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倒天河污染调查作者:李莉 (高中生物贵州毕节毕节生物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1 / 16 发表日期:2010-08-05 10:55:31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设计——倒天河污染调查一、活动背景倒天河是贯穿毕节市城区一条河流,其源头是倒天河水库。
是毕节城区市民主要的生活饮用水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毕节城区不断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倒天河接纳了毕节市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医院废水及制革厂的工业废水,导致了我们的水源倒天河受到严重的污染,鱼儿也没有了家园,有些区段的水体还有臭味发出,同学们觉得这样的水好吗?(不好)1998年以来,虽然毕节市人民政府对倒天河的污染进行了第一期的治理,毕节市的倒天河城区河段水质有明显改善,达到标准功能区标准。
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市里下游河段都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这是毕节市民的生命之河,严重的污染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二、活动对象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共分为五个阶段进行:1.活动准备阶段;2.调查研究阶段;3.实验研究阶段;4.采访调研阶段; 5. 汇报评价阶段;每一个阶段都紧承上一个阶段的实践成果,为了使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我们将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作了一些跟踪指导。
三、活动目标知识能力:1、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3、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参与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
2.通过参与此次实践活动提高对环境知识的了解,深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3、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4、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活动的实施步骤(一)准备阶段(引入主题)倒天河是贯穿毕节市城区一条河流,其源头是倒天河水库。
是毕节城区市民主要的生活饮用水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毕节城区不断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多,倒天河接纳了毕节市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医院废水及制革厂的工业废水,导致了我们的水源倒天河受到严重的污染,鱼儿也没有了家园,有些区段的水体还有臭味发出,同学们觉得这样的水好吗?(不好)1998年以来,虽然毕节市人民政府对倒天河的污染进行了第一期的治理,毕节市的倒天河城区河段水质有明显改善,达到标准功能区标准。
但是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市里下游河段都污染问题仍然严重。
这是毕节市民的生命之河,严重的污染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同学们,面对着这样的现状,通过调查,你们都想知道什么呢?(同学们踊跃举手)一、请同学们将想知道的问题写出来,交到老师这里;1.2.3.就同学们所想知道的知识,活动全面展开(二)调查研究阶段;时间安排: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
1.收置收集资料: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内容:从图书馆、新华书店、网络等方面调查关于水体污染和毕节地区各个河流的知识;(说明: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地资料收集。
为了有效利用起网络,使之成为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资料查询方式,我们还对部分孩子进行了基本培训:1.用搜索站点击出关键词的方法查找相关资料;2.对获取资料进行复制、整理和打印。
于此,活动前期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
)2.收集倒天河各个河段的水样和土样,并引导学生做相关的分析。
主要调查指标如下表——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报告表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报告表取样地点:毕节市倒天河段小组:组长:小组成员综合实践活动调查取样表取样地点:小组:组长:小组成员:请同学们在做调研的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任务综述1.取样:取样的装置一定要洁净,瓶子用洗衣粉洗刷,自来水涮三遍,再用温开水活着蒸馏水涮过;1.测量:测量要精确,尽量随即的选取取样点进行相关的测量;2.摄像:要求录像清晰,录制时手一定要稳当,不能随意抖动;3.照片:要求清晰自然;4.记录:正楷字体,符合实际;5.◆照顾好自己!!!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报告总表取样地点:毕节市倒天河段小组:组长:3.实验研究阶段;(1)准备阶段:将采集来的水样和土样准备好→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实验→做好相关的记录(2)实验原理:利用各种水污染综合指标进行实验;评价水体污染状况及污染程度可以用一系列指标来表示,这些指标具体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理化指标,另一类是有机污染综合指标和营养盐。
1、理化指标水温测量原因:水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水温密切相关。
水中溶解性气体(如氧、二氧化碳等)的溶解度,水中生物和微生物活动,非离子氨、盐度pH值以及其它溶质都受水温变化的影响。
测量方法:中学生调查水体污染,大多水层较浅,可用普通水银温度计进行测量。
