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氟米特
(二)抑制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断细胞信号 传导过程
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物能够抑制T、B淋巴细胞的
TCR和BCR相关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以及多种细胞 因子/生长因子受体,如IL-2、ECF、PDGF等受体的 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信号传导。此外,来氟米特 的活性代谢物还能够通过抑制JAK/STAT途径的酪氨 酸磷酸化,抑制活化淋巴细胞TNF和IL-17的产生, 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严重免疫缺陷病人,骨髓发育不良者,乙型或丙型
肝炎患者,严重或无法控制感染患者和活疫苗免疫 时不宜使用本品。 准备生育的男性应考虑停止治疗,同时服用消胆胺 或活性炭。 如来氟米特使用过程中,出现罕见不良反应,如骨 髓抑制,斯-约二氏综合症,毒性表皮坏死,停止服 用来氟米特,同时服用消胆胺或活性炭,降低血浆 中M1水平。
用途:来氟米特可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关节炎 等。
近年的临床研究发现:来氟米特也可用于免疫介 导肾脏疾病,如狼疮性肾炎、IgA肾病、小血管炎 肾损害、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以及肾移植排异反应。
来氟米特的作用机制
(一)阻断嘧啶从头合成
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物能够选择性抑制二氢乳清酸 脱氢酶(DHODH)的活性,抑制嘧啶的从头合成, 发挥抗增殖效应,这种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靶细 胞对嘧啶从头合成途径的依赖程度,而且可被外源 性嘧啶所逆转。
来氟米特对狼疮性肾炎的功效
显著降低患者狼疮活动指数(SLEDAI);
降低尿蛋白;
提高血清白蛋白; 提高补体C3水平; 稳定肾功能; 降低血ds-DNA抗体水平。
病理改变
据文献报道15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在使用来氟米特治
疗6个月后进行了重复肾穿刺活检,结果显示: (1) 13例患者狼疮肾炎的活动性降低,急性活动 指数下降; (2)其中,7例患者治疗前为Ⅲ型、Ⅳ型,经来氟 米特治疗后均转变为病理类型较轻的Ⅱ型。
来氟米特治疗免疫性肾脏疾病的 专家共识
广西学院附属瑞康医院 肾内科 龙韵
概述
来氟米特的化学名叫:5-
甲基-N-[4-(三氟甲基) 苯基]-4-异恶唑甲酰胺, 化学结构式(如图); 分子式: C12H9F3N2O2、分子 量:270.2。是一种合 成的小分子异恶唑类化 合物,具有免疫抑制及 抗增殖作用。
(三)抑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物能
够下调树突细胞表面 CD40和CD80的表达,抑 制外周血树突细胞的成熟 分化,从而抑制抗原递呈。
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也称DC 细胞,一种既具分支或树突状形态 及吞噬功能,又能提呈抗原的细胞。 分为髓系和淋巴系两类。成熟的 DC细胞呈树突样或伪足样突起, 因此被称为树突细胞
求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为50ug/ml。 国外研究显示:来氟米特具有抗BK多瘤病毒的作用 来氟米特还可代替其他免疫抑制药用于器官移植术 后CMA感染。
来氟米特临床用药方法
狼疮性肾 炎:诱导 剂量2040mg/d 维持剂量 20mg/d A肾
损害:起 始剂量 20mg/d 维持剂量 1020mg/d.
头晕、腹泻、轻度肝损伤、皮疹和恶心等。 国外同类药物进行III期临床试验时,1-3%的患者 出现如下不良反应: (1)全身性:脓肿,囊肿,发烧,颈痛,不适和骨 盆痛; (2)心血管:心绞痛,偏头痛,心悸,心动过速, 静脉曲张,脉管炎和血管舒张; (3)消化系统:胆结石,结肠炎,便秘,食管炎, 气胀,黑便,咽炎,唾液腺肥大,牙龈炎,口腔炎 和牙齿排列不整齐; (4)内分泌: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 (5)血液和淋巴系统:贫血(缺铁性贫血)和紫癜;
(四)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国内多个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观察性研究显示,来
氟米特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能有效治疗难治性肾 病综合征(膜性肾病、FSGS等),显著降低患者的尿 蛋白和血脂水平,减少血尿和合并激素的用量,升 高血清白蛋白,稳定和适度改善肾脏功能。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6个月的总体疗效 与环磷酰胺和吗替麦考酚酯相当,但安全性优于环 磷酰胺。
如患者有血液异常病史或肾功能和肝功能不全患者,
使用本品时应慎重,经常进行血液和临床检测。 如果剂量过大或出现毒性时,可给予消胆胺或活性 炭加以消除。具体方法:口服消胆胺3次/日,每次 8g,连续服用11天,1天M1血浆浓度降低约40%,2 天降低约49%~65%,11天降低约0.02ug/ml。或 者通过胃管或口服给予活性炭(混悬液),每6小 时50g,1天M1血浆浓度降低约37%,2天降低约 48%。
来氟米特使用过程中,可出现一过性丙氨酸氨基转
移酶(ALT)升高,故服用初期,应每月检测一次 ALT。如ALT升高在正常值2倍以内(<80U/L), 继续观察;如ALT升高在正常值2倍~3倍(80~ 120U/L),减半量服用,继续观察,若ALT继续升 高或仍然维持在80~120U/L,应中断治疗;如ALT 大于正常值3倍以上(>120U/L),应停药,且进行消 胆胺或活性炭治疗。停药后,ALT恢复正常,可继 续用药。 服用期间出现白细胞下降,如白细胞>3×109/L,继 续服用观察;如白细胞在2×109/L~3×109/L之间, 减半观察,继续用药期间,多数病人可恢复正常, 若复查白细胞仍低于3×109/L,则中断治疗;如白细 胞<2×109/L,中断治疗。
