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调剂学(1)

中药调剂学(1)

《中药调剂学》1.中药调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者使用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

L药晶楷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鬧节人的生理捉能井规定有适应证或苦功能生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桔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蓟及其制刑,杭生翥、生比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3.假药和劣药的概念(简答)第四+八条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規定的圾盼不符的;(二)以非药品旨充药晶或若以他种药品骨充就种药品的。

有下列悄形之一的药品.枝锻药论处;(-)国务院药品监督件璋部门規定禁止便用的;{二)故照車袪必硕批准崗未经批准生产、逬口.或者依照本注必須检豎丽未经检验即钠禅的;(三)变质的<(四)兹污染的;(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褂扯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A)所标明的适应££»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圈的。

第国十九第幫止生产、捎将劣药®药品成份的含It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的论处*(~)未标明有效期a/fx改有效期的;(二)不注期或箱更改生产批号的*(三)超过有效期的*(V3)僅接接融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扯准的*(五)損自添加着色剂、RiWffl.看料*娇昧剂及辅料的罩I (A)蔑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規定的°4•中药处方组方原则(简答)每一个完整的处方组成一般包括君、臣、佐、使四个方面。

(1)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主药。

(2)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二是针对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3)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降低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返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在治疗中起相辅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既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5 处方定义处方俗称药方,是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材料。

从狭义上讲,处方是由注册的执行医师和执行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药品调剂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广义上讲,凡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均可称为处方。

6. 西药、中成药处方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 种药品7. 处方保管规定: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 年;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存2 年;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 年。

8. 中药处方的正名别名大黄:川军生军锦纹将军。

牛膝:怀牛膝。

甘草:粉干草皮草国老。

白芍:杭白芍白芍药芍药。

白芷:杭白芷香白芷。

延胡索:元胡玄胡索。

王不留行:王不留留行子。

牛蒡子:大力子鼠粘子牛子。

沙宛子:沙宛蒺藜潼蒺藜。

牵牛子:黑丑二丑白丑。

罂粟壳:米壳御米壳。

金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

9. 并开药物即一名多药,是指将2-3 种疗效基本相似或有协同作用的饮片编写在一起而构成并开药名。

如二冬、苍白术、生熟地、全紫苏、炒三仙等。

(注意二花不是)10. 中药的配伍禁忌(名解):配伍禁忌是指有些药物相互配合后能产生毒性反应或降低疗效。

11. 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十九畏药歌诀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注: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

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

因此,“十九畏” 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12. 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有致畸作用,甚至造成堕胎的中药为妊娠禁忌用药,妇女在怀孕期间应禁止使用。

一般具有毒性的中药,或有峻下逐水、破血逐瘀及芳香走窜功能的中药均属妊娠禁忌用药。

妊娠禁用药为毒性中药如马钱子。

13. 中药调剂的质量管理分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14. 毒性中药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

共有28 种。

15. 斗谱的编排原则常用饮片应放在斗架的中上层,便于调剂时称取;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饮片应放在斗架的高层;质重饮片和易于造成污染的的饮片应放于斗架的低层;质地松泡的且用量大的饮片应放于斗架最下层的大药斗内;形态相似、易于混淆的饮片不能排放在同一药屉内。

16. 特殊中药的存放a.配伍相反相畏的饮片不宜放在一起b.为防止灰尘污染,有些中药不宜放在一般的药斗内,如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

乳香面。

没药面。

儿茶面。

生蒲黄、血竭面等,而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以保持清洁卫生。

c.细料药物(价格昂贵或稀少的中药)不能存放在一般的药斗内,应设专柜存放,由专人管理,每天清点帐物。

如牛黄、麝香、西红花、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珍珠、冬虫夏草、海龙、海马等。

d. 毒性中药和麻醉中药应按照有关规定存放,决不能放于一般药斗内,必须由专柜、专锁、专账、专人管理,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17. 审方时的注意事项a.有无配伍禁忌药对、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等、妊娠妇女的禁忌药等,如确属病情需要超常规使用,应请处方医师在此味药旁重新签字。

b.如有临时缺药,应请处方医生改药后重新签字。

c.处方日期如超过三日,应请处方医生重新签字d.如有药名、剂量等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开药名、漏写剂量等,除重开药名可删去一味外,其余均要经处方医生确认、重新签字后计价e.审方时如有自费药,经患者同意后计价。

