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一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知识框架
(二)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旧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从石油和煤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突出了化学科学与
社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
i.识知与技能目标
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2、教学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
六、课时安排
4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石油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一部分(68页---69页);
结合“珍惜资源”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
主题发言:珍惜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
教师介绍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国的石油资源》
讨论“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引出新课。
(二)师生活动:提问--阅读—讨论—归纳
利用课本学习1、石油的成分
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
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
第二课时乙烯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二部分(70页---71页);
用球棍模型组合乙烯分子,体会与烷烃结构上的差别。
教师:教学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石油的炼制的过程及其产品的用途,引入新课。
(二)观察乙烯分子结构的特征。
1、碳碳双键
2、平面分子
3、键角1200
(三)观察*思考
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中,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发生了什么反应?
2、与甲烷有什么区别?
3、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
实验完成后通过“交流·研讨”,师生共同总结出乙烯的性质
(相应的板书)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
(四)迁移·应用
1、比较乙烯和乙醇的结构差别,若用乙烯制乙醇要利用什么反应?
2、制备一氯乙烷的较好的方法
3、找寻烯烃的通式、通性。
4、认识官能团及官能团异构。
第三课时煤的干馏苯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三部分(72页---74页);
准备有关环保的材料进行“联想 ...质疑”的讨论
用球棍模型组合苯分子,体会与烷烃、烯烃上的差别。
教师:教学媒体、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
(一)煤的干馏
1、联想 ...质疑
学生提前准备有关环保的材料,讨论:煤的用途有哪些?煤的使用中采取那些措施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煤的干馏及其产品
阅读讨论为主,见教材P73页表3-2-1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比较干馏、蒸馏、分馏的差别
分析煤的干馏产品及其用途,引入下一课题
(二)苯的结构与性质
1、从实验入手首先认识物理性质
(1)冷凝结晶
(2)溶解于酒精
(3)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4)易燃有黑烟
2、出示分子模型介绍苯的分子结构;
有那些化学键?是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
提出问题:预测苯可能的性质
学生讨论交流后,进入实验
3、观察思考
演示实验,做好记录,确定苯的化学性质;
(1)书P74观察思考的实验,
(2)归纳出苯的特殊性质:易取代、难加成、不与KMnO4反应第四课时芳香烃
(一)迁移·应用
1、芳香烃的性质
比较芳香烃与苯的结构与性质的相似与差别
相似性:易取代、难加成
差别:能与KMnO4反应
芳香环上的支链引起性质的变化
2、概括...整合
总结烷烃、烯烃、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突出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巩固有机反应类型)
3、处理习题
历史短剧
秦朝开国大典
角色:礼仪官众大臣秦始皇李斯老板顾客
道具:告示
旁白: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功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让我们穿越大秦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国大典这一盛大时刻。
第一幕
礼仪官:秦国大典现在开始,有请大王登基。
众大臣: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王:众爱卿,免礼平身。
今天我统一了六国,功德无量。
你们看我应该换一个什么称号呢?
李斯:大王您的功业超过古代三皇五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秦王:那我就把“皇”和“帝”连在一起,从今以后我就是“皇帝”。
我就是第一个皇帝,以后我的儿子称二世,我的孙子叫三世,秦的统治将会千世万世,我,就是秦始皇,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李斯:皇帝身份高贵,所用之物应与平民区别开来。
秦始皇:今后我就是“朕”,我的椅子称“龙椅”。
我的衣服是“龙袍”。
我的命令就是“圣旨”。
我的大印就是“玺”等等。
你们也有功劳。
听封:李斯、冯去疾
李斯、冯去疾: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们为左右丞相,帮助我处理国家政务。
李斯、冯去疾:臣遵旨。
秦始皇:冯劫
冯劫: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冯劫:臣遵旨。
秦始皇:尉僚
尉僚: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为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尉僚:臣遵旨。
秦始皇:李崇
李崇: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为郡守,负责你这一郡的事务,还要管辖下面各县。
李崇:臣遵旨。
秦始皇:秦锡孚
秦锡孚:臣在。
秦始皇:朕封你为县令,负责你这一县的事务。
你要服从你的上司,来,见过你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