测量时,应将温度计没入水中10厘米以下部位,在流动水中至少需感温3分钟,若水静止不动,可轻轻晃动温度计,使之尽快达到温度平衡。
色度1.视觉判断①纯水为无色透明。
②清洁水在水层浅时应为无色③深层为浅蓝绿色④天然水中存在腐殖质、泥土、浮游生物、铁和锰等金属离子,均可使水体着色。
⑤纺织、印染、造纸、食品、有机合成工业的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染料、生物色素和有色悬浮微粒等,因此常常是使环境水体着色的主要污染。
有色废水常给人以不愉快感,排入环境后又使天然水着色,减弱水体的透光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
2.测定方法:用铂钴比色法进行。
水的色度单位为度,即在每升溶液中含有2mg六水合氯化钴(Ⅱ)(相当于0.5mg钴)和1mg铂(以六价氯铂(Ⅳ)酸的形式)时产生的颜色为1度。
①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被测水样进行比较,规定1毫克/升以氯铂酸离子形式存在的铂产生的颜色,称为1度。
②用具。
50毫升比色管13支(可用其它玻璃容器代替)。
③试剂。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克氯铂酸钾(K2PtCl6)及1克氯化钴(CoCl2·6H2O),溶于100毫升水中,加入100毫升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000毫升,此标准溶液相当于色度500度。
④步骤。
先配制标准色列。
向12支比色管中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6.00,7.00毫升用水稀释到标准线。
其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45、50、60、70度。
若能封严瓶口可长期使用。
然后进行水样测量。
用比色管盛取50毫升澄清水样与标准铂钴色列在自然光线下进行比较。
比较时,应在比色管底部衬一张白纸或白色瓷板,比色管要稍倾,让光线由液柱底部向上透过。
分析者对着比色管液面,自上而下观察,记下色度。
⑤计算。
水样色度:相当于铂钴色列的色度×水样稀释倍数。
⑥注意事项。
若无氯铂酸钾,可用重铬酸钾代替,其制备方法为:称取0.0437克重铬酸钾及1克硫酸钴(CoSO 4·7H 2O ),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毫升浓硫酸,用水稀释至500毫升,此溶液色度为500度。
当水体被污水或工业废水污染,水样的颜色与标准色列不一致,不能进行比色时,可改做颜色描述。
颜色描述可用无色、微绿、绿、微黄、黄、浅黄、棕黄、红……等文字,记载颜色种类及特征。
气味测定原因:无臭无味的水虽不能保证其不含污染物,但有利于使用者对水质的信任。
水中产生臭的一些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天然物质分解、或微生物、生物活动的结果。
某些物质只要存在零点几微克/升即可察觉。
然而,很难鉴定产臭物质的组成。
测定方法:可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进行测定。
定性描述又分为冷法和热法两种。
①冷法。
是取100毫升水样,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调节水温至20℃左右。
振荡后从瓶口闻其气味。
②热法。
是取100毫升水样,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盖一表面皿,加热至沸,立即闻其气味。
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热法。
透明度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的水是透明的,水中存在悬浮物质和胶体时,透明度便会降低。
通常地下水的透明度较高,由于供水和环境条件不同,其透明度可能不断变化。
透明度与浊度相反,水中悬浮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低。
pH值测定原因:pH值不仅与水中溶解物质的溶解度、化学形态、特性、行为和效应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水中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测定方法:比色法;用pH计或pH试纸直接对水样进行测量溶解性固体:溶解性固体又称过滤性残渣。
在规定条件下,将经过过滤的水样蒸发至干,烘干至恒重后留下的干固物,单位mg/L。
可粗略反应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含量,也可能包括胶态物质。
测定方法:溶解性固体包括水中溶解性盐类、某些有机物以及某些不溶解的可过滤固体细粒和微生物。
其测定过程是水样经过滤后,将滤液在温度(105±3)℃烘干,称量。
1 仪器:分析天平、水浴锅、瓷蒸发皿、滤器:滤膜孔径为0.45μm。
2 步骤2.1 将蒸发皿洗净,于(105±3)℃干燥箱中干燥1h,移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再次干燥、称量直至恒重。
2.2 取适量混合均匀水样用滤器过滤,然后取100mL此滤液,或取100mL测定悬浮性固体时的过滤液(不含洗涤蒸馏水),于蒸发皿内。
2.3 将蒸发皿置于沸水浴上蒸发至干(勿使皿底接触水浴液面),于(105±3)℃干燥箱内干燥1h,移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再次干燥、称量直至恒重。
3 计算,见下式溶解性固体(mg/L)=(G1-G2)X1000X1000/V式中 G1——蒸发皿质量,g;G2——蒸发皿和溶解性固体质量,g;V——水样体积,mL。
悬浮性固体悬浮性固体的测定,本检验方法采用滤膜法,过滤残渣在(105±3)℃烘干,称量。
3.3.1仪器3.3.1.1分析天平。
3.3.1.2滤器。
3.3.1.3滤膜:孔径0.45μm。
3.3.1.4表面皿。
3.3.1.5无齿镊子。
3.3.2步骤3.3.2.1将滤膜贴放在过滤器上,抽真空并用20mL蒸馏水洗涤三次,继续抽真空以除去痕量水。
用镊子取下滤膜置于表面皿上(表面皿尽可能轻),置于(105±3)℃干燥箱中干燥1h,移于干燥器中冷却,称量。
3.3.2.2用无齿镊子将滤膜粗糙面向上贴放于过滤器上,注入500mL摇匀水样(如悬浮性固体量多,可适当减少水样量),抽滤。
用蒸馏水洗涤数次水样器皿及滤器壁。
然后继续将水抽干。
3.3.2.3小心用镊子取下滤膜,移至3.3.2.1的表面皿中,于(105±3)℃干燥1h。
移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
再次干燥、称量,直至恒重为止。
3.3.3计算,见式(2)式中G1——滤膜及表面皿的质量,g;G2——滤膜表面皿和悬浮性固体的质量,g;V——水样体积,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