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综合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兼具铁的高强度和铝的低密度。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氮化钛(Ti3N4 )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以TiCl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Ti3N4和纳米TiO2 (如图1)。
④铜离子与氨气之间存在配位键,氨气中N与H形成共价键,[Cu(NH3)3CO]+与Ac-之间是离子键,故该题选abd。
(2)①X位于8个顶点和一个体心,晶胞中一共含有2个X,由化学式XY2可知,该晶胞中含有4个Y,又1、2、3、4号Y原子在晶胞的上下面上,则实际为2个Y原子,则5、6号Y原子均在晶胞内部。
②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知,XY2晶体的熔沸点______(填“>”“=”或“<”)固态氨的熔沸点。
③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nm,密度为ρg/cm3,XY2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
【答案】(1)①3d10②N>O>H氮原子的2p轨道为半充满结构,相对稳定,氧与氢比较,氧原子核电荷数大,非金属性强,难失电子,极性③sp3sp2④acd(2)①内部②>③
(2)X、Y、Z、W形成的有机物YW(ZX2)2中Y、Z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
(3)Y、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Q单质的粉末加入到ZX3的浓溶液中,并通入W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和Na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该离子化合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Na+的配位数为________,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__________。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 ·cm3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则两个最近的W离子间距离为nm。(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
(3)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
A.共价键B.金属键C.氢键D.配位键E.分子间作用力
石墨中碳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熔沸点比A__________ (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晶格能/kJ·mol-1
786
715
3401
(5)科学家通过X-射线探明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
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24s2(2)Mg12(3)7O>N>C(4)12(5)TiN>CaO>KC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Ti位于第四周期,第IVB族,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2)金属M的第三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所以M应为短周期第IIA族元素,又因M可把Ti置换出来,所以M应为Mg,其晶体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故答案为:Mg,12;(3)化合物甲的分一个,共7个,根据化合物乙的结构可知Sp3杂化的原子有羟基中的氧,氨基中的氮,碳链上的三个碳,C、N、O都位于第二周期,原子序数递增,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的电负性关系为:O>N>C,故答案为:7,O>N>C;(4)由晶胞结构可知,N原子位于立方体晶胞的8个顶点,6个面心,而Ti原子位于立方体晶胞的12个棱中点和1个体心,根据均摊法可算出该晶胞中N原子个数为8× +6×=4,该晶胞中Ti原子数为:12×+1=4,晶胞质量为m=×4+×4=,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立方体边长的一半,所以立方体边长为2apm,则晶胞的体积Vhttp://www.(未来脑教学云平台|+_=(2a×10-10)3cm3,所以晶体的密度ρ==;以顶点的N原子为例,顶点的N原子离面心上的N原子距离最近,则与顶点N原子同层上的有4个晶胞中的4个面心上的N原子,同样上层4个,下层4个,共12个,故答案为 ,12;(5)由表中数据可知,离子晶体所带电荷越大,晶格能也越大,KCl中,离子都带1个单位的电荷,CaO中离子都带2个单位的电荷,TiN中离子都带3个单位的电荷,所以晶格能TiN>CaO>KCl,而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熔点越高,所以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iN>CaO>KCl,故答案为:TiN>CaO>KCl。
【答案】(1) 1s22s22p63s23p2(2) sp2、sp3;平面三角形;(3) SiO2;SiO2为原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
(4) 2Cu+8NH3+O2+2H2O 2[Cu(NH3)4]2++4OH−;(5) Na2O;4;立方体;×107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结构综合推断题,涉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合物中心原子的杂化,分子空间构型,晶胞的有关计算等。X、Y、Z、W、R、Q为前3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H元素;Y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是C元素;Z原子单电子数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是N元素;W与Z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的低,原子序数比N大,是O元素;R与Y同一主族,是Si元素;Q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电子层电子均处于饱和状态,是Cu元素。(1)R(Si)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2) X、Y、Z、W形成的有机物CO(NH2)2中C、N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sp2、sp3;http://ww_未来脑教学云+平+台?离子中心原子N孤电子对数形成3个,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3) Y、R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别是CO2 和SiO2,沸点较高的是SiO2;SiO2为原子晶体,CO2为分子晶体;(4)将Q(Cu)单质的粉末加入到ZX3(NH3)的浓溶液中,并通入O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生成铜氨络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8NH3+O2 +2H2O 2[Cu(NH3)4]2++4OH −;(5)该晶胞中钠离子位于晶胞体心,有8个,氧离子位于顶点和面心,分摊4个,所以化学式为Na2O;Na+的配位数为4;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立方体;晶胞体积为http://www.wln1_未?来脑教学云平台*@,则两个最近的W离子间距离为×107nm
④生成物[Cu(NH3)3CO]Ac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键b.金属键c.共价键d.配位键
(2)某离子型氢化物化学式为XY2,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6个Y原子(○)用阿拉伯数字16标注。
http:*//www.wl(_未来脑教学云平台+ ①已知1、2、3、4号Y原子在晶胞上、下面上。则5、6号Y原子均在晶胞_________(填“侧面”或“内部”)。
【备注】无
2.X、Y、Z、W、R、Q为前3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Y有三个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Z原子单电子数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W与Z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的低,R与Y同一主族,Q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电子层电子均处于饱和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1)R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①请写出基态Cu+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水溶液中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其中NH3应为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③醋酸分子(CH3COOH)中的两个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中的M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
I1
I2
I3
I4
I5
电离能/kJ·mol-1
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M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________。
②XY2晶体为离子晶体、固态氨为分子晶体,所以XY2晶体的熔沸点比固态氨高。
③一个晶胞中含有2个XY2 ,XY2http*://未?来脑教学云平台@?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则晶胞的质量为g,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nm,则晶胞的体积为=a3 ×10-21cm3,晶胞的密度为ρg/cm3 ,则=a3×10-21,解得NA=。
(5)金刚石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若金刚石的密度为ρg·cm-3,试计算碳原子的半径为__________pm(用含ρ式子表示,不必化简)。
【答案】(1)同素异形体 (2)I1(N)>I1(O)>I1(C)(3)ABE sp2
(4)低金刚石是原子晶体,而足球烯为分子晶体(5)
【解析】本题考查同素异形体、核外电子排布、第一电离能、杂化方式等、晶胞的结构和计算等。(1)金刚石、石墨、足球烯和碳纳米管都是碳的单质,根据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它们结构都不同,所以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碳是6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碳的基态电子排布图为: ;(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是N原子的最外层处于半满结构,比较稳定,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I1(N)>I1(O)>I1(C);(3)石墨是层状结构,在同一层内碳与碳之间形成C-C单键,是σ键,而在层与层之间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所以石墨中存在的作用力是σ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选ABE,在层内每个碳与周围三个碳形成共价键,所以碳的杂化方式为sp2;(4)A是金刚石,原子晶体,C是足球烯为分子晶体,所以C的沸点低;(5)根据图A及题目中的描述,根据金刚石晶胞的结构图可知,金刚石晶胞是面心立方堆积完之后还在四个四面体里有原子,也就是说在金刚石晶胞的体对角线上连排了四个原子,并且相切,所以体对角线长度就是碳原子半径的8倍,设晶胞边长为a ,碳原子的半径为r,即a=8r,∵碳原子的质量=,又∵每个晶胞中含有碳原子个数=4+8×+6×=8,由=,得a =2×,∵a=8rhttp:/*/www.!未来脑教学云平台##,∴r=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