18. 中药调配的"临方炮制",就是指医师在开具处方时,根据药物性能和治疗需要, 要求中药店或医院中药房的调剂人员按医嘱临时将生品中药饮片进行炮制的操作过程。

19. 汤剂用途广泛,可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情况20. 煎煮汤液的服法:(1 )服药时间:一般来说宜在饭后30〜60min内服药,补益药宜早晚空腹服,饭前一小时服药易于吸收;润肠或泻下药宜饭前1 小时空腹时服;病在下焦的用药宜饭前服;消食药宜饭后1 小时服;发散解表药或对肠胃刺激性较大的药物或病在上焦的药应饭后服;驱虫药、、祛湿利水药宜早晨空腹时服;镇静安神药宜在睡前1 小时服;治疗疟疾的药宜在发作前2 小时服。

(2)服药方法:一般药宜温水服,解表药宜热服服药后应避风寒;祛寒药宜热服;清热解毒药及治疗热性病症的药宜冷服;止吐药寒吐者宜热服,热吐者宜寒服;此外,根据病人病情轻重及病人体质,有以下服法a.分服:对一般病情较轻的疾病或慢性病,分2-3次服b.顿服:急症病人用药则不拘时间迅速煎服;危重病人常将一剂两煎汤剂一次服下c.频服:不拘时间次数,少量多次服用,以减轻胃的负担。

(3)服药禁忌:俗称忌口,指服药期间不宜同时进食与药性相反或影响疗效的食物。

服清热药时不宜吃辛辣助热的食物;服解表透疹药时宜少食生冷酸味食物;服温中祛寒药时不宜吃生冷助寒类食物;服健脾消食药时,不宜吃油腻类不易消化的食物;服镇静安神药时,不宜吃辛辣、酒、浓茶等刺激和兴奋的食物;服解毒药时不宜吃“发物”;服用滋补药宜少饮茶。

21. 四查十对(简答)所谓的四查十对,指的是医药配剂师在配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总结起来为以下的四查十对。

四查: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

十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对药名,对剂型,对规格,对数量;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对临床诊断。

22. 中药不良反应:指合格中药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即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分类:毒性作用、副作用、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致畸反应、致癌作用、成瘾性。

23. 合理用药的指导内容:正确辨证,合理用药;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及制定给药剂量;针对病情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针对病情制定合理的给药时间及疗程;合理配伍组方;注意用药禁忌;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24. 不合理用药的表现:诊断失误,用药指征不明确;重复、滥用药物;违反或淡化用药禁忌或规定;用药剂量或疗程失准;给药途径、、时间不合适。

25. 中药配伍的药理变化(1)协同作用,可分为相加作用和增强作用。

补血药与补气药相配伍,调补脾胃药与升举清阳药配伍,大黄与槟榔配伍,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黄连复方配伍等。

(2)拮抗作用,两种以上药物合并应用后产生相反的药理作用,致使药物的作用减弱甚至消失。

如知母和人参在1:1.8 时,降糖作用消失,黄连与板蓝根粉,毒性作用降低,槟榔对抗常山制吐作用,干姜、甘草降低附子毒性等。

26. 容易风化中失去结晶水成粉末的是芒硝27. 中药发霉的主要原因:a.中药内含可供霉菌生长、繁殖的养料b.受潮湿影响c.中药本身“发汗”生虫后引起发霉28. 中药虫蛀的防护措施:a.清洁卫生(基础)b.密圭寸c.可控制环境因素d.对抗储藏e. 高温杀虫29. 中药仓库的色标管理(多选):a.合格品:可以销售和使用,标以绿色b.不合格品:不能销售和使用,标以红色c.待验品:标以黄色d.销毁品:标以蓝色30. 对抗同贮养护:a.泽泻山药等与丹皮同贮防虫保色b.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c.蜜拌桂圆、肉桂保味色d.大蒜防芡实、薏苡仁生虫e.细辛、花椒养护鹿茸等动物类中药f.生姜防蜂蜜“涌潮”当归防麝香走气色h.酒蒜养护土鳖虫31. 饮片的贮存方法(1)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炮制后不易干燥。

温度高,湿度大均易吸潮变软发黏,易被污染,继而霉烂虫蛀,宜置于通风干燥处(2)种子类药材经炮制后增加了香气,如紫苏子、薏苡仁、莱菔子、扁豆等,若包装不坚固,易受虫害及鼠咬,故多贮存于缸、罐中圭闭保管养护。

32中药的处方脚注(1)先煎a.矿物类、化石类、贝壳类及动物的角、甲类等饮片b.某些有毒饮片因毒性成分不耐热,易被加热后破坏,如附子、、商陆、天南星大戟等(2)后下a.气味芳香含挥发性有效成分如薄荷、豆蔻、鱼腥草、麻黄、砂仁苏叶等b.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如钩藤,生苦杏仁、生大黄、徐长卿、番泻叶等(3)包煎a.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如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等 b.含绒毛的饮片如旋覆花c.细微饮片或粉性药物如海金沙、蒲黄、六一散、蚕砂及矿物、贝类加工炮制成的粉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