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佝偻病发病机制

小儿佝偻病发病机制


六、小儿佝偻病的早期防治
一般治疗:合理喂养、强化VD食物、户外活动、 注意休息。
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的合理应用(重在预防) 钙剂的合理应用 其他措施
内源性维生素D
➢ 4~5月小儿全身裸露日 照15分钟,可产生VD 100IU;
➢ .建议:小儿满月后即可 户外活动,开始每次5~ 10分钟,逐渐增加到每 日1~2小时以上。夏秋 季在上午8时至下午5时, 冬春季在上午9时至下午 3时或中午。无雨的阴天 光线中仍有部分紫外线。

食物中的维生素D
➢ 常见食物的VD 含量(IU/100g)

正常标准: ≤200U/L;≥250U/L为治疗
水平。
▪ 血清25(OH)D3
▪ 适宜 大于50nmol/L
▪ 不足 37.5-50nmol/L
▪ 缺乏 小于37.5nmol/L
▪ 严重缺乏 小于12.5nmol/L
四、维生素D缺乏临床各期生化与影像指标
血钙、尿钙、碱性磷酸酶价值不大。*(微量元素) X线片:临时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边缘不整
腹胀使肋缘外翻状。 ➢ 肌肉韧带松弛:头项无力,坐、立、行走、均较正常
为晚,或形成“蛙腹”,或关节过度伸展。
四、维生素D缺乏临床各期生化与影像指标
程度。国内外一般认 为血清BALP 是反映骨改变全过程好的指标,对佝 偻病早期诊断有直接临床意义。
组织增生而产生的佝偻病骨骼改变,是诊断时的主 要条件。
次要体征指标(一)
➢ 枕秃:多汗刺激摩擦形成。无 特异性。
➢ 囟门增大:小儿前囟门平均为 2.5cm×2.5cm,如 >3cm×3cm为囟门增大。
➢ 囟门晚闭: 前囟于18个月后尚 未闭合。
次要体征指标(二)
➢ 出牙迟缓 小儿10个月后尚未出牙。 ➢ 肋外翻:肋骨软化受膈肌牵拉内陷,同时因腹肌松弛

蛋黄 60-300
肝类 15-50

奶油 80-100
人乳 0.4-50

牛乳 0.3-40
➢ 谷物、蔬菜、水果几乎不含维生素D,肉和 鱼中维生素D含量很少
➢ 一般婴儿食物每日约100IU,远远低于400IU 。
二、小儿佝偻病发病机制
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骨矿化不良。 骨矿化不良在不同的生命时期具有不同临床表现:
儿童:佝偻病 & 手足搐搦症 妇女:骨软化病 老年: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缺乏
肠道吸收钙、磷减少 血钙降低
甲状旁腺
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
PTH分泌增加
低血磷
破骨细胞作用加强
骨重吸收增加
钙、磷乘积降低
骨矿化(钙 化)受阻
血钙正常或偏低
佝偻病
VD缺乏性佝偻 病和手足抽搐症 的发病机制
PTH分泌不足 血钙不能恢复正常
小儿佝偻病(缺钙) 的早期防治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 丁丽丽
小儿佝偻病
VitD缺乏性佝偻病是指由于缺乏VitD引起体 内钙磷代谢异常,导致生长期的骨组织矿 化不全,产生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与生活 方式密切相关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 该病在婴幼儿期即为小儿佝偻病。
一、VitD缺乏的高危因素
➢ 方颅 :额顶及枕顶骨向双 侧呈对称性隆起似方形。 或矢状缝凹陷似鞍形,或 均凹陷呈十字形。
主要体征指标(二)
➢ 串珠 两侧5~8肋软骨连接处类 骨组织增生呈纯圆形隆起如串 珠状。
➢ 肋膈沟 两侧肋骨软化并受膈肌 牵拉内陷形成沟状变形,检查 时以卧位为准。
➢ 鸡胸:胸骨前突变形。检查时 卧位,胸廓失去扁圆形为轻度; 前突严重使胸廓明显变形重度。
胎儿期贮存不足:母孕期VitD缺乏、早产或双胎、生后 早期体内VitD不足。
缺少日光照射:日光紫外线不能通过普通玻璃,室外活 动少;高层建筑物阻挡,大气污染(如烟雾、尘埃)可吸 收部分紫外线;冬季日光照射减少。
摄人不足:天然食物VitD含量少,如乳类(包括人乳及牛、 羊乳等)、禽蛋黄、肉类等含量较少,谷类、蔬菜、水果 几乎不含VitD。
主要体征指标(三)
➢ 漏斗胸:剑突内陷呈“漏斗状”变形。除外先天性。 ➢ 手镯:腕部骨骺类骨组织增生成环状隆起。 ➢ O形腿:两足跟靠拢,两膝关节间距离<3cm为轻
度,3~6cm为中度,>6cm为重度。 ➢ X形腿: 立位两膝靠拢,两踝距离<3cm为轻度
3~6cm为中度, > 6cm为重度。 ➢ 主要体征的病理基础为钙盐缺失、骨质软化、类骨
它条件者; 4.虽有症状、体征、病史,但不具备上述条件者,可
不诊断为佝偻病,列为“可疑”给予预防。 活动期佝偻病经晒太阳或VD治疗后,症状消失,
体征减轻,病情稳定者为佝偻病恢复期。
五、佝偻病的诊断标准
早期诊断 喂养生活史:母亲、婴儿、喂养、VD摄入 早期症状:多汗、烦躁不安、易惊、夜啼 早期体征:枕秃、肋骨外翻、出牙迟、囟门完毕 实验检查 生化指标:血钙磷、尿钙 营养指标:VD 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等 影像学检查 骨X线征象:钼靶X线 骨密度改变:超声骨强度
呈云絮状,毛刷状或杯口状。后期可见临时钙化带重现、 增宽、密度加厚甚至骨骼畸形。 骨密度测定: 超声骨强度 敏感性好、无痛无创、方便、可前后对比
五、佝偻病的诊断标准
1.有2项主要体征,同时有VD缺乏史及明显症状者; 2.有1项主要体征及2项次要体征,同时有VD缺乏史及
明显症状者; 3.有2项次要体征,同时有明显症状,VD缺乏史及其
(源自
症状指标
➢ 多汗:头部易出汗,带有酸臭味,睡眠时常浸湿头 发或枕巾,与室温、季节、衣着等无关。
➢ 烦躁不安:平时易激惹,爱哭闹,好发脾气,失去 正常小儿活泼性。
➢ 易惊、夜啼:睡眠不安,经常于夜间啼哭,或睡眠 时易醒,或睡眠中易惊跳。与低钙和高碱性磷酸酶 有关。
主要体征指标(一)
➢ 颅骨软化:囟门边缘薄而 变软,或于颞枕部按之呈 乒乓球样弹性软化(乒乓 颅)。
手足抽搦症
三、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
多汗、烦躁不安、夜惊 。
主要体征
颅骨软化、方颅、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手 镯、O形腿、X形腿 。
次要体征
枕秃、囟门晚闭、出牙迟缓、肋外翻、肌肉韧带松弛。
维生素D缺乏史
近1-2月内缺乏日光接触同时未补充VD者;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人工喂养、体弱多病、食欲低 下、偏食、生长过快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