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成形零件设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7.1.4
• • 1. • 模套组合式的结构形式如图7-7所示。 • 图7-7(a)所示的型腔外形结构比较复杂,采用整体结构很难加工,所
以将其分拆成几块镶件:底拼块1、端面拼块2和侧拼块3,分别加工 后,装入模板的模套4中, 组合成形腔,保证了成形件的精度,降低 了加工难度。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7.1.3
• • 图7-4为局部组合式型腔的结构实例。 • 图7-4(a)为压铸件底部有较为复杂的成形形状,很难加工,因此在型
腔底部铣出形状简单的模套,将加工好的成形底芯压入,在背面用螺
• 图7-4(c)~(f) • 局部组合式型腔多用于局部形状较为复杂,整体加工较为困难的场合。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图7-7(b)为直角型腔的拼接形式。 图7-7(c)是圆角型腔的拼接形式, 为避免明显的接缝痕迹,应将拼接处设在圆角的切点处。加工研合后,
• 图7-7(d) • 为了增强各拼块间相互拼接的强度和刚度,均采用T字槽的连接方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图7-2(b)是模板用线切割机床,切割成贯通的模套,将矩形型腔镶块 从背面装入模框,并设置台肩,用螺栓固定在垫板上。
• 图7-2(c)是另一种组合形式,在模腔镶块中心用螺栓将其固定在垫板
上,为防止转动,需设置止转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整体组合式型芯的基本结构和固定形式如图7-3 • 图7-3(a)是将模板加工成与型芯相对应的安装孔,采用H7/h6的
第7章 压铸模成形零件设计
•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7.2 成形零件的尺寸计算 • 7.3 成形零件的常用材料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7.1.1
• 型腔和型芯均由整块材料加工而成,即型腔或型芯直接在模板上加 工成形,如图7-1所示。图7-1(a)、(b)为整体式型腔结构,图7-1(c)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图7-5 • 图7-5(a)所示的压铸件的内腔为带有盲孔的凸台,通过局部镶拼的形
• 图7-5(b)是芯中镶芯的结构形式,将难于加工的部位分拆成几个容易
• 当成形细长的通孔时,为防止细成形芯受压射力的冲击而产生变形, 采用图7-5(c)所示的形式,将型芯固定在动模一侧,型芯的顶部插入 到定模板的通孔中,这样做除了加固型芯外,还起到为型腔排气的作
• • (1 • (2 • (3 • (4 • (5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7.1.2
• 型腔和型芯由整块材料制成,然后装入模板的模套内,再用台肩或 螺栓固定。模套应采用圆形或矩形,以便于加工和装配。整体组合式 型腔的基本结构和固定形式如图7-2
• 图7-2(a)是将模板作成盲孔的模套,将型腔镶块整体嵌入,在其背面 用螺栓紧固。
配合精度,将型芯嵌入后,在背面用螺栓固定。 • 对于外部形状比较复杂的型芯,可采用图7-3(b)和图7-3(c)所示的结
构形式。用线切割机床将模套孔作成贯通的形式,用台肩或螺栓固定。 • 对于外部形状复杂的型芯,当现场没有电火花切割机床时,也可采用
7-3(d) 所示的结构形式,将型芯的固定部分改制成容易加工的 圆柱形或矩形凸台,在模板上加工出相应形状的模套孔,将型芯装入 模套孔后,从背面固定,必要时,可设置止转圆销。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7.1.6
• 小型芯常用的固定形式如图7-9所示。 • 图7-9(a)、(b)采用的是台肩的固定形式。图7-9(c)所示是为了缩短型
芯的长度,在底部设置了圆柱销,将小型芯顶紧。这种形式多用在模
• 当模板较厚时,也可采用图7-9(d)所示的方式,用螺塞紧固。当型芯 成形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图7-9(e)所示的固定方式,即在型芯的背面 用螺栓固定。这两种固定方式可在省去垫板或不设垫板的情况下采用。
• 2. • 需要整体侧分型的压铸件,多采用瓣合式的组合形式。压铸模的型腔
往往由两瓣或多瓣成形体组合而成,如图7-8 • 图7-8(a) • 图7-8(b)为框架式结构的压铸件。当侧抽芯距离较大时,可在四边
采用瓣块组合形式。在斜销的带动下,分别从4式
• 7.1.5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图7-5(d)和(e)是根据压铸件的特殊结构,采用局部组合形式的实例。 • 图7-5(f)是带六角孔的压铸件,在主型芯上镶入六角型芯。为了使用 • 遇有窄边的矩形孔,可采用图7-5(g)所示的方式,将其固定长度做得
短一些,以便于加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图7-6 • 图7-6(a)~(c)都是局部结构较为复杂的压铸件。 • 图7-6(d)是在缺口处镶嵌一块突起的镶件,它的特点是制造简单,不
涉及型腔,但镶件与型腔形成一个垂直的擦合面,如果处理不好,会
• 图7-6(e)是在动模板上紧靠主型芯镶嵌一个贯通的型芯,在型腔相对 应的部位,做一个与型芯相互配合的缺口,缺口应有5°左右的斜接 触面,并应研合良好,以防溢料。
• (1 • ① 将组成成形空腔的各部分分解成若干个独立的镶块,简化加工工
• ② 各组合件均可采用机械加工,特别是在淬硬处理后可采用高精度 的磨削加工,保证了各部分的精度要求,提高了成形零件的使用寿命。
• ③ 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减少了繁重的人工工作量,从而相应提 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做模成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④ 有利于沿脱模方向开设脱模斜度,方便研磨,保证了成形零件的 • ⑤ 拼合面有一定的排气作用。必要时也可在需要的部位另外开设排 •⑥ • ⑦ 当易损的成形零件失效时,可随时修理或更换,不至于使整套模 •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1 成形零件的结构形式
• (2 • ① 具有过多的镶块拼合面,难以满足组合尺寸的配合精度要求,增 • ② 镶拼处处理不当,会引起缝隙飞边,增加压铸件去除毛刺的工作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