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工程-专业导论

信息工程-专业导论

专业导论心得体会
1.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导论这门课程?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爆发,世界开始步入现代化建设,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里,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一些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日益成为老百姓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信息”变得无处不在了。

作为新一代人,我们有权利有义务学习这种技术,把世界引导到一个新纪元。

学习专业导论这门课程,无可置疑,是必要的,是不可忽略的。

从很多实践中,我们都得到一个共同的道理,我把它认为是真理,那就是没有理论就没有实践。

所有的实践都建立在理论之下,理论给我们提供了方法,知识,因此,专业导论是必要的。

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什么是信息科学,什么是智能信息这些极为专业的名词,作为该专业的学生都不知道,真笑坏人。

在专业导论中,我们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而且开豁我们狭窄的视野。

以前,在我看来,一块板上装上了许许多多的电容电感,然后实现巨大的操作功能,那是不可想象的,或者说是无法想象的。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只学到如何装拼一个工具,在“为什么”上我们还是一无所知的。

综上看来,为了实现操作的可行性,实践的理论性,我们必须学习专业导论,这就为什么在大一我们首先学习专业导论。

2.专业导论课程主要讲述了哪些科学技术?
专业导论中讲述了许多信息方面的科学技术,可分为下列几点:
(1)信息的获取; 包括非电量电测、信号处理、测量、信息特征获取、机械学习、信息检索。

(2)信息的传递;包括通信网络、交换系统、通信系统、保密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信息安全的综合防范。

(3)信息的处理;包括常规信息处理方法、智能信息处理的应用。

(4)信息的执行;包括信息显示基本方法。

3.讲授的每个科学技术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信息获取是信息过程的第一环节,因而也成为信息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对象。

依据情况的不同,人们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信息,而可以从各种数据库中间接获取信息。

对于一个信息系统来说,信息获取是首要工作,只有充分获取了各种信息,系统才能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工作以达到设定的目标。

如同打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信息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这里的“事物”泛指一切可能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包括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这里的“运动”也是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思维和社会的运动。

因此,信息的获取对象有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感知或者通过工具获的,这就是信息的获取。

(2)通信的本质就是信息传递,它是信息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的任务是及时准确安全地完成信息在空间上的传递。

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是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因此,通信网络担当了信息传递的桥梁。

于是,网络安全就被带动了。

黑客通过各种不法手段盗用我们的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崛起让信息的传递走向规范化,合理化以及安全化。

(3)信息获取和传递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信息来解决问题,而为了达到一定的应用目的,通常需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设当得处理(也称加工)。

应用的目的不同,处理的方法也相应的不同。

因此,信息处理可以理解为针对一定的目的而对信息进行的加工、操作、运算的过程。

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简单地分为常规信息处理和智能信息处理。

它们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而且信息的处理又是无处不在的。

(4) 信息的价值在于能够被加工成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中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行为。

其中,信息的执行通过信息控制来实现的,由信息行为转变到转换机制,再通过能表示实际问题的形式展现在人类面前。

4.如何顺利实现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
在我看来,高中学习跟大学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

在高中,老师的确是“老师”,担当了父母的职责,对我们既有爱也有严,对我们的学习更是无微不至,在一个问题上能因为有某个学生不懂而反复停留在该问题上,直到所有人全都弄明白为止,无形中,我们就变成了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的“宝宝”,永远在摇篮中成长。

但是,在当时的确是要必要的,对于刚进入成年阶段的我们,容易因某种原因事由走向极端,所以,那种摇篮般的教育是不容置喙的。

可是,永远在摇篮中长大的我们,能真正有“成长”这一说法吗?所以,在大学就提供了一个从幼稚到长大转变的平台。

在大学,没有父母关爱,没有老师督促,在这里,只有“独立”可言。

可以看见,在学校中,完全是学生管理学生,连级长都是学生。

在这种氛围下,学习就成了个大问题了,是攻读还是颓废,这个问题围绕着渴望自由的大学生们。

高中是读书的佼佼者,一进大学,完全判若两人。

由此可见,大学生活既是人才的发源地,也是庸才诞生的温床。

为了成功地,真正地成长,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如何好好学习成为我们追求的真理。

