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一.卫生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中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的学科,研究资源如何向卫生行业分配以及卫生行业内的资源配置。

二.卫生经济学的特征:1)•不确定性存在及其程度:需求、供给2)•保险的显著作用:改变价格杠杄3)•信息问题4)•非营利机构的巨大作用5)•对竞争的限制6)•公平不需要的作用7)•政府补劣不公共提供三.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卫生服务市场;b、卫生服务体系;c、卫生筹资;d、卫生利用与费用控制;e、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评价;f、医疗保障制度;g、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h。

卫生经济学评价;i、卫生经济研究与卫生改革。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稀缺:一种商品或服务无论何时都有非零的机会成本,称之为稀缺。

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的资源去获得某项收益(货币的与非货币的),所放弃的以同样的资源从事其她而获得的相应的收益。

1.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2.卫生服务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

3.卫生服务需要: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的卫生服务量。

4.需要与需求的区别及联系:⑴、过度需求:及没有需要的需求,如保健品、整形美容、抗生素等。

⑵、有需要的需求: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医生从专业的角度也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卫生服务量。

⑶、潜在需求:个体没有认识到就不会去利用的服务或认识到的需要,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转化为需求。

(计划经济缺陷:消费不足,激励不够)5.卫生服务需求与卫生服务需要的政策意义:⑴.根据需要为基础的分配倾向于以公平为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对市场分配结果地肯定。

⑵.根据需求为基础的分配倾向于市场的手段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但导致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降低。

6.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⑴.消费信息缺乏。

⑵.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⑶.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⑷.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⑸.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7.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及函数(P12)8.卫生服务需求曲线的特征一般商品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负。

这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反向依存关系:商品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就是需求规律。

9.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曲线图P13)需求的变动:就是需求水平的变动,及在卫生服务本身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其她因素的变动(如收入的改变)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水平的变动,及在同一价格水平下,其她因素的变动将带来需求量的升高或降低。

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以东。

需求量的变动:在其她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卫生服务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这种变化就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移动。

10.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⑴、一般的经济学因素①.卫生服务价格②.需求者收入③.货币存储④.相关物品(服务)的价格⑤.消费偏好⑥.对未来物品(服务)供应情况的预期⑵.健康状况⑶.社会、人口与文化因素(性别、收入与支付能力、婚姻状况、学校教育情况)⑷.医疗保障制度⑸.时间(时间越长卫生服务的需求越少,时间机会成本更大的人会更少利用卫生服务。

)⑹.卫生服务的供给状况⑺.卫生服务供给者的双重身份11、弹性就是指反应性。

弹性系数:用于反映弹性的大小,表示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就是衡量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灵敏程度的指示。

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弹性系数=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自变量的相对变动(具体公式见P18)12、需求价格弹性就是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可用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来衡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负号表示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

)13、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⑴.富有弹性:如果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⑵.缺乏弹性:如果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⑶.单位弹性:如果需求弹性系数正好就是1,称为单位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的变动率。

⑷.完全无弹性:需求弹性系数为0时,称为完全无弹性,表示价格的变动率对需求量的变动无影响。

⑸.完全富有弹性:需求弹性系数为无穷大,称为完全弹性,表示任何价格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需求量的无限变动。

1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⑴.商品或服务的可替代程度(如果存在相近替代品,而且越容易被替代,则其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就越小。

)⑵.对商品或服务的需要程度(如果需要程度大,即就是生活的必需品,其需求弹性小,反之,就是奢侈品,则需求弹性大。

)⑶.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在收入中占的比重(对于高价格的商品或服务,通常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大,弹性较大,反之,则弹性较小。

)⑷.商品的使用时间(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物品,通常不会随意更换,其需求弹性较大,而对于使用寿命较短的非耐用品,则需求弹性较小。

⑸.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弹性大,反之,则小。

)15、大多数卫生服务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其弹性系数一般在0、2~0、7之间。

