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预防与日常保健一、什么是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阻塞,或者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死)的心脏病,亦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缺血性心脏病。
二、冠心病的主要表现1.心绞痛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类型。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随着血管壁脂质沉积增加,粥样斑块增大,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流人心肌的血流受限,当劳力活动心肌需氧增加时,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
不同人的心绞痛发作表现不一。
多数人形容其为“胸部压迫感”、“闷胀感”和“憋闷感”,部分患者感觉向左肩部、背部、颈部或咽喉部放射,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症状。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为冠心病的严重表现,胸痛症状持久而严重,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该部分心肌因为没有血液供氧而坏死。
多数由于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凝块阻塞)或血管痉挛等因素引起。
三、如何预防冠心病预防冠心病就是在没有冠心病证据的人群中减少发生冠心病的危险。
主要是针对易患人群,控制易患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的形成。
1.戒烟吸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应坚决戒除。
2.限量饮酒过多饮酒可以增加体重及收缩压,减低左心室功能及引起心律失常,对身体不利;中等量饮酒可提高血浆中高密度脂蛋白(HDL),但是害处比好处多;少量饮酒可能通过凝血系统发挥防护作用。
3.合理膳食饮食清淡,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人,多吃鱼类、蔬菜和水果。
4积极防治高脂血症5.保持血压正常稳定理想血压是120/80mmHg。
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包括保持正常体重,限制酒精、食盐摄人,保持适当钾、钙和镁摄人,以及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降压药衅见“高血压的预防与日常保健”)。
6.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稳定情绪,避免精神紧张,不要暴怒、惊恐、过喜,因为心情突然改变,易导致冠状动脉血管痉挛,诱发心绞痛。
7.适量运动每周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体育活动(方式自定)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环节。
8.维持血糖正常,积极防治糖尿病9.积极治疗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高危患者,建议积极治疗,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10.避免超重,减轻体重,避免过度饮酒,减少食物摄入量,增加体力活动,消除过度的精神紧张等。
如经半年至2年充分的膳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而无效的,可考虑药物治疗:11.重视发病后的养护不要急忙走路、赶公共汽车、急上楼梯、顶风骑车、搬重物等,因为这些动作易使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导致心肌缺氧而发生心绞痛。
身边常备药物,以防不测。
如保健盒内有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硝酸甘油、消心痛等,并随身携带。
四、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方法1.食物选择大豆和花生,大豆及豆制品含有皂草碱的纤维素,具有减少体内胆固醇的作用。
花生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洋葱,洋葱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
实验证明,冠心病患者每日食用100克洋葱,可能有降低血脂作用。
茄子,茄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紫色茄子还含有维生素P。
常吃茄子可以防止胆固醇升高,茄子纤维中含有皂草碱,可增加微血管的弹性。
菇类和食用菌,蘑菇等食用菌富含蛋白,低脂肪,不含胆固醇,可能有一定的降脂降压作用。
黑木耳能够防止血栓形成。
藻类,海带、紫菜、海蜇、石花莱等。
均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尤其是褐藻酸盐类具有降压作用。
其中淀粉类的硫酸脂具有降脂功能。
2食疗方案海带粥,水发海带25克,与粳米同煮粥,加盐、味精、麻油适量,调味服食。
每日早晨服食。
海藻黄豆汤,昆布(即海带)、海藻各30克,黄豆150—200克,煮汤后加适量调味品服食,适用于冠心病并高脂血症、高血压者食用。
3饮食禁忌忌高脂肪、油腻、厚味食物,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应坚持“三低二高一优”的原则,即: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优质蛋白。
少吃某些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脑、脊髓及蛋黄、鱼籽和多种贝类。
如经常吃这些食品,会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忌高糖饮食,糖尿病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并且可以使甘油三脂的合成增加。
所以,冠心病患者应忌高糖饮食:。
控制钠盐摄入量,过多地摄人食盐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所以,冠心病患者应控制钠盐的摄人量。
戒烟限酒,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对循环系统有直接损害作用,可使人体的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上升、心律失常。
吸烟时大量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下降,从而使心肌发生缺氧,可以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紊乱、猝死。
