3)消费行为构成分析 表4-6:房县游客旅游动机统计表 表4-7:房县国内游客出游方式统计表 表4-8:房县国内游客出游信息来源统计表 表4-9:房县国内游客停留天数统计表
源地 i 与目的地 j 之间的距离; G、a为经验参数。
பைடு நூலகம்
4.2.1 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续1)
根据距离衰减法则,旅游者的行为(活动)空间变化 遵循距离递减的规律,距离愈近,活动的机会愈多,距离 增加,活动机会减少。由此可以得到以旅游地为中心的周 边地区客源地的旅游次数或旅游流量的某种度量值,并根 据其随距离变化曲线的拐点划分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和 三级市场的范围。
(设施)的比较。 R值不仅取决于旅游客源变化,而且随选择分析的
时段长短而变化。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3)
(3)季节性强度指数应用举例 桂林市1981-1985年国际客源市场季节性分析
4.2.2 客源市场的时间分布结构分析(续4)
1981年 R1=4.67 1982年 R2=2.62 1983年 R3=3.36 1984年 R4=2.66 1985年 R5=3.05 由上述5年的R值可知,桂林国际旅游客源 时间变化强度较大,其中1981年最大,以后各 年度强度趋向接近。
重游率:指来旅游地的旅游人次与旅游人数之比, 亦即旅游者来目的地旅游次数的算术平均值;
旅游开支率:指旅游开支与其年均收入之比率。
4.1.2 旅游市场调查的方法
第二手资料调查:
1) 外部资料:各种媒体上 公开传播的有关资料。
2) 内部资料:内部的档案、 文件等。
4.1.2 旅游市场调查的方法(续1)
表4-8 房县国内游客出游信息来源统计表
4.2.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分析(续12)
表4-9 房县国内游客停留天数统计表
国内游客停留类别集中在不过夜和逗留1-2天左右时间, 分别达62.03%、26.74%。从调查情况来看,逗留1-2天的游 客主要是公务、商务及会议游客;
从武当山、神农架过境游客逗留时间短,基本不过夜, 表明房县旅游产品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