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分×10=10分)1.如果净税收增加10 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 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 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 亿美元。
2.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 曲线右上方,LM 曲线的左上方区域中,则表示()。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3. 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4.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 曲线左下方、LM 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时,有可能()。
A.利率上升,收入增加;B.利率上升,收入不变;C.利率上升,收入减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5.货币供给增加使LM 右移1m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 陡峭,IS 也陡峭;B.LM 和IS 一样平缓;C.LM 陡峭而IS 平缓;D.LM 平缓而IS 陡峭。
6.政府支出增加使IS 右移k·ΔG,(kg 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 的移动量,则必须是()。
A.LM 平缓而IS 陡峭;B.LM 垂直而IS 陡峭;C.LM 和IS 一样平缓;D.LM 陡峭而IS 平缓。
7.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8.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10.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A.吸收的存款太多;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11.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12.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A.增加;B.减少;C.不变;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13. 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
14.三部门经济中的公共储蓄等于()。
A.税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减去政府购买;B.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减去政府支出;C.税收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加上政府支出;D.政府预算赤字。
15.在短期,实际GDP可能()潜在GDP。
A.等于;B.大于;C.小于;D.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
16.下列对经济周期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A.复苏,繁荣,衰退,萧条; B.复苏,繁荣,萧条,衰退;C.复苏,萧条,衰退,繁荣; D.复苏,衰退,萧条,繁荣。
17.由于经济衰退而形成的失业属于:()。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 D.自然失业。
18.下列哪种说法表达了加速原理()。
A.消费支出随着投资支出增长率的变化而变化;B.投资支出随着国民收入增量的变化而变化;C.国民收入随着投资支出的变化而变化;D.投资支出的减少会造成消费支出一轮一轮地减少。
19.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A.乘数作用; B.加速数作用;C.乘数和加速数交织作用; D.外部经济因素变动。
20.下列选项中,()是提高增长率的最好方法。
A.发现新的自然资源供给;B.发展新技术;C.提高人口增长率;D.增加出口。
二、名词解释(3分×5=15分)1. 宏观均衡;2. 边际消费倾向(MPC);3. 棘轮效应;4.乘数;5. 政府平衡预算乘数6. 托宾的“q”说;7. 谨慎动机;8. 流动偏好陷阱;9. 有效需求;10. 挤出效应;11. 货币幻觉;12. 道义劝告;13. 自动稳定器;14.基础货币;15. 实际余额效应;16. 奥肯定律;17.菜单成本;18.自然失业率;19.菲利普斯曲线;20.痛苦指数三、简答题(8分×3=24分)1. 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2.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是大于零而小于1?3.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 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β=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 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最终能否消灭赤字?4. 说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5.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有哪些?6.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税收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不同?7.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8.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四、计算题(12分×3=36分)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 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3)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 时收入增加多少?(4)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 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①增加政府购买;②减少税收;③以同一数额增加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3.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 亿美元,c=90 亿美元+0.8yd,t=50 亿美元,i=140亿美元-5r,g=50 亿美元。
(1)导出IS 和LM 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g 增加20 亿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4.设总供给曲线y=2000+p、总需求曲线y=2400-p(1)求均衡点。
(2)如果总需求曲线左移10%,求新均衡点。
比较之。
(3)如果总供给曲线左移10%,求新均衡点。
比较之。
4. 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 亿美元,消费为c=100 亿美元+0.8yd,投资i=140 亿美元-5r。
(1)根据这些数据求IS 和LM 的方程;(2)若货币供给从200 亿美元增加到220 亿美元,LM 曲线如何移动?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 曲线移动量?五、论述题(15分)1.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断提出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开始的,后来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其主要原则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实行全面的金融稳定计划;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展货币市场。
比如在货币供给方面,中央银行从1998年开始就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消了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两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连续7次降低存贷款利率等。
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意义是什么?与扩张和紧缩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80年代阿根廷的恶性通胀。
在8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阿根廷一直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案例,年通胀率平均达到450%,1990年初的12个月其通胀率更飚升到20000%。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只是避免通胀吞噬一切。
阿根廷的高通胀终于出现一个充满希望的转机。
1989年刚刚当选总统的卡洛斯·梅内姆宣布了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反通胀的计划。
此外,他还支持许多以供给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包括在1991年初任命由哈佛大学培养的经济学家多明戈·卡瓦洛为经济大臣。
90年代初期,通胀已降为每年30%左右。
(1)通货膨胀会有哪些起因。
(2)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是什么?(3)供给政策是如何抑制通货膨胀的(4)从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阿根廷政府应从哪些方面控制通货膨胀。
3.试阐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4.根据西方经济学者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有何借鉴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