16、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合理定价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就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的变动与总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就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的变动与总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东。

定价就是否恰当必须考虑其产品的需求弹性,而需求弹性又与销售收入或收益有关。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减少。

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价格上升使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使总收益增加。

当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时,价格的变动不影响总收益。

17、需求收入弹性就是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衡量,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处于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

奢侈品:收入弹性大于1;必需品:收入弹性在0到1之间;劣等品:收入弹性小于0;卫生服务一般属于正常品中的必需品,所以卫生服务需求收入弹性通常小于1,即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18、需求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的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公式见P21)19、需求交叉弹性的三种情况Exy>0,则x与y就是替代关系,即表示x商品的需求量与y的价格就是同方向变动;Exy<0,则x与y就是互补关系,即表示x商品的需求量与y的价格就是反方向变动;Exy=0,则x与y无相关关系。

交叉弹性绝对值越大,表明两种商品相关性越高。

20、基数效用分析法总效用:人们从一组物品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我们将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商品或服务的总满足程度之与成为总效用。

卫生服务的总效用指消费者从一组卫生服务消费中的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就是增加一单位的物品的消费所带来的额外的满足程度(其她条件保持不变)2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图见P22)当不断增加同一种物品的消费时(其她物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商品的边际效用将最终趋于下降。

消费量增长幅度与总效用的变动幅度就是不同步的,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即每增一个单位的消费,其相应增加总效用比前一个消费单位增量所引起的总效用增量要小,即为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特点:⑴.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者欲望的强弱成同向变化。

⑵.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成反向变化。

⑶.边际效用的大小与特定时间有关,边际效用的递减就是有时间性的。

⑷.边际效用为正值。

正常的消费者通常不会花钱购买给自己带来负效用的消费品。

22、消费者均衡在一定的收入与价格水平下,当消费者所选择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的组合达到总效用最大时,这种选择就就是效用最大化选择,这时也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就是每元钱支出的边际效用相等。

理性消费(P23)23、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特点:⑴就是一条向下方倾斜的曲线,离原点越远,效用越大;⑵效用为负;⑶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减小;⑷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24、效用均衡点:预算线的斜率=边际替代率25、怎样来抑制诱导需求:一.委托代理人:①加强健康素养;②健康咨询公司承担委托职能二.获益方:①医生固定收入——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②病人固定收费——医疗保险三.监督奖惩制度的加强。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一.卫生服务供给:医疗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1)卫生服务供给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2)卫生服务供给的专业技术性(3)垄断性与主导型(4)即时性(5)效益外在性(6)福利性三.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因素(一)卫生服务价格(二)卫生服务成本(三)卫生服务需求水平(四)卫生服务提供者的目标(五)卫生服务技术水平(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七)卫生资源(八)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四.卫生服务供给曲线(P37)在保持其她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卫生服务价格上升,卫生服务供给量增加,卫生服务价格下降,卫生服务供给量减少。

★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计算(必须掌握)dQs P卫生服务供给点弹性Es= dP × Q△Q s P1 + P2卫生服务供给弧弹性Es= △P×Q1 + Q2五.决定弹性的因素:a.时间b、卫生服务供给量调整的难易程度c、卫生服务项目的替代性六.生产函数与供给模型(P41 请仔细瞧书上图线与相关的结论)★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1)a、总产量(TP):在其她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某一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产生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量的总与。

b、平均产量(AP):在其她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量。

c、边际产量(MP):在其她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或减少1单位某可变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增加量或减少量。

(2)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保持技术水平与其她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总产量在达到某一点后,继续追加该种生产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增加额递减,即边际产a、MP l > 0时,TPl上升;当、MP l < 0时,TPl下降;当MPl = 0时,TPl为最大。

b、MP l > APl时,APl上升;MP l < APl 时,APl下降;MP l =APl 时,APl为最大。

(3)等产量线特点:a、同一坐标系中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表示不同的产量水平。

相关主题