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暖云降水原理
43
2019/3/11
暖云人工增雨
把盐质粒播撒到云底附近,以便提供形成云滴所必须的核。
44 2019/3/11源自452019/3/11
吸湿性凝结核
46
2019/3/11
小结
1. 大水滴的存在是暖云 降水得以发生的关键。 2. 播撒吸湿性巨核可以 增加暖云中大水滴数 浓度。 3. 吸湿性巨核在云底催 化,影响暖云核化过 程。
21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 对于所研究的云滴表面薄层,假设所有物理量均与 方向无关,即各向同性。
– 由D的定义式有
d v d v dM 2 AD 4 l D dt dl dl dM dl 2 4 Dd v dt l
22 2019/3/11
水滴通过水汽扩散产生凝结增长的半径变 化方程(Maxwell方程,1890)
25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 讨论
• 凝结增长正比于e-Ern • 半径增长率与r成反比,即随r的增大,r的增长率将减小
– 质量为10-12克(r=0.48μm)的NaCl核,在过饱和度ΔS=0.0005的 环境中长成半径r=50μm的水滴,需11.5小时
Lv Tr T s (Tr ) s (T ) s (T )( 1)( ) 2 RvT T
三个方程相结合,可以得到:
4 r[ v / s (T ) 1] dM 4 r[ S 1] Lv Lv Lv Lv 1 1 dt ( 1) ( 1) K aT RvT D s (T ) K aT RvT D s (T )
19
纯水
纯溶液滴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 对云滴的增长或变小,都假定是由于空气中的水汽 分子扩散所致。 水汽密度梯度的球面积为A。由于此水汽密度梯度 的作用,使单位时间通过此球面积的水汽质量 为 dM 。
dt
d v – 设某点周围的水汽密度梯度为 dr ,有一个垂直于此
20
2019/3/11
dr 4 r w 4 rD v rv dt
2
dr D r v rv dt w
24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 水汽密度水汽压
1 e Ern 状态方程 v rv Rv T Tr dr D e Ern r dt w Rv T Tr
尺度 本质 原因 途径 对流 孤立对流 举例
Cu、Cb、Ac等 镶嵌对流, Ac、Cc等 即细胞对流 斜升 锋面斜升 暖锋、缓行冷锋、静止锋上的Ci、Cs、 As、Ac、Ns等 地形斜升 上坡雾、Sc等 波动 风切变 荚状、波状、涡条状Ci、As、Sc等 气流过山 暖湿空气流经冷 暖区雾、海上及陆上平流雾及Sc等 地面 夜间辐射冷却 地面、逆温层顶、尘埃或云层顶部形 成的辐射雾及层状云
霭 霭 停 云 濛 濛 时 雨
云雾形成的宏微观条件
尺度 本质 增 湿 宏 观 过 程 乱 流 混 合 原因 平流增湿 途径 冷空气流经暖水面 蒸汽雾 举例
湿空气流入冷地面
雾、有时地面附有淞附物
水汽运载 继之以上升膨胀冷却 为形成云创造重要条件 辐合 湿空气垂 乱流层顶降温增湿而 St、Sc等 ( 直混合 致 温 冷湿空气被混合后增 锋际云雾 湿 均 湿空气水 温增湿(增湿为主) 变 平混合 暖湿空气被混合后降 ) 温降湿(降温为主)
云滴的凝结增长
dM 1 dt D A d v 意义:单位水汽密度梯度作用下, dl 在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水汽密度梯
– 定义水汽分子扩散系数为
度的单位面积的水汽扩散质量; D恒为正值。
T D 0.211 T0
1.94
p0 o o , 40 C T 40 C p
29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S 1 dr r dt L2 w w RvT 2 K a RvT DE T
dr S 1 r dt a b
1 2 2 t r r0 c
30 2019/3/11
• 影响暖云降水的基本原理就是扩展云滴 谱。
40
2019/3/11
暖云人工增雨原理
• 暖云降水机制 • 人工影响暖云基础 • 人工影响暖云原理
41
2019/3/11
暖云人工增雨
基本原理
在因为缺乏大水滴而不能降水或降水强度不 大的云内,改变云内滴谱分布,使之变宽,促使
云内碰并过程有效地进行,从而导致降水的产
dQ 1 dt K A dT dl
dQ 4 rK a T Tr dt
27