忌暴饮暴食及大量饮用兴奋性饮料,暴饮暴食可使消化道的血运加强,导致心肌供血供氧量相对不足,并可使胃肠道压力上升、充血,横膈抬高。
还会使血糖、血脂增加,血液粘稠,流动缓慢,引起心肌缺血缺氧。
尤其是晚餐,冠心病患者更不宜大量进食。
五、冠心病患者养生保健注意事项l.劳逸结合应避免过重体力劳动或突然用力,不要劳累过度。
走路、上楼梯、骑车的速度根据病情而定,以不诱发心绞痛和心肌缺血为度。
饱餐后不宜运动。
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减少心肌供血,易诱发心绞痛,因此,应注意保暖。
性生活时处于高度兴奋,血液循环加快,全身及心脏需氧量增加,而冠状动脉供血则相对不足,易发生心绞痛,故宜适当节制,以不诱发心绞痛和心肌缺血为度。
2.适当休息心绞痛时最好稍稍躺卧休息一会:平时可正常工作、但不宜过度劳累。
心肌梗死诊断明确后,应绝对卧床休息:3.体育锻炼运动应根据各人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选择,如走路、打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操等。
量力而行,使全身气血流通,减轻心脏负担。
4.积极治疗坚持必要的药物治疗:对能加重冠心病病情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都必须服药加以控制。
六、冠心病患者必备的急救药盒冠心病发病紧急,因此,冠心病患者家中最好能够备有专门的药盒。
一般说来,药盒中应当备有速效硝酸甘油片、消心痛等。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及时使用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氧消耗,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心绞痛。
倘若心绞痛频繁发作,可服用消心痛,每次1-2片,每日3-4次。
在使用药盒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每个药瓶只能装一种药,不得混装,以免忙中用错。
第二,要经常检查药盒的药物,看看种类是否齐全,缺少的药物应及时补上。
如果有变质、破碎的药品要及时更换,特别是硝酸甘油片,有失效期,如果过期会影响效果。
第三,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第四,冠心病用药有些怕潮湿,有些怕挤压,有些怕光照,必须妥善保管。
第五,要将药盒放在取出方便而固定的衣服口袋里,对这个装药盒的口袋,家人也要熟悉。
夜间睡觉时应将药盒放在就近处,以便急用随手即得。
第六,冠心病发作时,除用药外,患者还不能忘记就地休息。
病情如果严重,应立即送医院作进一步诊治,切莫延误病情。
七、如何早期发现冠心病1.心悸:心悸是患者自觉心跳过快伴有心前区不适,特别是中老年人反复发生不明原因的心悸且伴有心前区不适,则可能是冠心病的早期信号2.气短:在轻微的体力劳动或上楼时,即感到气促,夜间不能平卧而无其它原因,则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3.胸痛:中老年人不明原因反复出现劳累后胸骨局限性闷胀感,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以缓解,则应注意是否为心绞痛4.晕厥:晕厥是由于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短暂意识丧失。
如突然出现晕厥且伴有心动过缓、心律率乱等表现,则应高度怀疑冠心病的可能有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防患于未然。
八、冠心病患者奠忘常补水水有止渴、镇静、稀释血液、散热、润滑、利尿、运送营养等功效,已有研究证明,水与老年人冠心病发作密切相关。
据统计,心绞痛、心肌梗死多在睡眠时或早晨发作。
老年人由于生理衰老等各种因素,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血液黏稠度也较高。
人在夜间因呼吸和出汗会消耗部分水分,加之老人常有起夜(小便多)习惯,水随之消耗也较多。
夜间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量减少,血小板凝聚,粥样硬化的血管更易产生栓塞,当栓子脱落在脑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内时,心肌就可出现急性供血不足导致坏死。
所以,老年人尤其患冠心病的老年人,重视饮水是预防心梗发生的重要保健方法之一。
由于不少老年入神经中枢对缺水反应不太敏感,会因“不渴”而不愿喝水,身体经常处于一种轻度脱水状态而不自觉。
因此,老年人即使口不渴也要常喝点水。
可根据自身情况,在临睡前半小时,适当喝些水。
早晨起床后,首先饮一杯水(200ml左右),可及时稀释过稠的血液,促进血液流动。
夜尿多者,起解时可喝些白开水,能补偿体液的消耗。
当气候炎热或饮食过咸时,更应多喝些水,这既可补充流失的水分,也可将废物及时排出体外,防止人体酸性化而损害血管。
九、冠心病患者要加强心理的自我调整冠心病患者大多与人的性格心理活动有很大关系,所以在我们生活当中,要注意,心理的调整,从以下四个方面去预防,治疗冠心病:l、遇事心平气和。
冠心病患者往往脾气急躁,故易生气和得罪别人。
必须经常提醒自己遇事要心平气和,增加耐性。
’2、要宽以待人。
宽恕别人不仅能给自己带来平静和安宁,有益于冠心病的康复,而且能赢得友谊,保持人际间的融洽。
所以人们把宽恕称作“精神补品和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3、遇事要想得开,放得下。
过于精细、求全责备常常导致自身孤立,而这种孤立的心理状态会产生精神压力,有损心脏。
冠心病患者对子女、对金钱、名誉、地位以及对自己的疾病都要坦然、淡化。
4、掌握一套身体锻炼心理调节的方法。
如自我放松训练:通过呼吸放松、意念放松、身体放松或通过气功、太极拳等活动,增强自身康复能力。
十、冠心病与天气的关系冠心病患者受寒冷的刺激,会使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心脏需氧指数相应增高,然而有病变的冠状动脉不能根据心脏的需要,相应增加对心脏的血液供应。
而且经口和鼻吸入的冷空气还可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对心脏供血减少。
寒冷刺激使心脏血液供应需要量增加,又因冠状动脉的收缩而减少了对心脏的血液供应量,两方面均能促使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
如果心肌缺血很严重或持续时间很长,则发生心肌坏死,即为急性心肌梗塞。
此外,寒冷还可能影响血小板的机能,使其粘滞度增高,易形成动脉血栓。
因此冠心病人在寒流突降,大风聚起时,要做好预防,以免病情恶化。
具体措施是:1、注意保暖,出门时最好戴口罩,以防冷空气刺激;2、避免迎风疾走;3、避免疲劳、紧张、激动;4、避免引起冠心病发作的其他诱因,如吸烟、饱餐等;5、坚持预防用药。
十一、长期夜间工作易患冠心病丹麦国家职业健康研究院的专家在全国开展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表明,夜间工作者易患冠心病。
专家们以1293888名20-59岁的男性作为调查对象,分白天、夜间两组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
结果表明.夜间工作组因冠心病人院治疗者比白天工作组多1.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