(6)代谢和营养:肌酸磷酸激酶活性升高,高血糖和 高血脂; (7)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炎,骨坏死,骨痛,粘液囊 炎和肌肉痉挛; (8)呼吸系统:肺部不适,气喘,呼吸困难和鼻血(其 引发的感染,将在之后详细说明); (9)神经系统:焦虑,抑郁,口干,失眠,神经痛, 神经炎,睡眠紊乱,出汗和眩晕; (10)皮肤和附属物:痤疮,接触性皮炎,真菌性皮炎, 毛发变色,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斑丘疹,指甲异 常,皮肤变色,皮肤异感,皮肤小结,皮下结和皮肤 溃疡; (11)泌尿生殖系统:蛋白尿,血尿,膀胱炎,排尿困 难,前列腺炎和尿频,月经不调,阴道念珠菌病; (12) 感官:视力模糊,白内障,眼部不适,结膜炎, 味觉倒错。
(五)紫癜性肾炎
来氟米特单药或与中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能
有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显著降低24h尿蛋白 定量和尿中红细胞计数,升高血清白蛋白,稳定肾 功能。 其治疗紫癜性肾炎6个月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环磷 酰胺,而与吗替麦考酚酯疗效相当。
(六)肾移植
来氟米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和钙调磷酸酶抑制药(环 孢素A、FK506)能控制肝、肾移植术后排异反应。 服药期间,需要监测来氟米特的血药浓度,一般要
(四)抑制间质纤维化
来氟米特的活性代谢物可抑制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
的增殖及Ⅰ型、Ⅳ型胶原的合成;抑制受损的肾小 管间质TGF-β1的表达,减少基质的聚集,减轻肾间 质纤维化。
(五)其他作用
抑制NF-κB(核转录因子κB),下调NF-κB所调控
基因(如IL-1、TNF)的表达。(NF-κB是应激和炎症基因
( BSR and BHPR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dults With ANCA Associated Vasculitis (Oxford),2007,46(10):1615)
(三)IgA肾病
国内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观察性研究显示,
来氟米特与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泼尼松,3040mg/d)联合应用能有效治疗进展性IgA肾病。 来氟米特治疗IgA肾病6个月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雷 公藤多苷,与吗替麦考酚酯的疗效基本相当。 来氟米特单药治疗进展性IgA肾病在降低尿蛋白方面 与ACEI类药物相当。
(二)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治疗包括诱导缓解及
维持缓解两个阶段。 国外指南推荐,在诱导缓解期,当环磷酰胺 无效或不能耐受时,可选用来氟米特治疗。 国外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观察性研 究显示,在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维持治疗 中能有效预防病情复发,降低伯明翰血管炎 活动评分(BVAS),其疗效显著优于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诱发的感染及处理
来氟米特诱发感染的最常见类型是呼吸道感染,包
括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支气管 炎和非特异性肺部感染。 国外的大样本研究显示,患者在服用来氟米特期间, 感染的发生率为每年20例/1000例。 患者在服药期间如出现干咳、发热、呼吸功能改变, 应行病因学诊断,除细菌外,特别注意卡氏肺囊虫、 巨细胞病毒、真菌感染。当排外以上病因后还应高 度警惕间质性肺炎的可能。
谢谢!
IgA肾病: 20mg/d; 临床缓解 后10mg/d 维持治疗.
难治性肾 病综合征 20mg/d, 疗效不佳 可增至 30mg/d, 维持剂量 10mg/d.
紫癜性肾 炎: 20mg/d, 临床完全 缓解后, 可改为510mg/d.
来氟米特的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白细胞下降、瘙痒、食欲下降、乏力、
表达的最重要介质之一,能调节炎症因子和细胞凋亡。)
抑制细胞黏附分子ICAM、VCAM的表达,阻止炎性
细胞的附壁以及毛细血管外的游走。 抗病毒作用(干扰病毒包膜或核壳体的合成及组 装),包括BK多瘤病毒、免疫缺陷病毒-1、呼吸道 合胞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等。
来氟米特的药代动力学
来氟米特是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后在肠壁和肝脏内
感染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行抗感染治疗。 间质性肺炎则应立即停用来氟米特,并口服消胆碱
或活性炭加以清除体内残留药物,同时给予激素, 必要时机械通气,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来氟米特的禁忌症
对来氟米特及其代谢产
物过敏者 ; 孕妇及尚未采取可靠避 孕措施的育龄妇女及哺 乳期妇女。
来氟米特使用的注意事项
注意: 根据国外的病例报道研究提示:来氟米特的稳态血 药浓度不受血液透析和肾功能损害的影响。 国内的相关血液透析和连续活动性腹膜透析试验亦 表明,M1不能被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