dQ -Lv dm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克拉珀龙—克劳修斯方程
des Lv es 2 dT RvT
d s
Lv 1 dT dT 2 s RvT T
对上式有温度Tr积分到T,对应饱和水气压为 s (Tr )
湿空气达到饱和的主要途径
Moisture
Moisture
云雾形成的宏微观条件
尺度 本质 原因 冰相出现 冻结核 途径 云顶或高云的冰晶自然播撒 举例 雪幡
新冻结核增入
产生雷达 回波
微 观 过 程
降温达冻结核活化温度 雪花下降融为大滴 降 低 吸湿性巨核溶化形成大滴 水 大滴出现 混合核表面吸湿成大滴 汽 饱 碰并成大滴 和 标 溶液出现 盐粒或SO2、CO2、NH3等溶入水滴 准 高温水滴被气流带入低温区 高温区有低温气流进入 局地膨胀降温 水滴带电 离子附于水滴
– 而海洋性暖积云的滴谱较宽,云体内含有较多 的大水滴,通过大云滴碰并小云滴,易实现云 雨转化。总之,大水滴的存在是暖云降水的关 键。
38
2019/3/11
暖云人工增雨原理
• 暖云降水机制 • 人工影响暖云基础 • 人工影响暖云原理
39
2019/3/11
人工影响暖云降水的基础
• 暖云中水滴大小均匀,不易降水。
47
2019/3/11
思 考
冷云降水 形成的 物理机制
冷云降水 人工增雨机制
48
2019/3/11
4 2019/3/11
宏 观 过 程
降 温
上升 膨胀 冷却
平流 冷却
辐射 冷却
湿空气达到饱和的主要途径 - 降温机制
湿空气达到饱和的主要途径 - 降温机制
湿空气达到饱和的主要途径 - 降温机制
云雾形成的宏观条件
Lee wave cloud
Peak
9 2019/3/11
湿空气达到饱和的主要途径 - 降 温机制
• 单凭凝结作用,形成的 云滴谱仅是半径为1到10 微米间的较均匀的狭谱。
凝结引起滴谱演变(示意图)
降水发生困难!!!
32 2019/3/11
暖云碰并过程
• 碰并过程是暖云 降水形成的 主要微物理过程。
• 粒径大于20µm 的云滴出现, 碰并过程才能 有效发生。
33
2019/3/11
微滴下落碰并增长
– 引入柯拉方程
dr D r dt w Rv
e E T Cr Cn 1 3 Tr r r T
26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 定义导热系数 意义:单位温度梯度作用下, 在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温度梯 度的单位面积的能量; – 热扩散方程
云滴的凝结增长
S 1 dr r 2 dt L w w RvT 2 K a T RvT D T , P E T
15 10 5 0 -5 -10 -15 0 t 5 10
云滴凝结增长
31
r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第二章 人工影响天气原理
暖云人工增雨原理
人工影响天气包括:
• 人工增雨(冷云、暖云)
• 人工防雹
• 人工消雾
• 人工削弱闪电 • 人工削弱台风 • 人类无意识影响天气
2 2019/3/11
暖云人工增雨原理
• 暖云降水机制 • 人工影响暖云基础 • 人工影响暖云原理
3
2019/3/11
云雾形成的宏微观条件
空气 浮力 空气 阻力
地球 重力
碰并增长与凝结增长对比
云滴凝结 增长 云滴碰并 增长
35
2019/3/11
云滴谱分布
海洋性 暖积云 大陆性 暖积云
36
2019/3/11
云滴碰并增长
海洋性 暖积云
大陆性暖积云
37
2019/3/11
暖云人工增雨
– 大陆性暖积云很难产生降水,降水效率不高。 是由于云滴谱很窄,云滴大小较均匀,碰并过 程进行得很慢。
生,提高降水效率。
42
2019/3/11
暖云人工增雨
• 向暖云提供大云滴的方法也有二种: 直接喷洒水滴 播撒吸湿性物质(NaCl, CaCl2……)
• 引入盐粒后,影响其成长的因素主要是云中的上 升气流速度、液水含量大小及云体厚度等自然条 件,同时引人盐粒的大小、浓度及催化部位、时 间也直接影响人工催化的效果。
⑤能量守恒方程 关系
⑥柯拉方程
17
质量、热扩散的
云滴特点
2019/3/11
云滴的凝结增长
柯拉方程 云滴特点
可以看出,溶液滴的饱和水 汽压是由三个因子决定的: 温度效应:由E∞决定,T越 高,Ern越大;曲率效应: 由Cr/r决定,r越大,Ern越 小;浓度效应:由Cn/r3决 定,浓度越大,Ern越小。
降温
工业雾 产生雷达 回波 飞行尾迹 不重要
云雾形成的宏微观条件
尺度 本质 原因 途径 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