我认为分为两点:
第一点,要端正我们的学习态度;
进入大学进行深造,是每一个选择经过高考的学子们共同的目标,上大学不为什么,只为深造,为实现真正自我价值。

所以我们目标应该很明确,就是学习,这是不容置疑的。

没有了老师的严格教导,我们要想朝目标走去而不至于走上歪路,态度就成为确定命运的关键了。

有一句名言说到“态度确定成败”,我想这就是我想说的。

我看到的大学生就是在自由中迷失了自我,整天在网络游戏、单机游戏、上QQ、发短信中流连,原本为大学生学习而开放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成为了免费网吧,可笑不?也许他们有过多的自信,在考试前复习几天几夜就可以把考试拿下。

但是,这种自信未免太夸大,而且不太现实,我相信这种人是左倾派的,高估实际,高估自己。

如果真有这种人,中国还会缺少人才吗?因此,学习态度很重要,它是动力,是生命源泉。

第二点,要落实在行动上。

有了学习态度,缺乏切实的行动,一切都是空话。

这种行动不再是老师压力下的强权,而是自我的约束。

再相对自由的空间里,自己给予自己学习压力,然后再行动上好好实现,这才算一个合格的大学生。

有人总说,高中时老师给予压力,现在可好,解放运动开始了。

这种就是走歪路的危险人物。

学生的第一工作是学习,不然,何以为学生?
有时,同学们总会以社团活动占据时间,所以学习成绩就差。

我说这种人就是只会拉借口不会动手的人。

时间,是挤出来的,连时间都安排不了,成绩怎好?
所以,不要光说,或者说,少说多做,我想这会更好。

5.如何学好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何完成大学学业、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1)关于如何学好这门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课,我想它和学好英语、数学是一样吧,但在此,我特别注重“坚持”两字。

我想做任何一件都能体现坚持,学习专业导论也不例外。

对于学习工科的我们,在实验、操作中大多会因“一子下错,满盘皆输”,在这时,我们可以逃避,可以放弃,但也可以坚持。

坚持,这不容易啊,大多人在开始一两次可以坚持,但继续下去呢,难以知晓。

爱迪生失败上万次,才找到合适的灯泡灯丝,多么难做到啊。

我们就是要经过这种磨练,才能真正成为一位搞科研,搞技术的人员。

你说,从古自今,有哪次是能一蹴而就,我可以大胆地说,没有。

可以想象,没有坚持的世界是怎么样,我想一只狮子可以为食物坚持追捕一支梅花鹿,但它绝不会追上几天几夜。

恰恰我们作为高等动物的,能为一项工作、发明而搞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袁农平,钱学森等等都是其中的典型表现。

可见,坚持是人类特有的。

可是,大多数的大学生因种种幼稚理由,例如我要自学、老师讲课好闷、我有社团活动要搞等等,把专业这课给放弃了,我猜,其中原因很简单,就是意志力差,不能坚持,既然选了这课专业,也就是说你接受了,但现在放弃,为何?
在我看来,要学好这门专业,显然是需要坚持的,搞科研,找寻真理的,不失败才不正常。

因此,要好好坚持。

(2)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合格优秀的人才,我想这也是我们现阶段不断问自己的问题吧。

在这里,我只能说出一些我自己的看法。

完成大学学业,不难,就是如何度过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的确好丰富,也很多彩,每天都会有社团活动,这样的生活会无聊吗?可是,学习与社团活动之间总有冲突,那么何者第一。

答案不言而喻吧,学习是第一要务,无可否认。

这就要求我们有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学习第一,社团第二。

能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才是合格的大学生,否则只是附属品罢了。

要完成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好好地上好每一节课是必要的,特别是我们的专业课,它关乎我们的未来。

除了在校学习恐怕是不够的,还要好好利用图书馆的一切对自己有用的资源。

学校给予我们开豁视野的平台,我们总不能白白浪费吧,再者,在图书馆我们能学到一些课本上没有提到的东西。

这样看来,自己就比别人高等一点了。

最后,为了把自己培养成高技术人才,应该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