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地应力及其测量PPT课件

3地应力及其测量PPT课件

最大水平主应力σhmax=6.7+0.0444H(MPa) 最小水平主应力σhmin=0.8+0.0329H(MPa)
式中H为深度,单位为m.
6 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值一般相差较 大,显示出很强的方向性。
一般为0.2~0.8,多数情况下为0.4~0.8。
7地应力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地层和断 层的影响最大。
4 地应力的确定方法
1 地应力场实测 ▪ ①量测围岩的绝对应力值,包括大小和方向; ▪ ②量测围岩应力在开挖过程中的相对变化。 2 量测方法: ▪ 直接法:扁千斤顶法,水压致裂法等 ▪ 间接法 :应力解除法—孔底法、孔壁和孔径法;
应力恢复法。 2 地质力学分析 ▪ ⑴确定围岩初始应力场的方向; ▪ ⑵初始应力场量值的计算; ▪ ⑶水平和垂直应力比值的评价。
3 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状态:非常复杂。 ▪ 影响因素:地质构造、岩性、地形、地貌
等。 ▪ 岩体中的天然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的认识
仍是初步的。 ▪ 到目前为止,对天然应力还缺乏完整的系
统理论,还无法进行较完善的理论计算, 只能由实测来确定。 ▪ 这就给天然应力场的确定造成很大困难。
▪ 适合完整脆性岩石中使用 ▪ 缺点:只能确定垂直于钻孔面的2维应力;
精度不够
•孔底应力解除法实施步骤
•1 钻孔至测量深度 2 在孔底贴应变片 3 解除围岩应力。 评价:1 只能测得孔底平面的两个主应力,三维应力需三个孔测量;
2 由于孔底应力集中影响,所测应力较真实原岩应力要高些
•孔壁应力解除法实施步骤
构造应力、温度应力、渗流荷载。 ▪ 围岩的初始应力场:
由于岩体自重和地质构造作用,在开挖隧道前岩体中就 已经存在着一定的地应力场,称为围岩的初始应力场.
地应力测量必要性:
▪ 天然岩体是预应力体 ▪ 工程建设需要 ▪ 数值计算的必备参数 ▪ 分布复杂,要了解必所引起的应力称为 岩体的自重应力。
➢ 由于高地应力的存在,在地下洞室开挖中,会出 现岩石的脆性破裂,积聚在岩石中的应变能由于 突然释放而产生岩爆或剥离。
➢ 在开挖前,岩石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岩石强度相 对较高,当开挖后,侧向应力减小至零,而岩石 中的应力积累已超过岩石单轴强度,则当应力超 过值较小时,出现岩石剥离,应力大时出现岩爆。
五 高地应力问题
▪ ②岩坡错动:边坡开挖中,由于高地应力 卸荷后,发生岩坡错动。有两种形式:
五 高地应力问题
▪ 2)构造应力:由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所引起 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
▪ 3)温度应力:由岩体内地温梯度的影响而产生 的应力称温度应力。3°C/100m
▪ 4)成岩应力:岩石生成过程中在成岩作用下所 产生的应力。如结晶作用,变质作用,沉积作用, 固结作用,脱水作用等。
▪ 5)渗流荷载:地下水在岩体中运动所产生的荷 载。渗流荷载一般作为外荷载
▪ 水力压裂法适合于深部地应力测量(500m以 上)或石油钻孔等
▪ 地质力学法可以给出较大范围内原岩应力的定 性评价,若与实测资料结合,会对工程范围内 岩体的原岩应力作出较可靠的评价。
▪ 最近提出的试算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和位移反 分析法等尚有待完善。
5 高地应力问题
岩体中的应力积累达到单轴强度时,就是高 地应力。高地应力表现特征,首先是地震, 在工程上有以下特征: ▪ ①岩爆、剥离
扁千斤顶法-压力枕法
•应力恢复法测地应力
•其基本原理是事先在隧道的岩壁表面安装应变计,并记录下应变计的初读数,然 后在岩壁上掏一个狭长的槽口,这就解除了垂直于槽口的法向约束和平行于槽口 的切向约束,应变计读数将下降;最后将扁千斤顶放入槽口,固定后加压,使应 变计读数恢复到掏槽前的数值。此时,扁千斤顶显示的压力即为岩体中相应方向 的应力
•评价:直接得到应力值,不受岩体应力-应变关系制约;
•所测结果为二次应力,还原原岩应力需根据有关理论进行修正。
水压致裂法原理
Pi=3σ2-σ1+T PS=σ2 Pr=3σ2-σ1 若有裂隙水压P0则在式中减去 该项
Pi—初始开裂压力 Ps—关闭压力 Pr—裂隙重开时的压力
水压致裂法优缺点
▪ 优点:能测量深部应力,已见报道的测点 深5000m;不需预先开巷道;
▪ 6)施工应力:人为因素产生。
▪ 在天然应力中,成岩应力仅在岩石生成过程中起 作用,温度应力在地表浅部作用较小,所以,岩 体中天然应力主要是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两者 构成了天然应力场的主要部分。
▪ 岩体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已处于一种天然 的平衡状态,但在工程建设中,不仅会施加附加 应力,还会引起应力重分布,正是由于工程建筑, 岩体的天然稳定状态将随之改变。
3 地应力的分布规律
▪ 1、地应力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非稳定应力场, 是时间和空间的函数。 大部分地区为以水平应力为主的三向不等 压应力场。
2 实测垂直应力基本等上覆岩层的重量
3 水平应力普遍大于垂直应力
4 平均水平应 力和垂直应力 的比值随深度 增加而减小, 在不同地区变 化速度不同。
5 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平主应力随深度呈线性增长 ▪ 斯蒂芬森(O.Stephansson)等人根据实测结果给 出了芬诺斯堪的亚古陆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最小水 平主应力随深度变化的线性方程: ·
•1 钻孔至测量深度 2 在孔底钻小孔并在孔壁贴应变片 3 解除围岩应力。 评价: 用一个钻孔就可测得围岩三维应力状态
应力解除法总结:
▪ 环境温度效应计补偿 ▪ 假设是:岩石线弹性、连续均质和各项同
性基础上计算而得 ▪ 新的更精确的方法有待建立
原岩应力场确定方法总结
▪ 应力解除和恢复法适用于埋深较浅的隧道或硐 室
第三章 地应力及其测量
▪ 一 概述 ▪ 二 地应力的成因及分类 ▪ 三 分布规律 ▪ 四 测量方法 ▪ 五 高地应力地区的岩石力学问题
1 概述
▪ 地应力 岩体中各种应力的总称(一般不包括渗流荷载)
▪ 应力场 应力在空间有规律的分布状态称为应力场。 如自重应力场,构造应力场。
▪ 天然应力(或初始应力) 指工程施工前就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如自重应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